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 新的電梯大樓 一年半的租金 583萬


jimmmy wrote:
只抓兩筆來比較可能不具一般性
不然再看看其他成交紀錄
上下兩張圖也各有一件62.28坪的
分別是19樓3573萬與17樓3470萬
上下兩張圖也各有一件72.16坪的
分別是19樓4428萬與16樓4473萬
上下兩張圖也各有一件73.13坪的
分別是18樓4750萬與16樓4613萬
可看出差距並不大

其實從一大堆成交的房子中
只要存在新裝潢屋與毛胚屋或是屋主急賣屋
就會有一定的價差出現
多比較幾組就能觀察是否真有500萬的價差
..(恕刪)



你講的我同意

觀察了好幾個月房仲網的資訊

似乎不是房仲業銷售出來的

比較像是代銷公司直接銷售

就是一直在觀察這個建案

之前價格都還很穩定

突然在9月份成交價大跳水

我才會嚇一大跳

再來就是後續的觀察了
說真的 如果真的是代銷賣出去的

我要給這個建商按一個讚

至少不是

建商降價真的說不出口,

不然無法面對同區已購戶,

只能用假實價登錄的手法。

G-cup wrote:
遠雄左岸
以它的立地條件,生活機能來看
每坪合理價大概20萬元,
如果你剛好在旁邊的工廠或資源回收場上班
那應該可以向上調2萬元,
因為你走路就到了~


中肯
數字網一堆開5x~7x萬/坪
不知道在貴甚麼的....

雖然當時買這種地段來蓋房子應該土地成本很便宜
但是加上建築成本,20萬/坪可能還是會虧
賣個25~30萬/坪差不多 !
建商小賺,價錢地點的綜合評價一般人也可接受
遠雄左岸每坪賣20萬,
建商仍然賺翻,
相信我..
leon99881568 wrote:
建商降價真的說不出口,
不然無法面對同區已購戶,
只能用假實價登錄的手法。


已經開始走到最後幾步了....

但這種在實價登陸上的做假

不算偽造文書嗎?
plextto wrote:
九樓的樓上如為中繼水塔 一坪便宜個10萬也剛好而已

我也是這樣想.
同樣的一頁也假設是同一棟
103年4~6月平均單價50~54萬一戶;104年6~9月平均單價50~54萬零戶
103年4~6月平均單價55~59萬零戶;104年6~9月平均單價55~59萬二戶
103年4~6月平均單價60~64萬三戶;104年6~9月平均單價60~64萬一戶
103年4~6月平均單價65~69萬二戶;104年6~9月平均單價65~69萬六戶
103年4~6月平均單價70萬以上四戶;104年6~9月平均單價70萬以上一戶
主要成交價格103年4~6月比較分散顯然可談的空間很大
主要成交價格104年6~9月卻相當集中鎖定
可不可以說103年4~6月自己人便宜賣,自住客高價賣
到了104年6~9月成交的買家該是自住客居大多數
降價?就這數字要講明顯我還真看不出來
買52.8萬/坪的價格怎麼不再出現了???
豪哥大 wrote:
主要成交價格103年4~6月比較分散顯然可談的空間很大
主要成交價格104年6~9月卻相當集中鎖定
可不可以說103年4~6月自己人便宜賣,自住客高價賣


套句以前多多講的

坪數 樓層 座向 你有考慮嗎?

沒有的話,你這結果出來有合理性嗎?



豪哥大 wrote:
降價?就這數字要講明顯我還真看不出來


裝睡的人叫不醒啊

同樓層 同間

永和
環河西路一段
應該是高架橋第一排吧
一坪60幾萬都買得下手
台灣人口袋真是深不見底
TopYoung wrote:
套句以前多多講的
坪數 樓層 座向 你有考慮嗎?
沒有的話,你這結果出來有合理性嗎?

就統計來說沒有那種問題
統計就只考慮數字事實
TopYoung wrote:
裝睡的人叫不醒啊
同樓層 同間

看兩筆的交易時間差我就不認為是同間
代銷連著兩個月在6樓跟9樓同價成交兩筆較為可能
貸款寬限期還長過兩年正常人絕對是"等"
隔8個月就認輸賣出除非是傻了
嚴重懷疑屬同樓層同坪數的房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