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租屋較好,會賺錢這理由我真想不透~

adolf1106 wrote:
我叔叔家也沒有買房...(恕刪)


這沒辦法比較,因為叔叔跟爸爸是不同人,說不定你爸爸若不買房,現在的資產更多.
就你寫的內容,你家跟叔叔家的差異點應該是你跟你爸比他們家的人成材,而不是你跟你爸買了房子.
老頭子2015 wrote:
老頭子認為租屋或買...以正常還款的情形下,600萬貸款,還款25年,本息平均攤還,得到每月還款2萬5431元,25年下來利息為162萬9300元(2萬5431×12×25-600萬=162萬9300元)。平均每個月的利息是5431元(162萬9300÷25÷12=5431)。...(恕刪)

是阿,買房是喜事,但費用上還是要算清楚的好。

以月薪4萬計(銀行成功放貸)。

買屋者,800萬的屋,自備200萬貸600萬,樓上試算月還款2萬5431元,25年成本800+163=963萬。
7~8萬(仲介費1.X%)+5萬(契稅6%)+15萬(25年房地稅)+30萬(裝修費)+..(火/地震險)=1020萬
背債生活25年,每個月只有約1.5萬可花,還完也不簡單。

租屋者,頭期200萬放定存,1.2%年收息2.4萬,2.4*25年=60萬。
每月存1.5萬,年存1.5x12個月=18萬,18x25年=450萬。能存25年有毅力。
可花費2.5萬=1.5萬(租約800萬的公寓,住家裡就可存下來)+1萬(吃喝)。

無負債生活25年,會有200(頭期)+60(利息)+450(存款)=710萬
實際上,每個月都有1.5萬可轉定存收息,所以會超過710萬。

1.房價25年不動(800萬),租屋者要出800萬+450萬(不住家裡的租屋成本1.5x12x25)=1250萬(同樣要出養房交易費用),早買屋者總成本1020萬,小虧利息錢163萬。
這案例租屋者比買屋者多虧230萬。
租或買都是虧,只有銀行賺。

2.25年後漲27%,買屋者才打平,租屋者只能繼續存錢無法買。
25歲出社會,50歲抱著710萬現金,被房東趕來趕去,我想應該是不會啦,有繳錢房東都會忍耐你啦。
此時每年可領息8.52萬。710萬(分多家銀行定存)x1.2%=8.52萬
當然早買屋者可跟銀行逆貸更多現金出來用。
買屋者從此臨界漲幅27%以上開始賺。

漲幅0~27%,租或買都是虧,只有銀行賺。

3.若25年後
跌1成買進,租屋者要出9折房價720萬+450萬(不住家裡的租屋成本1.5x12x25)=1170萬才能買(同樣要負擔養房交易費用),比25年前多出370萬。 先買屋者虧243萬=163(利息錢)+80萬(1成價差)。

跌2買進,租屋者要出8折房價640萬+450萬(不住家裡的租屋成本1.5x12x25)=1090萬才能買(同樣要負擔養房交易費用),比25年前多出290萬。。先買屋者虧323萬=163(利息錢)+160(2成價差)
這案例早買屋者多虧33萬。
租或買都是虧,只有銀行賺。

跌3~5成,租屋者有點優勢。

4.拿頭期款創業投資成功,當然比買屋好,但這是少數
這是案例中真正的賺到的情況,也有人把房子當投資(創業)不是自住,在這場遊戲中才有大贏的可能。
事後諸葛,買屋確實好一點,過去三十年買屋者大多賺,房價能不能再漲25年或是跌25年,這就是未知憑本事賭了。

上面這些案例,租屋者不用擔房價大跌的風險,最多帶著約七百多萬現金到處流浪而已。
早買屋者則有自己的屋子但身邊現金無多,萬一大跌,銀行逆貸也貸不出錢來花,這是這些案例最危險的情況。
但好玩的是,如果規定大家都用現金買,房價也不會這麼高了
房價越高,銀行房貸就放更多,銀行就更賺。 大家準備三成就買房了,這跟融資買股,期貨保證金本質是類似的。
看來自住只有三成以上漲幅去買才會有賺,不然都是銀行賺。
閒人... wrote:
是阿,買房是喜事,但費用上還是要算清楚的好。
買屋者,以800萬的屋子來說,自備200萬,25年還清後總成本800+163=963萬。
7~8萬(仲介費1.X%)+5萬(契稅6%)+15萬(25年房地稅)+30萬(裝修費)+..(火/地震險)=1020萬。
租屋者,頭期200萬放定存,1.2%年收息2.4萬,2.4*25年=60萬。
每月存1.5萬,年存1.5x12個月=18萬,18x25年=450萬。
25年後會有200(頭期)+60(利息)+450(存款)=710萬。
1.房價25年不動(800萬),租屋者要貼90萬才能買(同樣要負擔養房交易費用),但買屋者總成本1020萬,小虧利息錢163萬。
2.房子25年後再漲27%以上,買屋者才打平,租屋者只能繼續存錢無法買。
3.若25年後
跌1成買進,租屋者多出10萬,先買屋者大虧243萬=163(利息錢)+80萬(1成價差)。
跌2成買進,租屋者無負債25年後有房,身邊多20~30萬現金。先買屋者大虧323萬(163+160=320)
4.拿頭期款創業投資成功,當然比買屋好,但這是少數,過去三十年買屋者大多賺。
但房價能不能再漲25年,這就是未知憑本事賭了。
但好玩的是,如果規定大家都用現金買,房價也不會這麼高了。
大家準備三成就買房了,這跟融資買股,期貨保證金本質是類似的。


