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落實"漲價歸公"就可以解決大部份的問題了,而不是用現在的1%2%3%稅制去取代"漲價歸公".房子自己不會漲價,而是因為周遭環境變的更好(如公共建設),更便利,等等原因造成的.而這些是利用全民的資產所產生,並不是因為個人的影响.但無奈的,憲法中的"漲價歸公"被有權力的人玩挵 1%2%3% 的稅制只是在圖利那些有權勢的政客和財團.人民也跟著取巧,才會造就現在的局勢.
ltelung wrote:我也想抱怨我阿公和...(恕刪) 不用去埋怨阿爸, 阿公, 這離太遠了近一點, 我這一代, 10年前自備100萬可以在新莊體育場附近買個3房兩廳的新房子, 現在自備100萬, 可以買新莊哪裡?????晚我10年入社會的薪水階級, 不管多努力存錢, 也只能被笑不夠努力, 所以買不起
蒼狼法蘭克 wrote:邏輯完全錯誤 消...(恕刪) 原來你還知道什麼叫做消費性產品喔照你的邏輯,房子就是消費性產品呀或者反過來說,房子,手機,都是必須性產品呀沒手機你大概活不下去吧,但沒房子,好像還能活得好好的所以,對你而言,手機應該比房子還重要吧
ryanku wrote:不用去埋怨阿爸, ...(恕刪) 只算10年太短了啦,你應該抱怨,60年前,100萬可以買下整個信義區那時候的人,只要準備個100萬,就能把整個信義區買下來現在100萬,什麼都買不到
ryanku wrote:不用去埋怨阿爸, 阿公, 這離太遠了近一點, 我這一代, 10年前自備100萬可以在新莊體育場附近買個3房兩廳的新房子, 現在自備100萬, 可以買新莊哪裡?????晚我10年入社會的薪水階級, 不管多努力存錢, 也只能被笑不夠努力, 所以買不起 我只是配合那位仁兄~我老家在台北市~那時我的本事只能買在新北市永和邊陲~我也不會說沒居住正義,社會對不起我~買不起就住遠一點能負擔的區域很難嗎??(10年前我甚至考慮買到三峽or土城)沒本事多賺點錢卻老想買高貴地段這才會讓人笑~
ltelung wrote:沒本事多賺點錢卻老想買高貴地段這才會讓人笑...(恕刪) 高貴地段是那邊? 新莊算高貴地段? 五股, 泰山算高貴地段? 你的時代在工作區域附近有這麼多選擇, 現在的年輕人和你一樣在台北工作的人有多少選擇?問題在越來越少的"選擇性", 為什麼晚個幾年出生選擇性就變這麼少更別說現在人一出生的負債越來越多, 政府借這些錢大力發展公共建設讓房市飆漲給前幾代的爽翻, 然後回頭來罵現在年輕人不努力才買不起房?? 罵沒房的都是魯蛇, 卻不思反省政府借這麼多錢, 薪資卻一直原地踏步的問題
skirmish wrote:所以早出生十年甚至...(恕刪) 有想過我為什麼要提這十年而以嗎?這十年來的薪資水平成長如何?這十年來的房價成長又如何?房地產的價格是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占比最高的支出,這筆支出的"合理"與否才是我要強調的。別又繼續套"年輕人只想便宜買好房" 那套理論現在要談的是居住正義,是指價格"合理"與否,好嗎?當然該努力存錢是必需的,我也同意只會奢侈消費的人買不到房子也怪不了人,但我所強調的是"努力存錢的年輕人呢"?如果很難理解,試想如果你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面對這樣的房價,對這個社會所給予的現況難道不能有聲音嗎?將心比心 真的不難吧?
蒼狼法蘭克 wrote:將心比心 真的不難吧?...(恕刪) 有想過為什麼要跟你將心比心嗎?大家只是閒著沒事來論壇瞎扯,為什麼要替年輕人想這麼多?想要就來爭取啊!甚至可以用搶的,只是有刑責。要說這十年來,那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對這社會的付出、對自已的付出比得過十年前就出社會的人?努力得比人少,獲得得比較少很正常啊!人家擁有的也是長年努力得來,想要從別人手中奪取資源本來就很困難,而且一定會遇到強大的阻力;別忘了別人想保護所有的決心,與你想貪得的決心一樣強大,有辦法你就像4、5年級生一樣,在一無所有的逆境中奮鬥啊!那一世代可是奮鬥了一二十年才把台灣推向高峰的。
shadowjon wrote:原來你還知道什麼叫...(恕刪) 1000萬元的房子與1萬元手機,價格之間的差距足以說明差別性,對吧?有沒有房子能不能活得好好的?有沒有手機能不能活得好好的?我想這跟要討論的主題沒有關係謝謝
ryanku wrote:高貴地段是那邊? 新莊算高貴地段? 五股, 泰山算高貴地段? 你的時代在工作區域附近有這麼多選擇, 現在的年輕人和你一樣在台北工作的人有多少選擇?問題在越來越少的"選擇性", 為什麼晚個幾年出生選擇性就變這麼少 某個區域(像台北市大安/信義區..等 )經過時間發展,各項生活機能完整.居住人口已經飽和難道地段比之前更不值錢??後面的人要加入當然代價會比較高~趨~所以才有蛋白蛋殼之分新莊如果生活機能日益完善(目前也日益如此..思源路之前多荒涼,一堆老舊工廠)..當然就往五股泰山分散阿..資源本來就是有限的..還是你要那些在蛋黃的生活的人都消失..讓年輕人多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