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仲業在,房價不可能跌到那裏~~~~


cooldu13 wrote:
照你的說法,那買股票應該只漲不跌,
證券商每一筆交易都收手續費,政府還要收一筆證交稅,
股價應該要一路向上,因為成本被墊高了,是這樣嗎?
要不要去修一下經濟學...供給與需求在那裡呢?


仲介只在乎成交,至於房價漲跌其實跟他們沒有太大關係。
但是跟股票市場不同的是,房地產沒有明確的市價,
所以仲介只能用民眾的預期心理來說服雙方成交。

例如現在市場上都認為房價不會跌,
那就想辦法說服買方追價,自然會把房價墊高,
不過如果能形成市場對於房價見頂的預期心理,
這時候仲介肯定就會轉為說服賣家脫手拋售,房價就...

或者說,在房價走勢不明確的時候,
如果一昧說服買家追價再也無法推動成交量,
房仲會不會轉為說服賣家降價呢?
不管漲還跌,只要有量房仲就有生存的機會,
如果一昧推高讓量縮,房仲豈不是在自殺?

所以我認為房仲不是推高房價的元凶,也不是支撐房價的力量,
而是作為加速市場預期心理對房價影響的因素。
房仲業基本上可以完全由一個資訊系統取代大部份功能 ... 你看股票交易走的路, 可以直接再走一次

房仲業能存在多少令人好奇, 也難怪民眾會抱怨其賺錢手段都是炒短線的...

0瑩月0 wrote:
正常房仲業是靠交易...(恕刪)

沒有交易量,仲介就不存在
OMG999 wrote:
例如現在市場上都認為房價不會跌,
那就想辦法說服買方追價,自然會把房價墊高,
不過如果能形成市場對於房價見頂的預期心理,
這時候仲介肯定就會轉為說服賣家脫手拋售,房價就...
或者說,在房價走勢不明確的時候,
如果一昧說服買家追價再也無法推動成交量,
房仲會不會轉為說服賣家降價呢?



假設一間房子,屋主說要賣1000萬,買方出價900萬。

1. 說服買方加價...買方加100萬
2. 說服賣方降價...賣方減100萬
3. 以上2種同時進行...買方加50萬,賣方減50萬

以上3種方式,哪種方式最容易成交?
當然是第三種,管他市場會跌還是會漲。

哪個國家沒有仲介,也沒聽過因為仲介所以房價只能怎樣.....
仲介不過是工具或媒介罷了
不過有趣的是買不到或買不起的人喜歡怪房價怪政府怪仲介,只是不怪自己怎麼不多賺點錢
,不多努力提升自己競爭力
放心,房仲倒店的速度正在加快。

0瑩月0 wrote:
正常房仲業是靠交易房子賺佣金,但是我們的房仲業是和投資客結合來炒房的!
有好的房子標的,馬上和投資客買走再掛高賣~~~~
所以,唉~~~
房子一旦被炒高,自己賣的屋主也會參考仲介的價錢~~
房價更是不可能下來~~~惡性循環~~~

那請問你如何解釋日本的房價?
日本一樣有房仲業,
而且他們的不動產會社是可以直接經營投客業務的,
不像台灣房仲在法律上不能偷偷自己買。

通常某個商品漲的時候,大家就會找千百種理由支持這個現象,
把漲價的現象合理化,然後預期他會永遠持續下去。

就像前幾年黃金價格的走勢,
哪國人特別愛買黃金、黃金儲備、產量有限、避險需求,
找了千百種理由說黃金永遠不會跌,
確實很長一段時間也真的是黃金期貨隨便躺著都賺,
但現在回頭看看,當初那些信以為真的理由最後黃金還不是重跌了。

個人覺得房地產市場很類似,
供給有限、保值種種理由,大家都覺得房地產還真沒理由會跌。
雖然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但參考過去的歷史,
真的有什麼東西是只會漲不會跌這麼好賺的嗎?

說穿了房地產就是錢的遊戲,一間現在看起來很貴的房子,
只有下一個人貼更多錢接手,就可以把它的價格再推上去,
但這市場上哪來這麼多錢?
以現在的經濟看起來,房地產漲幅遠高於薪資或其他金融商品報酬率,
也就是說正常人領薪水或玩股票賺錢,根本跟不上房地產漲價的速度,
那走到最後誰又有財力來支撐、來推動接下來房價的動能?

如果房價真的持續與薪資、投資報酬脫鉤,
總有一天一般市井小民再也不參與房產市場,
沒房子的買不起而縮手,有房子的也因為籌不出額外的自備款不得不放棄換屋計畫,
最後就剩下投資客自相殘殺,相互墊高的房價泡沫總有一天會爆的。

所以我相信雖然房地產因為稀缺性,長期趨勢價格一定是往上走的,
但漲幅應該會與薪資或其他金融商品報酬接近,
否則我實在很難想像房價要用哪來的錢來支撐。
不需隨便找個職業來墊背

無論房仲跟投客都活在一樣的政策底下 房價只是人性貪婪的體現

要責怪人性 那永遠都別玩了

上面該做的是提升競爭力、整合現有資源、縮短貧富差距、給予適當政策

可惜的是不務正業居多 上下都一樣
我個人感覺,其實土地這種資源並不稀缺,就算是台灣也是一樣。
假設每個人住的房屋持份地坪10坪好了,
等於每個人室內有20坪以上的空間可住,
非常可觀了吧,四口之家就是室內80坪。
那麼全台灣會住掉多大的土地呢?
2.3億坪的土地,換算為公頃是7.6萬公頃,
也就是760平方公里而已。
加上一倍的土地去配置道路學校公園,
兩倍的土地去配置各種產業讓民眾上班,
總共也才用掉3040平方公里。

台灣的平地面積遠超過1萬平方公里啊!

所以說,只要廢除農業,台灣完全不缺土地,也不缺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