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是異化勞動★為什這麼多人就不明白?

peugeot206rc wrote:
原來整篇都是廢文…
辛苦你了,很確實的傳達了北韓的房產觀唸給大家


為什麼已經講過很多次的事情還有人不知道,在北韓傳播馬克思主義是會抓去坐牢的




CompleteJerk wrote:
可是瑞凡,雖然扯了那麼多廢話,事實就是共產主義國家都崩潰了耶,只剩一個比支那還悲慘的北韓

White bear wrote:
不不不,現在的中國其實也是走資本主義,像樓主這種道道地地的共產主義可能要去北韓看看有沒有機會。

lichujen wrote:
現在世界僅存的馬克斯國家叫北朝鮮,歡迎直接過去,然後對金小胖暢言你的心得感想,最後看是要炮決還是車裂自己選。

israelii wrote:
馬克斯那套能信的話
今天國家政治的主流應該是共產制度
看看北韓 北越 俄羅斯 混的如何就知道




這點顯示你的無知

朝鮮嚴禁馬克思主義 在1960年代末就已經完全禁止民間閱讀馬克思主義相關的書籍

北韓是全世界唯一個閱讀馬克思主義會被抓去坐牢的國家

而且還搞金日成個人崇拜,

另外歐洲的社會民主黨作為長期執政過的政黨,其前身就是恩格斯創立的「第二國際」

後來帝國主義和改良主義機會主義背叛了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黨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寧才創立「第三國際」

而列寧死後史達林官僚主義背叛了革命「搞一國封閉的社會主義」才有托洛斯基的「第四國際」

而馬克思加入的第一國際則因為「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主張」導致分裂

德國社會民主黨

馬克思曾經和這些黨的創始人如給奧‧倍倍爾、威‧李卜克內西、威‧白拉克等人是好朋友

以下是馬克斯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創始人的通信

給奧‧倍倍爾、威‧李卜克內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1879年9月17—18日)

1863年5月23日,社會主義活動家斐迪南‧拉薩爾創立了「全德意志工人聯合會」(即拉薩爾派)。1869年,奧古斯特‧倍倍爾和威廉‧李卜克內西(愛森納赫派)創立「德意志社會民主工黨」。1875年5月22日—27日,兩黨在卡爾‧馬克思的調和下,合併整合成為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

二戰以後社民黨重建。在聯邦德國,社民黨起初處於在野位置,但是從1966年-1982年領導了聯邦政府,維利‧勃蘭特和赫爾穆特‧施密特先後出任西德總理。在1959年的《哥德斯堡綱領》中社民黨摒棄了階級政黨和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概念


又在2007年社民黨綱領中的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和核心理念稱:「1959年的哥德斯堡綱領是植根於猶太教和基督教,人文主義和啟蒙、社會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和工人運動的經驗」

例如英國工黨黨魁柯爾賓 就被說是馬克思主義者
傑瑞米‧柯賓

工黨影子財相的麥克奈爾在英國廣播公司接受採訪時大力推薦馬克思的《資本論》,不僅在工黨內部引起很大不滿,黨外更是噓聲一片。科爾賓為了支持左膀右臂麥克奈爾,也再挺馬克思,讚揚馬克思是"偉大的經濟思想家",令輿論再次嘩然。
英國大選在即馬克思為何受推崇? - BBC News



這些都不是你妖魔化社會主義和馬克斯能解釋的。

這些都不是你妖魔化社會主義和馬克斯能解釋的。
這些都不是你妖魔化社會主義和馬克斯能解釋的。

這些都不是你妖魔化社會主義和馬克斯能解釋的。
這些都不是你妖魔化社會主義和馬克斯能解釋的。


另外馬克思只有有許多流派 例如社會民主黨(如改良主義、修正主義) 德國的 羅莎‧盧森堡(西方民主革命馬克思) 馬克思列寧主義(正統派) 托洛斯基(托派等) 史達林主義(一國社會民族主義和官僚主義)等等等


朝鮮嚴禁馬克思
朝鮮有個讓很難理解的禁忌,在社會主義的朝鮮馬克思等的著作是遭禁的。提示中國的馬克思愛好者,到了朝鮮不要妄言馬克思、恩格斯,更不要向當地人贈送《資本論》......
朝鮮嚴禁馬克思主義
1946年2月,北韓臨時人民委員會宣佈成立。同年7月,金日成被史達林指認為朝鮮領導人。1948年9月9日,金日成宣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那時金日成的肖像同馬、恩、列、斯並排懸掛。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為止,書店的書架上還擺著《馬克思選集》、《恩格斯選集》及《資本論》、《反杜林論》、《哥達綱領批判》等著作。到了1967年後朝鮮當局稱已建立了領袖的「主體思想」,馬克思、恩格斯的書籍從朝鮮消失了。書店裡銷售的有關思想觀念的圖書,只有《金日成語錄》和《金日成著作選集》。在大學裡一切有關馬克思主義的講座均被取消。屬於馬克思主義範疇的哲學、辯證唯物論等都被變作了金日成語錄,把馬克思、恩格斯的註解都弄成「據偉大領袖金日成教導…」。1980年10月的第6次黨代會上刪掉了「朝鮮勞動黨以在全社會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而鬥爭為方針」的語句,轉換成了「金日成主義」。在朝鮮《憲法》序言部分金日成三個字竟出現了17次之多,而馬克思、列寧卻一字不提。
朝鮮為何禁止馬克思主義

