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是買來住的不應該變成投資商品

abc1226 wrote:
你可以自己當銀行家,沒錢可以募資,大多銀行家第一代都是募資出來的。


哈哈...我只是工程師,還沒有這種大才...

其實,我在看過這個影片之前就隱約覺得很多擴張信用去消費的方式不對!
所以『除了投資外』,我絕對不會動用任何銀行貸款去買任何消費品與奢侈品!連手機都是有錢才買空機,簽約只拿零元手機...任何消費都是想清楚,我真的需要嗎?還是想要?

我至今唯一貸款買的消費品,就是房子....要不然如果不是投資,我都不碰銀行貸款以及分期付款!所以至今政府任何利用擴張信用來刺激消費政策,我都沒中計過..而對於自己未來風險退休等,都自己有規劃如保險、被動收入等....該自己能作的計畫,以及能做的事,我都做好準備!
資本主義很公平,願意打拼、規劃、努力學習與工作的人,過得都不會太差....
我現在唯一很無奈又必須買單的是─ 明知有問題的社會福利政策..可是想住台灣又不能不買單,唉.....

PS.我會對這些社會福利政策很敏感,是因為我對債務很敏感,也非常清楚─債務與滾雪球的利息是怎麼一回事!
窮 不會死人,過得差一點而已,想休閒想休息都還有自由!但是累積性的債務,會讓你變成想停下來都不行的奴工!那時,連自由都沒有!!我的心能自由,是來自於我絕對不讓債務纏身...哪怕是政府因為社會福利政策要我揹上的...

cherry40727 wrote:
才10年我住的地方...(恕刪)


我朋友也說1~2千萬的房子他住不起,

所以他都買來賣
一個國家房價高低 主要還是要看政府如何訂定法律

法律一旦寬鬆 人性定將房價推至人民可以負荷的極限 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學學德國 學學新加坡 他們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行?

說到底還是既得利益者再把持台灣的法律不是嗎?

再這邊討論的沸沸揚揚有用嗎? 法律不改房價只會因大環境不好而暫時反轉

那以後呢??? 以前的價格真的回不去

但要記住一點 經濟發展跟房價不是絕對關係 尤其是台灣

四小龍之尾 房價高成這樣 經濟是有比別人好? 建設有比別人好? 所得有比別人高?

炒房既得利益者 不事生產 對台灣毫無貢獻

一輩子花大半精力去買房真的是很悲哀的事情
雷曼兄弟 wrote:
學學德國 學學新加坡 他們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行?


依照我的了解(錯誤歡迎指正)!
德國是買賣房超過一定利潤範圍就算犯法!但是他們會沒問題是因為─民族性!
德國人不會因為無利可圖,房子就亂蓋!有跟德國工程師接觸過的,應該了解我在說甚麼。所以,這樣幹沒問題! 但是如果是猶太人與中國人,肯定行不通!無利可圖肯定不幹或者亂搞(例如日勝昇蓋的浮洲合宜宅),除非整個民族轉性!

而你說得新加坡,我結拜老大就在那!
新加坡房價也是漲得亂七八糟,沒比台灣好到哪裡去!
如果你是說社會住宅,那是因為新加坡擁有台灣沒有的國家經濟優勢來蓋社會住宅,我認為也沒有可比性!
新加坡控制麻六甲海峽,石油過去一桶抽一美元..還有各種方式收錢....台灣有嗎?
台灣沒有地理優勢,沒有天然資源,只能靠人力資源!所以,新加坡做得到的,台灣還真的沒條件可以去作到!

cherry40727 wrote:
建商不蓋就政府自己...(恕刪)


千萬別把政府的功能想太大了,因為貪官汙吏想撈錢,
所以建商才一直蓋一直炒高,要讓房價低要靠自己,
幾年前房價是空頭市場時,法拍屋是連三拍都賣不出去,
法院要拍賣的房屋堆積如山,建商一間一間倒閉,
多一點耐心,法院每一拍是減價20%
,這樣的日子很快就會來了。
治理有三個層次

最差是問題浮現了仍放任作為

中等是限制與紀律

高階是誘發自然正向
有人希望政府控制全部房屋交易市場
那就是中油啊,中油本來一家完全控制市場,結果大家不滿意,才開放的
同理,政府去管控全體房屋市場,最後一定導致公營化以及無效率
比如說以前的蘇聯,麵包價格非常便宜
便宜到不夠生產成本,結果就是人人排隊買麵包
麵包生產不出那麼多供應給你

政府要管控房屋,用「公定價」來販售
那就是你存一筆錢,然候排隊等抽籤
抽中的人才有得買,中古屋也一樣
看過香港人演的抽籤上樓劇情嗎?類似這樣吧


有人說我們怎麼不學新加坡云云
新加坡在1966年起強制賤價徵收大約85%的全國土地
所以才有那麼多土地可以隨便政府亂亂蓋
你覺得台灣人有可能接受嗎?
正腐之所以不做,是因為他是受益者,每次股市大跌,正腐會立刻救?不會,他還苦不得你更低一點,所以他出手反而更低,而且政策錯誤,其實不是錯誤,是故意壓低,然後低價入市⋯⋯正腐就是與民爭利才導致失能,他是大莊家
德國自有住宅率 只有一成
九成的人租屋
房東不能隨便趕房客走
確實執行漲價歸公 國父說的那套
講起來國父很有遠見呢!
日本也有法律保障租 出租 兩造雙方
新加坡有便宜賣年輕人的什麼住宅
名稱忘記了 不能私人轉手
台灣 嗯 你知道的
建商都是關係很好的那種

一葉扁舟 wrote:
正腐之所以不做,是因為他是受益者,每次股市大跌,正腐會立刻救?不會,他還苦不得你更低一點,所以他出手反而更低,而且政策錯誤,其實不是錯誤,是故意壓低,然後低價入市⋯⋯正腐就是與民爭利才導致失能,他是大莊家

這個說法很類似鹽鐵論裡面的賢良文學
他們對於政府介入平準有很多非議

贊成平準制的人會認為政府調控市場維持物價穩定是好的
反對的人,會認為其實政府在其中賺了很多錢,這些若沒政府的話本來是民間賺的
沒有政府去平準,民間一樣有人會去平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