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smoker wrote:
房子一買,從來不是...(恕刪)

所以
4年後
會升息到4%???
那有房貸的大大
就自已試算一下
4%
背不背的過去
小弟我在評估個自已的還款能力
也都是抓到4%在試算的,呵~~~~
畢境 貸款20年
中間要是還不出來
就GG了
樓上講的是實務經驗 可惜更多的是用猜的
或許他要的是半仙而不是現實人生

賭性堅強者可以繼續賭
現實人生不是問升不升息 而是升息時有何應對?

記得昨天看到一個帖子 似乎也是樓上R兄回的 回的很好
你說: 房價一年漲跌個3~5%就受不了的投資心態 怎麼面對股市一天就超越7~10%的心臟?
很多時候是邏輯問題 記得還有網友對于漲跌沒有50%~100%嗤之以鼻 是一樣的心態
20~30萬追求獲利100% 或是賠掉50%
跟2000~3000萬追求與穩固的 恐怕是兩個世界
llinsh wrote:
樓上講的是實務經驗...(恕刪)

同意大大所說的
其實,自住買房
和投資買房
考慮的不太一樣
自住買房,就算升息
也不太會出事
通常自住比較會考慮到未來20年背不背的過
但,投資的就不一定了
而且是「重押」的投資客
通常,他們只考慮到
在交屋前就要賣掉了
所以,要是真的賣不掉
又加上升息~~~~
那真的很慘
有的人的錢 明明買一間可以不用背貸款
但,就一口氣買10間
賺錢時,當然好賺
但桿槓了10倍
一旦反轉
一下就GG了。
最近遇到一個
他說他是自住
問題,他們家只有3個人
買了一個有7間房間的大房子、三車位。
交屋前,急著要賣,當然啦
理由是,公司調職去高雄
呵~~~~~~~
各位如何看呢???
這不是「投機」乎???
跑得掉就賺到
跑不掉就~~~~~~~
這樣個性者 就算前面賺再多也會吐回去 屢見不爽
特別在金融市場者更眾

例如 期初投入10萬在股市 熬了幾個月 賺了50%
想說早知道就多投一點 於是賺的加碼再投進一倍 變成30萬 熬了幾個月 又賺了60%
想說這下子肯定是股神了 不但上看萬點 不把所有能動用能借的賣妻鬻子也要抓住這一波
人前人後走路有風 這下子重壓200萬在其中

這禮拜前幾天又是天天漲 眼看5000點在即 老天有眼自己也是神準
然後午飯前開始豬羊變色 一路殺到收盤 整整指數跌掉7% 一天賠(或少賺的)就將近14萬
等於是累積一整年賺的 一天就去掉一半

接下來呢?
以上若有與上證指數雷同純屬巧合
但是股民的心態 與超級槓桿炒房者 誰說不是這樣呢
問個問題,大家覺得在同一時間日本升息、中國降息的話,錢會往那跑??

中國利率再降四碼利息還是比日本高吧,應該也比台灣高。

美國升息的時候,台灣要不要降息是一個有趣的課題,我們就等著瞧吧
台灣不管多、空都需要狠狠的教訓!
當個小白兔被圈養著,天天不爽在民間論壇惡鬥!
豈不知,好壞完全是掌控者要與不要的抉擇罷了!



面對景氣燈號「失速」直墜,財長張盛和昨表示,今年1至4月出口衰退6.2%,除油價下跌導致外需減少外,匯率波動也是因素之一,因台幣升值造成出口降低。財政部官員表示,提高產業競爭力短期看不到效果,從政策工具來看引導台幣走貶,是唯一可快速提振出口的手段;經濟部也說,機械、電子與工具機業者因匯率升值大傷,業者不斷要求「貶值救出口」,近日會將產業受匯率影響的訊息提供給央行,供作決策參考。

匯整受損資料 供央行參考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吳明機指出,機械業、電子業、工具機受匯率波動衝擊很大,也都一直在反映這個問題,但因央行掌握所有經常帳、金融帳數字,經濟部只能尊重其匯率判斷,但近日會將出口業者受匯率影響的相關資料,提供給央行決策參考。至於希望匯率貶到多少?他說:「經濟部沒有這個數字」。

協助拓展外銷的國貿局則表示將從「加強拓展外銷」與「雙邊機制」幫助業者打開出口市場。國貿局長楊珍妮指出,未來會多組拓銷團,前往採購衰退區域找買主,協助業者推銷產品,東南亞國家是重點市場。至於雙邊對話機制,例如印尼為保護國內業者,決定將最惠國進口鋼品關稅提高到10%至20%,經濟部會透過雙邊對話來因應解決。

財政部官員認為,短期雖可靠貶值提振,而就中長期策略來看,大陸占我國出口近4成,是第一大出口市場,但伴隨今年經濟成長低迷與「紅色供應鏈」興起,為避免出口風險過度集中,應適度調整出口市場。

