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持有1樓店面的屋主是不會接受的1~5樓土地持分一樣價值卻差很多2+3+4+5樓合起來的租金可能還不到1樓得一半就算能保證將來1樓還是得1樓其他樓會不會抗議?(賺租金還是1樓在賺,大家土地持分一樣)1樓店面在建築期間短收的租金,誰補貼給他?(如果1個月租20萬,房子蓋兩年,就少收480萬租金)所以這種問題一直以來都無解
做一個思想實驗:如果政府能夠使用公權力強制都市更新,把全台北低於6層樓的房子拆掉把台北市佔絕大多數的5層樓老舊公寓和低層樓的透天等都拆掉然後蓋成15層的電梯大樓住宅 順便修改容積率限制然後全台北住宅平均5層樓變成15層樓把多出來的3倍樓地板面積和多出的10層樓空房子賣掉當成利潤再用1戶舊房子換1戶新房子再還給原來都更徵收房子的住戶一戶換一戶,至少一樓和頂樓的不會答應,更何況土地持分變小,建設期間多年的租屋補助也沒談,大半的人都不會接受,除非該棟房子已經接近危樓。順便利用「中華民國憲法的平均地權和漲價歸公條款」強制都更這樣台北市+新北市會不會擴大3倍的住房供給存量的可能性???原本台北市+新北能住650萬總人口,會不會這樣搞變成能住1000~1500萬人的國際特大都市然後為了不讓貪婪的私人建商賺走大部分利潤 成立國有的房地產建設局賣房子收入+社會住宅當作政府財政收入來源多出3倍的住宅供給可以拿來做社會住宅低價租給窮人 或是低價賣掉給中南部上來台北發展的人---------------------這樣所有人都有廉價的房子住不是很好嗎???即使是被徵收老舊房子的住戶也換到了新房子實際上沒有損失損失很大,不然你家你親戚的房子土地都來按照公告價格收購,你的感覺就會很強烈。但是會不會碰到的社會阻力????就是有錢人想要壟斷土地會不會有錢人不想這麼做增加房屋供給導致房價下跌?
kaku0330 wrote:原持有1樓店面的屋主是不會接受的1~5樓土地持分一樣價值卻差很多2+3+4+5樓合起來的租金可能還不到1樓得一半就算能保證將來1樓還是得1樓其他樓會不會抗議?(賺租金還是1樓在賺,大家土地持分一樣)1樓店面在建築期間短收的租金,誰補貼給他?(如果1個月租20萬,房子蓋兩年,就少收480萬租金)所以這種問題一直以來都無解 1樓的房子就還他們1樓差別只在於舊公寓一樓 都更後變成電梯大樓的全新一樓還給他但是5樓以上就是空出來的 可以拿來當社會住宅 或是新增住宅供給
abc003 wrote:東京都會區不是東京市 還包括整個灣區(恕刪) 只有東京都沒有東京市...東京都是日本一個地方行政區,與道、府和縣同屬第一級行政區劃。轄區包含東京都東京23區、26市 1郡、島嶼部(4支廳)。其中郡部與島嶼部共5町8村。。雖然沒有被憲法所規定,但由於東京都區部為日本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因而使東京都被廣泛認知為日本首都。其亦囊括了全境面積約2188平方公里,人口1365萬
eemdy wrote:損失很大,不然你家你親戚的房子土地都來按照公告價格收購,你的感覺就會很強烈。 對實際居住不賣房子的人來說沒差原本住舊的公寓,都更後住新的電梯大樓 老住戶他們的居住品質提升了對投機炒房的人來說 房屋供給增加價格下跌他們肯定不滿因為它們是「要壟斷土地來套利賺取更多資本利得」賺差價和經濟地租的投機客才談得上「土地持份減少」 否則平均地權的憲法就是假的一句話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windtommy wrote:大台北不可能再增加了,只能有衛星城市,例如林口、桃園等等,與大台北組成大型城市群,上海北京也都是這樣。但實際的"市區"只在台北市。 台北整條街道上和小巷弄裡面就一堆5層樓以下的舊公寓 透天很多都40~50年了全拆了改成電梯公寓大樓 當然有可能大量增加房屋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