roward wrote:
如果永遠賣不出去就家族的人骨灰骨頭都
這句話足以形容所有散戶的觀念與心態, 當你23萬買的時候你覺得是貴還是便宜? 又當你25萬賣的時候你覺得貴還是便宜?
如果你23萬買的時候覺得便宜, 你會決定訂買, 若你覺得貴你不會買(這是句廢話, 重點是下一句)
如果要買你房子的人覺得25萬便宜, 他會跟你買, 若他覺得貴他不會買 (這句還是廢話, 你看懂玄機了嗎)
也就是說當你買到23萬時, 23萬可能是臨界的高點(也可能不是,至少是當時的高點), 當時你有沒有想過若是25萬你也會買, 這說明25萬你覺得便宜或划算, 別人也可能覺得25萬便宜貨划算, 這才有可能會賣得掉, 也會賺到2萬, 反之25萬你都覺得貴了, 為什麼別人會用你覺得貴的價錢跟你買, 難道別人都是傻子嗎?
因此投資房地產(以投資為前提,自住不算) 首先要考慮, 我要賺多少? 市場多頭走勢還有多少價差? 我要給下一手的人賺多少? 是甚麼樣的人會買我的房子? 如果你連這些都不知道也都不想一下, 投資房地產穩賠不賺
有人說放久了就會賺, 這並不能適用所有案例, 房屋老舊要算成本, 貸款利息要算成本, 房屋修繕要算成本, 水電瓦斯加管理費要算成本, 每年房屋土地稅要算成本, 這還不算萬一多頭市場過去房屋下跌要等下一個多頭循環的時間成本, 你有那麼多錢可以付這些成本嗎? 若沒有, 不是白忙一場賠了夫人又折兵, 等到你撐不住這些支出的壓力, 你就會認賠殺出, 然後別人就會用一個當時"便宜"的價格跟你買
因此, 投資房地產就只有一個道理, 便宜才買, 不便宜你買了幹嘛 (好像這又是廢話, 不過又有多少人心裡知道但是不這樣做呢)
PS: 便宜是相對概念不是絕對, 例如:台北一戶3房2廳 2000萬可能很平常, 在高雄可能就很貴了
hahaaha wrote:
可憐的是買在歷史最高...(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