對此金正日強調主體思想是「不能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框架內解釋的獨創的思想」。他說:「主體思想」是以唯物辯證法「為前提」的,二者「具有共同性」,但同時又克服了唯物辯證法的「片面性」和「侷限性」。「主體哲學」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根本區別」的。「先前的社會主義理論,只把物質經濟的因素看作革命鬥爭的根本條件」,主體思想「把社會主義提到了新的科學基礎之上」,從此「開闢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主體時代」。1976年10月,金正日在同黨的理論宣傳工作者的談話中說,「無論從內容上看還是從組成來看,金日成主義是不能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框架內解釋的獨創的思想。」「金日成主義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有區別的獨創的革命思想。」
維基百科網站上這樣寫道,在朝鮮,什麼時候開始禁止進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朝鮮官方1967年開始起用「主體思想」取代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詞彙,後者不再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朝鮮領導人也不承認他們與馬克思恩格斯是一個體系的。
1967年以後,朝鮮回收了所有馬克思和列寧等有名的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家們的著作,禁止一般百姓閱覽。圖書館把這些書列在閱覽書目中,但只有得到相關機關特許的人才能借閱。
1970年後在朝鮮勞動黨的所有會議上只懸掛金日成的肖像,馬克思等均被打入冷宮.

1972年12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創造性地運用於我國現實的朝鮮勞動黨的主體思想作為自己活動的指針」。主體思想在1977年之後取代了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成為朝鮮勞動黨和朝鮮式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1980年10月,朝鮮勞動黨第六次代表大會通過的新黨章把「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思想、主體思想作為唯一的指導方針」。




北韓完全就不是一個遵守馬克思主義教導的國家 而是一個背叛者

他當初能這樣搞就是因為中蘇兩國的史達林主義官僚在1960年代都在拉攏北韓

「主體思想」實際上是一種官僚階級壓迫,是馬克斯反對的














abc003 wrote:
我這整篇 就是在講這個矛盾

所以才講房地產公有制,

1.市場化定價的地租(房租),

2.公有制租金轉移支付成無條件基本收入

3.正負相互抵消

這是我經過深度分析的解決方法

我是反對讓人買房的,我自己也沒有房

需要革命剝奪資產階級的私有產權

100%轉換成公有制地租.(恕刪)


廢話一大堆

心態和版上的空空大師們沒兩樣

說穿了,沒房

如果你手上有兩間房

在來屁上面那一大段

我覺得公信力會增加許多
提利昂‧蘭尼斯特 wrote:
廢話一大堆
心態和版上的空空大師們沒兩樣
說穿了,沒房
如果你手上有兩間房
在來屁上面那一大段
我覺得公信力會增加許多


如果有房地產的就是小資產階級

一切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都是對統治階級有利的

至今一切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階級鬥爭史

大眾一面倒的支持資本主義就代表大眾的觀點正確?不過是心理學的崇眾效應而已

那麼二次大戰時希特勒一面倒的當選 屠殺猶太人也是大眾的正確?

應該以邏輯和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以科學方法的獨立思考真相 , 一切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都是對統治階級有利的意識形態

在封建社會和傳統農業君主制國家反資本主義就是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慈禧太后就反對鐵路和火車,歐洲封建貴族就反對資本主義,資本家當時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說是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族(法律、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一切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都是對統治階級有利的思想

而這種思想一次次的被生產力的發展所改造

況且你也沒讀過馬克思主義沒有資格批判,批判的前提是理解別人邏輯說什麼


引述共產黨宣言-----------

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而每一次鬥爭的結局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鬥爭的各階級同歸於盡。

在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我們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看到社會地位分成的多種多樣的層次。在古羅馬,有貴族、騎士、平民、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主、臣僕、行會師傅、幫工、農奴,而且幾乎在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階層。

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並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鬥爭形式代替了舊的。

   但是,我們的時代,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從中世紀的農奴中產生了初期城市的城關市民;從這個市民等級中發展出最初的資產階級分子。

   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闢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

   以前那種封建的或行會的工業經營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隨著新市場的出現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場手工業代替了這種經營方式。行會師傅被工業的中間等級排擠掉了;各種行業組織之間的分工隨著各個作坊內部的分工的出現而消失了。

   但是,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於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現代大工業化替了工場手工業;工業中的百萬富翁,一支一支產業大軍的首領,現代資產者,代替了工業的中間等級。