你要考慮到買房者這25年省下租屋者的租金費用
1個月租金1.5萬,1年18萬
25年450萬

租屋者花了450萬租房,最後又花了640萬買25年前800萬的房子
共花了450+640=1090

當然數字不同情形就又不同
我只是想表達不買房不付房貸,那也要付租金吧

請問有人可以提供
到目前他已經租屋20年
資產存款有幾百萬的佐證

板上比較常看到
有人po一堆房產或現金好幾千萬的照片

beta710211 wrote:
你要考慮到買房者這25...(恕刪)


同意 這個算式完全沒考慮到房租 房租加上去後根本GG
而且25年後房價還要跌2成才算跟買屋的人齊頭
如果沒跌反漲呢 不用多 1成就好 雙方差了多少
而且這25年租屋者要過著被房東驅趕的生活

再來 依照此算式 租屋者本身要很有毅力喔
每月至少存1.5萬+1.5萬房租(事實是雙北多的是2萬以上一個月的房租) 如此一來才可能不輸給買屋者
一個月3萬的支出 換算貸款相當600萬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800萬買不到什麼房子

其實新聞內這種買不如租的立論 多半是用台北蛋黃區那種誇張的價格來算的
但現實是買得起1500-2000萬以上房子的人 多半本身就不用考慮租或買

不過說實在的 生活在雙北 要每月存下1.5萬說難不難
說簡單也不是很簡單 還要持續25年 如果家庭支出再多1個小孩 就更難存錢囉
zazard wrote:
同意 這個算式完全...(恕刪)


所以最終買房成敗,就是你要預測20-30年後房子的漲跌

所以也沒啥好不理解為什麼不能租房

我就是認為20-30年後現值800萬的房子至少會腰斬(更高價的更不用說)

買房肯定不划算

那認為20-30年後會漲或持平的就去買啊...
嘘は真実の影!
cybee wrote:
貸款六百萬,若貸20年,光一個月利息就大概一萬左右了,20年就大概200-240萬
這樣資產還有那麼多嗎
另外房子是會折舊的,是否20年後還有六百萬價值?

來一個地震若是房子倒掉啥都沒有了...(恕刪)


命沒了 錢也沒了!

更慘的是 命還有 錢沒了 但是還欠錢!

看版大下面的想法就知道了!

哪一條不是奇怪理由!

08年那波斷頭沒撐過去的!

現在可能都有人還在欠債,這就是版大說得賺很大嗎?


zazard wrote:
不過說實在的 生活在雙北 要每月存下1.5萬說難不難
說簡單也不是很簡單 還要持續25年 如果家庭支出再多1個小孩 就更難存錢囉



因可支配所得是固定的,先不管"頭款"哪來,每月租金 = 每月房貸 租台北 = 買三林淡之外的地方 (月付房貸25000 可能只能買到三林淡小坪數)

所以這問題根本的本質上不是買房/租房的選擇

以北部來看,而是要住市區蛋黃或郊區蛋殼的選擇


最好的方式是看階段需求
若有工作通勤/學區需求,租在學區旁

空巢期隨便去哪買都有,居住需求更低,空間需求也小


不過非北部的外縣市可能普遍租金/房價比不高,區域型態也很分散,買或租就根本差異不大了,房價漲跌幅度也不大,基本上就是看需求罷了. 沒啥討論意義.
很多人都只是單方面去思考
其實資產配置外加引入資金
會產生很多不同的組合
在自認為租房比買房好的人有沒有想過
有房子租你的人為何會有房及成為房東
這裡有很多高手
只是都點到為止
有時候給自己出一些問題
再好好的去思考及試算一下
會發現有些很不一樣的觀念
dell wrote:

請問有人可以提供
到目前他已經租屋20年
資產存款有幾百萬的佐證...(恕刪)


我工作8年多,租房也8年多。
名下無任何不動產。
雖然比不上01的溫拿。但全靠薪資收入,目前現金+儲蓄險還有約3000萬。
未滿40年薪700多萬(工作第一年才140萬)
今年前三個月領220萬,今年很有機會過800萬
我的小小的目標是40歲前達到資產5000萬。50歲達到一億。
假如房子買下去可能就跟夢想say goodbye.
因為這幾年買下去的房會是負資產。
假多多就別再騙房價沒有跌了。。。。


我的工作不是鍵盤手也不善唬爛。
有疑問私下PM.

租房讓工作選擇更有彈性。薪資才有爆衝的機會。

我假如當初買房,恐怕背一身債之外,受限於居住地薪資可能只有可悲的200-300W.一輩子為了房貸庸庸碌碌。

我很慶興當初沒買房。
也感謝房價高漲激起我的鬥志!!
williamyang0708 wrote:
事情很簡單某個地方...(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