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 Lee wrote:
假設真的順利脫手~看起來好像賺了!
可是要再買下其他物件!售價也都漲了~
繳完房貸剩下不是只是剛好再付頭期款嗎?
剩下的還是得再向銀行貸款再揹房貸20年
那麼房價一直漲對自住客到底有獲利嗎?...(恕刪)
樓主點出了一個重點
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是用"避險"的觀念, 來看有自住需求的人要不要買房這件事
當然一般人也可以租房子一輩子 其實反而可以用更多靈活運用資金的空間 並無不仿
不過 在台灣大多數人終究都是要買一間房子自住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買房, 你並不是"中立"或"沒有部位", 而是"放空一個單位"
當然你也可以改去香港或上海買房, 收益率比較高, 而且房市與台灣的相關係術其實很高,
但因為那邊波動比較劇烈, 所以其實你的避險係數會比在台灣買房更高, 而且相關係數也是有脫勾的潛在風險
再回過頭來看, 如果你在台灣買了一間房, 你就完成避險了嗎?
不, 很有可能你只有部份避險, 因為初期買的房子總價不高, 可是未來你需要的是更大的房子, 而更大的房子通常又更貴
所以如果你現在買的是套房, 可是婚後要住的是2-3房, 假設總價差了一半
那你現在其實只有避險了一半的市場波動, 你等於還是在"放空"半個單位的房市
如果理解beta值或delta hedge的人應該就可以理解我說的意思
owen7412 wrote:
要買1000萬的房..你以為大家都是現金去買??
差不多自備款都是沒超過400萬...
所以你認為不到400萬的現金..有幾個人可以理財後變成600萬....
應該少之又少..
這還不夠客觀嗎??
只有買房的可以融資?其他的不能融資?夠客觀嗎?
股票融資不就400萬變成1000萬。這幾年賺比房地產還多的股票一大堆。
如果拿去玩期貨或選擇權,那賺到2000萬也不是難事。中樂透頭獎也不只2000萬。
如果其他投資賺到2000萬能回過來比下買房的200萬嗎?
我覺得不能,因為立基不同,而且都只是建立在假設上。
所以房地產賺200萬,我並沒否定,但是拿其他投資都是0獲利來比,當然不客觀了。
happywork wrote:
只有買房的可以融資?其他的不能融資?夠客觀嗎?
股票融資不就400萬變成1000萬。這幾年賺比房地產還多的股票一大堆。
如果拿去玩期貨或選擇權,那賺到2000萬也不是難事。中樂透頭獎也不只2000萬。
如果其他投資賺到2000萬能回過來比下買房的200萬嗎?
我覺得不能,因為立基不同,而且都只是建立在假設上。
所以房地產賺200萬,我並沒否定,但是拿其他投資都是0獲利來比,當然不客觀了。
融資來投資房地產以外的...
依普羅大眾來看..真的要穩穩賺的到錢..我看是很困難..
就算短期賺到了..長線來看還是要賠回去...
大家投資房地產以外的金融商品..哪一次不是從低點玩到高點..然後又被慘套..
未來我不敢說..但是從以前到現在..投資不動產..實在是低風險高獲利..
未來房地產前景怎樣沒人說得準..
但是客觀來說..你舉一些只有神人辦的到的投報率..我認為實在是不怎麼客觀..
因為要從股票獲利..並且是長長久久..這種人並不多見...
常常看到的是...股票一段時間獲利不少..但是最後..又一次吐回去加慘套..
這個大家被股票慘套的時間點..快了..
真期待那天的到來!
doreen945 wrote:
他可以把漲了價的房子賣掉,然後搬去房價較便宜,偏僻的地方住
這樣不就有現金在口袋了?
這樣以後可能會越來越窮沒錯,因為郊區的房子不會漲價,因為一旦搬離蛋黃區,等同被洗出場,你再也搬不回去,但是換個角度想
如果你在市區自住的房子大漲,等你要退休的時候,把房子賣了,退休金就有了,搬去鄉下養老,一半的錢買個農地農舍,一半的錢留在身邊養老,這樣你說有差嗎?
應該是所有人對房子的需求都是 套房或迷你屋(婚前) => 中屋(婚後) => 大屋(生小孩後) => 小屋(小孩成人又搬出去後)
在你無法一次買到位的情況下,所以大部分想買房的人就是越買越大,
剛開始先買間套房,套房還清之後美月8000元便成為你的第二份薪水,可以再買第二間當做新房,再過5年小孩漸漸長大了,
集老婆與自己之力加上第一間房的房租,努力去買下會再住20年的大房,
等到退休之日到了,套房跟中屋留著繼續收租,大屋貸款沒還完沒關係,賣掉後換回遠離城市但接近醫院兩房兩衛的小屋,跟老婆自己住
還完剩下貸款後應該還會剩下幾百萬的現金
那就是退休的老本....兩間房子(=一個月2~3萬房租收入),加上兩個人的退休金(總共3~4萬),老人年金($3000*2),賣房後剩下的幾百萬,應該可以生活無虞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