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cehome1@gmail.com wrote:套套加油看一下這些...(恕刪) 不錯喔~ 空空中難得有比較勤勞的可惜這個量化的概念是基於每個人都沒有房的狀況下(唐山過台灣),初始值為0,各年齡需求均等的情況。事實上台灣自有房屋率近85%,你所謂的購屋群,年齡越高需求比例越少,若首購族每年的增加尚能補足因已購屋或是屆滿貸款年齡退場的需求,就會呈現像目前的台灣非空屋穩定增加的情形(+10萬/年)以上也就是為什麼你所謂的緩跌只存於空方媒體,而非金融聯徵的透明統計截圖從房價高點103~104年開始,讓您仔細瞧瞧是否如您所說有緩跌資料來源: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資訊整合查詢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數字或許不嚇人嚇人...(恕刪) 本來以為您功課做的很足,想要給個讚,沒想到連空屋(低度使用)和新建餘屋定義都分不清楚 =.=請去把新建餘屋的定義看清楚,然後再好好想想每過一季增加七萬這句話要怎麼來
iv100 wrote:2018年09月19...(恕刪) 年年都在推遲人口紅利巔峰,上次不是2015就過了,到底哪一年是是正確的?有人可以解答嗎??年年快用完,年年用不完,年年心裡苦但是年年不說.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8853/2638230是國發會預測不準還是假資料,一會說人口紅利將於2020年脫離,一會又說最快2021年,也就是3年後,人口達到2361萬高峰後即將邁入負成長. 人口應該不會劇烈變動才是,是算術不好嗎?還是記者腦殘?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不好意思喔這我也早就...(恕刪) 這個邏輯蠻狂的,在租屋市場原本舊屋供給已存在的情況下,維持相同需求,再增加一些新屋的供給,供過於求發生後價格竟然會往上跑?那在賣屋市場同理,建商只要一直蓋新屋,價格開高高,房價就永遠不會掉了?
魔鬼藏在細節中 wrote:這個邏輯蠻狂的,...(恕刪) 鑽石礦每天都在開採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爲什麼價格每年都在漲?因為保值的原因,很多人買了就典藏,房屋也是這樣,通膨有感錢越來越不值錢,房屋出租自住兩相宜,用了二三十年後比通膨率還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