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ulk wrote:
看著政府說要努力打房...(恕刪)


美國聯準升息後三年....
QE+各國大印鈔結果,資產泡沫早就漲到天邊去了。

除非聯準會想要再來一次金融海嘯
否則升息絕對是不可避免的手段.

台灣央行屆時不跟都不行...

說一千道一萬,沒升息前別買房就對了。



能撐得話把頭期款省下來,月租三萬的房子絕對能住的比月付六萬房貸的舒服
剩下三萬當頭期慢慢存

等到升息時就算不是人生勝利組

至少比一堆背千萬房貸的快樂千萬倍!!
買房子間點,如果單就以價格為考量!
最好是等房地產跌價時~

但是因為房子的特殊性,所以有時價格便宜卻沒有看的上眼的物件,也是件麻煩事!

現在房市氣氛有點詭異(多數人看跌),可以抽看找喜歡的區域看物件(先選定特定區域/社區)~
不一定要下手買(要忍的住)!
等到你覺得時機成熟時,下手就會比別人快~(了解區域行情)

不然真的等到好時機,還要在那邊挑選,可能會不好拿捏!
而且我相信應該很多前輩都已經功課做好好在等入手價格了~

shadowjon wrote:
每次看到有人說,自住...(恕刪)


不好意思
只是想請問一下這句"買不起的永遠買不起"的結論是哪來的 ?
可否詳細解說呢 ?
現在已經買房的人,當年剛入社會不是也都買不起房嗎 ?


另外現在未買房前的租房成本為甚麼要列入之後的買房成本去計算呢?
是否也可請你解說一下
照你的邏輯,難道買房後自住不租人,沒有房租收入
難道這些沒收到的租金,也要算在自己買房自住的成本?


Greddy wrote:
對.......文章...(恕刪)


印象中逢10樓(10,20,30..)
有時候更新會比較慢
買得起,每天都是時機點,
買不起,每天都是高點。

kano1221 wrote:
時時都是好時機!不是...(恕刪)


我真希望能看你一輩子努力工作 或一輩子都替別人工作 這感覺真好
買房最好的時機點:有錢、沒地方住(房東趕人)就是最好的時機點,兩條件具備,即可下訂。
其實最近台北市房價真的有微鬆動
以這樣的市場的氛圍
很多持有很久的屋主都嚇到了
最近看到一些剛拿出來一手的屋主
價錢都比市場成交價低一點,但是都不到三天就成交了
我只能說市場就是這樣囉
剛成交案件的買方大部分也是投資置產客
但又創高價成交的社區也是有
jerrykk1023 wrote:
只是想請問一下這句"買不起的永遠買不起"的結論是哪來的 ?...(恕刪)


如果一間房,兩三年前預售…高樓層 平面車位 好方位 無抗性 賣一坪20萬,現在賣一坪25萬⋯你是不是還買的下去?

買不起也有可能是買不下去吧?
因為當初有機會買,但…所以不甘願…
很簡單,有錢,就是買入時機,沒錢就是賣房時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