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房屋需求一直在增加

小時候一家五口擠不到40坪的2樓透天。
現在分家了,父母住新家,舊家出租,我有2戶大樓,老弟一戶,老妹也有一戶。
家庭結構改變,誰還想要大家庭,最好老公一戶老婆一戶,互不干涉才不會增加離婚率。哈...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需求一值增加?
人口...(恕刪)

人口開始減少了嗎?很多單身的也想自己一個人住,房屋的需求增加是必然的趨勢。
住屋需求……有人說 住起來像在殯儀館
新莊 比林口 養生村 還慘的樣子。
看來是有住屋需求,但沒有殯儀館需求。

都沒有人,停車位隨便停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393443
ETtoday新聞雲 › ETtoday房產雲 › 房產 2019-03-07 10:36
他住新莊副都心「像在殯儀館」!2年多來沒鄰居 嘆:寧住林口養生村

製連結
ETtoday新聞雲手機版新聞雲 apps新聞訂閱
搜尋

ETtoday房產雲
房產焦點
房產新聞
建案資訊
生活美學
熱門影音
找降價房
找租屋

ETtoday新聞雲 › ETtoday房產雲 › 房產 2019-03-07 10:36
他住新莊副都心「像在殯儀館」!2年多來沒鄰居 嘆:寧住林口養生村
【緊來】下載註冊會員立即請你喝咖啡

▲▼新莊副都心。(圖/翻攝Google map)

▲新莊副都心。(圖/翻攝Google map)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這幾年新北市新莊區房價直直落,被認為是價跌重災區。有媒體報導,新莊副都心、頭前重劃區一帶跌最兇,有屋主不惜認賠千萬出售。批踢踢有鄉民發文訴說心酸史,透露住在新莊副都心快3年了「到現在只有我一個人住」,坦言「傻瓜才買房,老了寧願去住林口養生村」。

鄉民stanley10發文指出,他2年多前以每坪55萬購入,至今已經跌至4字頭,一層18戶的大樓至今仍只有他一個人住「每天都毛毛的」。

▲▼一位住在新莊副都心的鄉民發文。(圖/翻攝批踢踢)

▲一位住在新莊副都心的鄉民發文。(圖/翻攝批踢踢)

鄉民表示,管理員為了要省電,幾乎都把燈關掉「打開電梯看到走廊好像在殯儀館」,整層樓只有他一個人住,唯一的好處就是不怕吵到別人。

另外,鄉民也說停車超方便「一次橫著停三格也沒人管」,他細算了一下表示,買新莊副都心一年要付出60萬的機會成本,如果只租的話只要20萬,「傻瓜才買房、老了寧願去住林口養生村」。



原文網址: 他住新莊副都心「像在殯儀館」!2年多來沒鄰居 嘆:寧住林口養生村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393443#ixzz5hS4vmN3O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sgleepapa wrote:
人口開始減少了嗎?很多單身的也想自己一個人住,房屋的需求增加是必然的趨勢。


去年還沒減少今年就不會開始減少?
不論是幼年人口還是勞動人口早就減少好幾年了
多出來的都是老人
難道要拉屎要等到拉在褲子上才脫褲子?
繼續凹
我等著看好戲
真的是像某人所說的
不見棺材不掉淚
見了棺材還在說這不是棺材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去年還沒減少今...(恕刪)

總人口還在增加!房子不是小孩子買的雖然小孩在減少,房子越蓋越小但是戶數還在增加。
happywork01 wrote:
說不定人家真的可以得獎。
雖然人口不增加,可是人家的說法是:以前七口擠一間,後來變成三口住一間,現在是兩口爽住一間,未來是一人一間。

只是,
「唯..唯..,今晚妳要過來我這裡,還是我過去?」
「小孩自己住,妳要過去送他們上學還是我過去?」...(恕刪)




google一下...

台灣1980年時, 統計出來的每戶平均人口數為 4.8~4.9
台灣2000年時, 統計出來的每戶平均人口數為 3.6~3.7
20年少了1.2左右

----------------------

雖然台灣2018年時, 統計出來的平均每戶人口數, 己經是 2.73 ...
但是, 若台灣未來的出生率能夠為 0%! 每戶最多兩人的話! 那麼還是可以低過 2 的 !
而且, 若能離婚率100%! 結婚率0%的話! 就可以低到 1 !

這幾波的需求, 勸大家要好好把握

不然, 要低過1的話, 還要等到 "量子人類" 的出現, 那就不一定有機會等得到了 ...

<<傳統上,美國人不論結婚與否,成年後就會搬離父母家。1960年調查顯示,只有19%的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近年來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比例增加,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指出,美國18~34歲成年人,有32%仍與父母同住,創歷年新高。>>

合久分;分久合。
當低端經濟不佳時,就會想辦法省錢,回家住比較實在。

傳統上不會和父母同住的美國,尚且回流,那台灣未來會如何?
所以才有滿街的套房 而且又賣不掉

證明需求增加 但還是供大於求


不然就是用來魚目混珠 掩護低價 怕崩盤的

底下還有好幾間等者要賣


以前可以買透天  現在只能買公寓  將來連套房都買不起了
多多空空 wrote:
所以才有滿街的套房 ...(恕刪)

兩年前的考古題沒想到大家還感興趣,人口戶籍資料的變化代表台灣社會人倫的改變,不只是戶口變多每戶人口變少。大家的焦點一直講多空,未免太忽視這個變化會產生的問題!
以我之前住的台中市老家
北新國中那帶往昌平路方向 一堆老大樓一戶六七百萬掛出售沒人愛買
不過重劃區千萬級別的新大樓/別墅都還是有人氣

看著看著有種老家那區已經落寞的感覺
防疫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戴口罩,勤洗手,不碰眼口鼻,大家加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