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文章: 房價如果腰斬... 受傷最重的是小資族~ 非常不以為然

帥jo wrote:
關於商業周這篇文章說法非常不以為然, 台灣的一般房貸基本上的是長擔, 也就是長期契約, 不會有因價值不足比須提前還款或增加擔保品的問題。

一般房貸只要如往正常繳款, 銀行不會做出這樣的無理要求。

此篇作者不是危言聳聽, 就是不了解台灣銀行房貸管理的運作。

房價下跌對貸款有可能影響的是:

1. 房貸有「透支/理財型」功能, 為每年一審, 有可能因房價下跌不再給透支額度 (一般人少用)
2. 一般中小企業主有可能拿房子當擔保品, 因為為短擔, 會有銀行收傘的情況


商業周刊原文

部分內文:

房價如果腰斬, 有錢人倒楣了?錯!受傷最重的是小資族

很多現在買不起房子的小資族,都在期待房價下跌,房價如果大跌三成或甚至腰斬,不但自己更有機會買得起房子,更可以幸災樂禍那些把房價炒高的有錢人會損失慘重。

事實沒有小資族想得這麼簡單。

房價腰斬就能買得起嗎?未必。兩千萬的房子,腰斬之後也還要一千萬,如果只有一百萬的儲蓄,小資族還是一樣買不起。有錢人會損失慘重嗎?那可不見得。或許在房地產上的資產價值縮水了,但是有錢人不會只把錢放在房地產,如果一個有錢人有兩億的現金,原本只能買得起十間兩千萬的房子,房價腰斬之後,反倒變成可以買下二十間房子。

換句話說,房價大跌,只是讓手頭上現金多或是有能力跟銀行借錢的有錢人可以買更多的房子,而小資族卻還是一樣買不起。

不只可以買更多的房子,房價下跌甚至還可以讓有錢人賺到更多的錢。同剛剛的例子,房價腰斬之後,有錢人變成可以買下二十間房子,每個月就能有二十萬元的租金收入,是原來的兩倍!

有人說房價腰斬,租金也會下跌。過去這幾年,房價漲翻天了,你有看到租金跟著漲嗎?房價與租金的相關性並不高,影響因素也不相同。

房價腰斬,其實並不是公平正義,因為有錢人不會受到多大的傷害。很多有錢人早就買房,持有房子的成本本來就不高,就算下跌他們也不見得真的賠錢,加上過去幾年房地產熱絡,數度交易,早就讓他們賺了很多錢。

真正會因此而受傷的,反而是已經買了房,還在付房貸的小資族。房貸佔他們支出的一大部分,房價腰斬之後,他們甚至可能因為擔保品的價值不足,而必須提前還款或增加擔保品。但,有能力嗎?說不定又剛好碰上升息,利息大增又加上擔保品價值崩跌,兩大重擔形成了家庭財務的完美風暴。或許這是所有目前正在繳房貸的小資族,最應該優先思考和防備的...

其餘看連結全文...(恕刪)


想房想瘋咯 天天望腰斬 真腰斬還輪得到這些望穿秋水的小資族去搶麼?
怎最近一堆新聞 「如果房價跌了...會發生什麼什麼恐怖的事」

是在怕什麼,潰堤前的最後補強嗎

異鄉苦工 wrote:
可能是01看多派寫的吧
很類似的言論
腰斬剩一千萬也買不起
那我不會去買五百萬的喔...(恕刪)


現在就有500萬的房子啊(龜山,五堵)
您怎不買?

等1000萬的房子腰斬變500萬(淡水?樹林?)
你就會買嗎?
只靠房地產的國家才是悲哀 而且誰跟妳買房壓 目前資金流向股市一堆就是怕自己是被飢餓國庫扣稅剝皮的最後的一隻老鼠 而且一堆年輕人都回鄉跟父母住因為薪資低一起生活至少能持平 商週也墮落了...

BAGGI0 wrote:
現在就有500萬的房...(恕刪)


在等兩千萬的房子砍到一千萬啊,在等兩千萬砍到一千萬之後一次買兩間啊

小上班族精的跟猴子似的,這虧一定不會吃的啦
其實這個寫法,前提應該是房價短期修正,長期仍然會上揚

但是,事實並不一定會是如此....

如果房價變成一個長期修正,這種命題就不成立了~~~

所以,報紙雜誌這些媒體,就是看看就好...要有自己的主見!
我都是泡麵時拿來蓋碗的,內容看看就好,裡面一些老闆的話,也真的笑笑就好。
很多老闆也曾經是我的老闆,講的跟做的是兩碼事。

BAGGI0 wrote:
等1000萬的房子腰斬變500萬(淡水?樹林?)
你就會買嗎?

等到腰斬到五百萬
當然可以考慮看看囉
幹嘛要花一千萬買淡水 樹林
嫌自己錢賺太多嗎

帥jo wrote:
關於商業周這篇文章說...(恕刪)

合理懷疑,這種邏輯不通的文章就是所謂寫手寫的,

這些寫手,他們受雇於建築相關行業,目的是造成大眾恐慌、進而反對政府打房政策!

大家笑笑就好!

等真正腰斬的時候,看誰傷的比較重!
商周水準跟水果日報一樣,看看笑笑就好,看商周??問我比較準,
我說已經有人準備好資金,等崩盤時,再進場揀便宜。
此句正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