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我之前試過,結果...還是要算清楚再說喔!
首先,房子租人就有風險,你要確認房客不會亂搞、沒有個性上的問題(發生非自然身故就慘囉~
我之前租過一對學生姊弟看起來非常單純,沒想到他們阿公是通緝犯,小姊弟窩藏人犯還搞到警察跑來我家抓人,實在是很不蘇湖的經驗;後來租給一對善良小夫妻,想說終於順利了,結果他們拿合約去申請租屋補助,害我非自用住宅被取消(明明我也才那間房子、也是另外跟人租),不但土地稅變高、後來賣屋的時候增值稅還多繳好幾十萬、還不適用重購退稅...總之很多眉角要注意!
又,去跟人家租房子時,房東看我們養狗又有小孩就擺臭臉,好像我們會破壞他房子一樣,逛特力屋想買個壁貼美化一下房子、或者需要釘個釘子都不行...寄人籬下蠻辛苦的~
然後算一算,雖然有收租金繳自己的房貸,但給銀行的利息還是要付、自己同時又要付租金給別的房東,一來一往覺得好像不是那麼划算~當然,樓主可以有自己的打算,但無論買賣或出租都有很多很多細節要清楚,才不會為了房事搞得自己又忙又累唷~
happywork wrote:
其實這個比較條件是...(恕刪)
這個算法才是正確的,頭期款拿去定存,其餘的房貸利息要付銀行。
平均下來,才是真正的支出!!
以1500萬的房子來說,300萬頭期款,1200萬房貸。
300萬以2%定存,1200萬以30年還,利息也算2%就好。
定存一年可以拿6萬,房貸只算利息,平均來說是14萬。
也就是買房自住,一年多付20萬給銀行。
不要一直講啥房貸付完就是拿到一棟房子。
錯了,是拿到一棟舊房子,台灣的透天和大樓,住個50、60年就得拆。
拆完房子,如果是透天,那還剩十幾坪或二三十坪的地。
大樓的話,只能分一坪或一坪多。
五六十年後,台灣就1400萬-1600萬的總人口。
那時候換算成現在的時價,一坪大概50萬到100萬之間吧。
1500萬的大樓,住五十年之後,剩一坪的土地持有,市價100萬。
也就是這五十年折舊是1400萬。
老了只剩一坪多的土地持有,哈哈哈。房子重蓋還是要錢啊。
買房抗通膨??
錯了,買到很貴的房子,折舊就把房價通通吃光光。
未來房貸利息要是升到3%或4%,算起來租屋更是爽。
覺得買房划算的,就跳進去買吧,別說沒人算給你們聽。
Accipiter wrote:
這到底甚麼邏輯阿?...(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