央行:貶值將墊高成本

面對「貶值救經濟」呼聲再起,中央銀行副總裁楊金龍表示,有人主張台幣應貶值,但也有人主張應升值,匯率是雙面刃,且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相當複雜,央行對台幣匯率並沒有為所欲為的自由與能力。

楊金龍重申央行立場,匯率是一種價格,台幣價格交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如因偶發性因素造成台幣匯率過度波動,而危及金融穩定時,央行自然會維持匯市秩序。

央行官員直言,出口表現不是繫乎匯率,過去一段時間在講亞幣競貶,台幣若貶、韓元也可能跟著貶,相互抵銷之後,我們能夠占到多少便宜,台灣許多工業原料仰賴進口,貶值同時也墊高了廠商進口成本。

官員表示,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奇前天不是才說,既然採貨幣政策壓低匯率,鼓勵製造業出口,就要承擔風險,央行匯率政策不能完全倒向出口商,否則新台幣貶值引發的通貨膨脹及資產泡沫,風險誰來承擔?

匯銀主管表示,匯率是相對價位,並不是台幣貶到31或32元就「出口無敵」,如果日圓先貶、韓元跟貶、台灣也不落人後,下場就是貶幅只是相互抵銷,台幣貶到40元,韓元也可貶到2000元,豈不鬧劇一場?



近期景氣對策信號及分數
近期景氣對策信號及分數
國發會昨天發布4月景氣燈號,不但分數較前月掉了6分,還出現2012年9月以來第1個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國發會官員分析,我出口連續3個月負成長,連帶影響內需信心,導致9個指標構成項目中,有8項年成長率較前月下滑、5項變燈,其中製造業銷售量指數更直接從綠燈變藍燈。

燈號轉藍 官員臉變綠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出口商因訂單不斷下滑哀鴻遍野,「因為不知訂單何時才會有起色,有些業者坦承內心已有些感到不安。」經發處一名科長也私下表示,「看到4月的景氣燈號及分數,我臉都綠了!」

在9個構成項目中,僅貨幣總計數M1B年增率較前月佳,其他8項都較3月為差,包括工業生產指數、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商業營業額及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等5項,還因減幅太大而變燈,其中製造業銷售量指數連掉2級,由綠變藍,最令人震撼。

吳明蕙說,3月景氣分數22分、黃藍燈,4月掉到16分、藍燈,不僅是2008年10月金融海嘯以來,景氣分數首度一口氣掉6分,也是2012年9月以來,首度出現代表景氣低迷藍燈。

一次掉6分 7年來首見

此外,台灣在景氣領先指標及同時指標部分,已分別出現連續12個月及7個月的下跌,且跌幅有持續擴大趨勢,顯示出口持續衰退,並未走近尾聲,而出口好不好,看宏達電就知道,宏達電4月合併營收年減近4成、月減32%,難怪4月景氣慘遭滑鐵盧。

作為檢驗內需指標的商業營業額,4月表現也不佳,主要是在批發,包括機械器具、汽車零件、建材等大項,都處於年減狀態。


升息嗎?升息不是跟米國同樣,是把外國資金推向台灣嗎?
我覺得台灣該升息到6-10%,這樣看看全民誰撐得久吧!












sheep119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覺得央...(恕刪)


個人覺得可以升到18%,這樣人人都有18%,多開心啊!!

科瑞岱爾 wrote:
不用升息啦! 光馬這幾年鼓勵炒作出的高房價,很多人就必須多貸很多錢,動不動是百萬元起跳甚至上千萬元,高本金才是拖垮許多房貸戶,上次媒體不是有一個案例,有人辛苦存錢加上父母支援好不容易有700萬元,後來被建設公司鼓吹買個7000萬元房子,想說來賺個差價,結果拖不過去,連本金700萬元都泡湯。
現階段利息根本不是重點,高額本金才是大殺手,當然假如又升息,就變雙重夾殺。
現在比較慘是,之前幾乎是靠房價漲預期心理的投機買盤支撐,現在是空屋一堆,空屋率高的驚人,該買都被馬政府、建商、投資客聯合哄去買了,現在買氣衰竭,能借的都借到爆,開始形成多殺多。
這波會比上一波慘許多,以前李扁政府還會動腦筋發展電子或生化科技業,造就不少高所得的族群,工作也好找,現在只剩炒房業或財團幾乎無本的BOT業,產業完全沒升級還外移更嚴重。


李扁??電子業??生化科技業??
到底李發展了甚麼電子業??
扁又發展了甚麼生化科技業??
生技股有多少幾隻本業是賺大錢的??
又有多少投資人慘賠??
李扁可以做到被韓國超越..真有你的!!
懷念兩個騙子跟現在這個無能不是同意?該不會這就西"哀呆完"啦!
owen7412 wrote:
李扁??電子業??...(恕刪)


llinsh wrote:
這樣個性者 就算前...(恕刪)

每個人都是灰姑娘
想在午夜11點59分59秒
落跑
但「柯斯托蘭尼」有說
這個舞會會場
「沒有鐘」
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