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的點在哪??
一堆人說房仲失業,但是業務性質的工作是最明顯反映市場機制的工作了不是嗎??
就是單純市場機制的問題,這有什麼好道歉的!
現在台灣房市的問題在於當初以為會漲的投資客不斷買進,結果現在房價開始萎縮後捨不得放。
有能力買房的人繼續觀望、沒能力買房的連看都不敢看,手上有房的還捨不得賣。
一堆房仲業開出保障薪資xx,然後一堆新鮮人前仆後繼幾近房仲業,但是真正有新做的有多少?
6成? 5成? 還是4成? 有沒有3成?
沒有。
很多都是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在做,然後在用「景氣不好,房市萎縮」這些理由安慰自己離職。
房市真的不好嗎?? 別傻了,只有中古房市交易量不好。
看看一堆新建案還是在爽爽蓋、代銷業還是在爽爽推。
中古房市交易量萎縮主因就是之前亂炒、亂哄抬,例如..
「舊公寓公設比低,而且有都更條件」---> 文林願到底解決了沒? 可能還要先看看風水不要誤買龍腦~
「離大馬路遠,但離捷運站近」---> 那到底是近還是遠?
「這邊鄰近學區、科技園區、醫院,可以出租給學生、工程師、醫護人員」---> 要租多久才回本? 這麼好租原屋主幹嘛賣?
「三環三線,小朱成就你成為投資客的夢想」--->三環三線、誰能實現?
「機場捷運線開通後再轉手可翻倍」--->等開通的時間都不知翻了幾倍了..
「航空城帶動週為房價,機不可失啊」---> 看到一天到晚的徵收不順,淚已濕啊..
前陣子房市交易量紅到發紫的時候,總聽到許多房仲說出以上類似的話,
讓一些沒經驗但有點閒錢的「自以為」是投資客的投資客買進「第二間」以上的房產。
然後許多人的退休金或前半生的積蓄就這樣卡在以為可以成就夢想的房地產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新莊重劃區、新莊副都心」一帶。
全盛時期的房價跟交易量,還有現在的房價跟實價燈入,根本一堆人即著脫手卻賣不出去,卡死在那邊。
我自己就親身經歷,在林口約好看一間中古透天厝,房仲就直接表明這間房子是他跟幾位同事一起買的,本來想至少等到明年大選結束再拿出來賣,但是因為其中幾位要錢周轉所以提早賣看看...
房仲業不會不好,但是有部分房仲業真的已投機的心態在搞房市,現在終於把房市搞爛了再來哭失業要政府介入...
那為什麼當絕大多數人有意願想買房子卻因為房價過高買不起的時候,
房仲業或工會不去要求政府介入、控制房價讓大家都能買得起房咧?
大亨堡119 wrote:
作者記者曹逸雯/台...(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