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的維持 vs 實質買家的減少


tany3472 wrote:
有人投資股票趨勢線是看5分鐘線,有人是看日線,有人是看月線,有人是看看季線。

投資房地產的趨勢線,你是看日線、月線、季線、年線?

關注短期多空資訊跟趨勢線變化,會讓投資者浪費過多時間於投資標的,進而影響本業收入,也容易因短期震盪做出錯誤決定。

專注本業收益提升,選擇長期趨勢向上投資標的,這二個才是致富法門...(恕刪)



感謝大大的建議...

其實..這年頭...除了本業收益提升外...

什麼多空資訊及日線.月線.季線.年線...僅供參考...

該跌不跌..讓漲不漲....人為控制的市場...看看就好..

房地產拿來研究研究...房地產好玩的地方是...它是民生必需品...卻又是投資商品...

它的不同處就是...貴的不合理被人民罵...卻又是合法的不合理價格...政府管不得...

發表文章論點...只是把自己學的用在市場上...留個記錄及分享...不見得一定是對的...

人類行為學就是經濟學的始主....

我只是好奇...這年頭的全球股匯市.債市.房市....最終的循環週期是如何發生?

是國際問題...還是金融業...或是社會問題...?

或是台灣經濟體變強...變好了...結構不同了...等等...

反正沒有研究..沒有留意...自己不做功課...未來怎能有機會找到好的投資標的呢?

pengkuofeng wrote:
感謝大大的建議.....(恕刪)


一切都是QE的問題。
這些年股市、債市、房地產已經都是不合乎邏輯跟理論了,但未曾改變趨勢。

房地產的趨勢線,就看中華電信的季線,這二條一樣的線,代表的意義就是資金的出口。

比我年輕的朋友,當他們還買不起房時,我都會勸他們去存中華電信,至少還沒存到買房前,他們的新台幣不會被稀釋了。

tany3472 wrote:
房地產的趨勢線,就看中華電信的季線,這二條一樣的線,代表的意義就是資金的出口。

比我年輕的朋友,當他們還買不起房時,我都會勸他們去存中華電信,至少還沒存到買房前,他們的新台幣不會被稀釋了。...(恕刪)


中華電信...真的不錯的建議...感謝大大的提供
台灣的狀況就是打不過他們就是加入他們,現行狀況就是這樣
就跟日前居住正義張老師買4千萬房就是很典範的例子
他自己也是耐不住就加入他們,就算他繼續看空也是當成是"一起死"心態

其實大家默默心中都知道台灣不管是股票房價等都是在看似高檔的地方
就像我說明年股票翻倍上看2萬點,你信嗎?

但是他就是跌不下來也漲不太上去

很早進場的人如今都是翻倍賺,但晚進場的人呢? 
就是我說的打不過他們就加入他們
加入了他們,自然就是希望不要崩盤,維持現狀

所以我才說現在台灣現狀就是,
現在才加入他們,反正崩盤大家會一起死,
這就是目前大家的狀況,前提就是不能崩盤
就算真的跌了,會認為政府,財對會進場支撐

現在的大家都很警惕所謂擔心當年的金融風暴再度發生

說穿了,現在的大家都在曉幸的過日子,過一天算一天
那種爆發戶賺錢法,已經很難重現

就算看多的人,
沒人敢預測再過10年會不會在像當年200萬房變2000萬房
2000萬房變2億房,應該沒幾個人敢跟你說這樣說
現在豪宅價格都洗不上去了,房價能維持就很保祐了

tany3472 wrote:
房地產的趨勢線,就看中華電信的季線,這二條一樣的線,代表的意義就是資金的出口。...(恕刪)

感謝提供寶貴意見,
大大意思是,房地產就像龍頭績優股....
有親戚4年前賣掉文山區的華廈,買大安區的華廈,一坪快100萬,共4800萬,去年實假登錄只剩70幾萬一坪,最近有到8字頭,都快40年的房子了。很多人説沒有賣就沒有賠?但是房子不値當初的買價是事實,很多賣在最高點的人,也是套在最高點⋯⋯
我看了看現在的成交量雖然沒有大幅萎縮,雖然說房屋的單價似乎還是沒什麼掉落, 但如果有細看的話,現在能成交的房子多半都是低總價的, 而且總價越來越低, 看起來真的在這波有出貨的,就是三四年前腦袋轉的夠快的建商,  以雙北來說, 三年前多半還是三房為主的格局, 現在多半都是2+1或是兩房的格局,甚至1+1的也不少, 房子坪數也都越來越小, 新北總價壓在1000以下的小房越來越多, 我想這波炒新屋的投資客應該都無法討好,因為即便這樣建商餘屋還是很多, 一堆建案賣了四年了,即便低總價還是一堆餘屋可以挑,  建商價格必然比投資客有優勢,  但還是擋不住這種趨勢.

其實年輕人能賺的錢真的很少, 現在房價對比薪資真的比天高, 大概七八年前,多數人買房子還是貸款20年, 但現在買房子需要貸款的人幾乎都已經貸到30年了,這種槓桿都已經開滿的狀態,沒有父母支援的人大概能在雙北買套房就是極致了,  按邏輯來說接下來建商會改蓋超迷你的格局......
也許接下來就是一路萎縮的成交量, 因為少子化年輕人會越來越少.......能接手的人早就接手了, 沒辦法接手的人能維持溫飽就很厲害了, 買房永遠都遙不可及.  

這也許會像是台北東區的商圈, 慢慢凋零的歷史再重現~ 






  
whalin wrote:
按邏輯來說接下來建商會改蓋超迷你的格局......

未來一堆人擠在像香港一樣小的房子裡,同時卻又有一堆大坪數的空房?這樣感覺比香港更慘

ldw406 wrote:
未來一堆人擠在像香港一樣小的房子裡,同時卻又有一堆大坪數的空房?...(恕刪)


想想這樣感覺蠻可怕的,
一邊是貧民窟,另一邊是豪宅聚落群。
貧民窟人山人海,陋室狹小如彈丸;豪宅空在那裡,只有兩三戶點燈。
不會像香港那麼慘啦...

我們的金融也沒向香港那樣開放...

且薪資水平也差很多...

但近幾年野宿露營的人口卻實增加很多...

這可能可以增加人民流浪街頭時....也有生存的能力..

我想了很多地方...

現在各地方政府拚命蓋公園及高架道路...

我想加上橋下及河堤公園....

這些空地應可拿來利用才是...

帳蓬+客廳帳...3萬可以搞定...而且還是高檔的產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