   大工業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使商業、航海業和陸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這種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工業的擴展,同時,隨著工業、商業、航海業和鐵路的擴展,資產階級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發展,增加自己的資本,把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一切階級都排擠到後面去。

   由此可見,現代資產階級本身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的產物,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一系列變革的產物。

   資產階級的這種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相應的政治上進展。它在封建主統治下是被壓迫的等級,在公社裡是武裝的和自治的團體,在一些地方組成獨立的城市共和國,在另一些地方組成君主國中的納稅的第三等級;後來,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它是等級制君主國或專制君主國中同貴族抗衡的勢力,而且是大君主國的主要基礎;最後,從大工業和世界市場建立的時候起,它在現代的代議制國家裡奪得了獨佔的政治統治。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僱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建議先讀共產黨宣言 再讀資本論一、二、三卷

因為很多人沒看過這基礎文章



馬克思 恩格斯

(1848年)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
  有哪一個反對黨不被它的當政的敵人罵為共產黨呢?又有哪一個反對黨不拿共產主義這個罪名去回敬更進步的反對黨人和自己的反動敵人呢?
  從這一事實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共產主義已經被歐洲的一切勢力公認為一種勢力;
  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並且拿黨自己的宣言來反駁關於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的時候了。

  為了這個目的,各國共產黨人集會於倫敦,擬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麥文公佈於世。

一、資產者和無產者

  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而每一次鬥爭的結局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鬥爭的各階級同歸於盡。
  在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我們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看到社會地位分成的多種多樣的層次。在古羅馬,有貴族、騎士、平民、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主、臣僕、行會師傅、幫工、農奴,而且幾乎在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階層。
  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並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鬥爭形式代替了舊的。

  但是,我們的時代,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從中世紀的農奴中產生了初期城市的城關市民;從這個市民等級中發展出最初的資產階級分子。
  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闢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
  以前那種封建的或行會的工業經營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隨著新市場的出現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場手工業代替了這種經營方式。行會師傅被工業的中間等級排擠掉了;各種行業組織之間的分工隨著各個作坊內部的分工的出現而消失了。
  但是,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於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現代大工業化替了工場手工業;工業中的百萬富翁,一支一支產業大軍的首領,現代資產者,代替了工業的中間等級。
  大工業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使商業、航海業和陸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這種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工業的擴展,同時,隨著工業、商業、航海業和鐵路的擴展,資產階級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發展,增加自己的資本,把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一切階級都排擠到後面去。
  由此可見,現代資產階級本身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的產物,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一系列變革的產物。
  資產階級的這種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相應的政治上進展。它在封建主統治下是被壓迫的等級,在公社裡是武裝的和自治的團體,在一些地方組成獨立的城市共和國,在另一些地方組成君主國中的納稅的第三等級;後來,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它是等級制君主國或專制君主國中同貴族抗衡的勢力,而且是大君主國的主要基礎;最後,從大工業和世界市場建立的時候起,它在現代的代議制國家裡奪得了獨佔的政治統治。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僱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資產階級揭示了,在中世紀深受反動派稱許的那種人力的野蠻使用,是以極端怠惰作為相應補充的。它第一個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它創造了完全不同於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蹟;它完成了完全不同於民族大遷徙和十字軍東征的遠征。
  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係,從而對全部社會關係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動地保持舊的生產方式,卻是過去的一切工業階級生存的首要條件。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況不停的動盪,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於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關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係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於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係。
  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繫。
  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使反動派大為惋惜的是,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並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排擠掉了,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國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極其遙遠的國家和地帶的產品來滿足的需要所代替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侷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
  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捲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於城市的統治。它創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昧狀態。正像它使農村從屬於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資產階級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它使人口密集起來,使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使財產聚集在少數人的手裡。由此必然產生的結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獨立的、幾乎只有同盟關係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關稅的各個地區,現在已經結合為一個擁有統一的政府、統一的法律、統一的民族階級利益和統一的關稅的統一的民族。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彷彿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裡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由此可見,資產階級賴以形成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是在封建社會裡造成的。在這些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封建社會的生產和交換在其中進行的關係,封建的農業和工場手工業組織,一句話,封建的所有制關係,就不再適應已經發展的生產力了。這種關係已經在阻礙生產而不是促進生產了。它變成了束縛生產的桎梏。它必須被炸燬,而且已經被炸燬了。
  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競爭以及與自由競爭相適應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資產階級的經濟統治和政治統治。
  現在,我們眼前又進行著類似的運動。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係,這個曾經彷彿用法術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幾十年來的工業和商業的歷史,只不過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係、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係的歷史。只要指出在週期性的重複中越來越危及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生存的商業危機就夠了。在商業危機期間,總是不僅有很大一部分製成的產品被毀滅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經造成的生產力被毀滅掉。在危機期間,發生一種在過去一切時代看來都好像是荒唐現象的社會瘟疫,即生產過剩的瘟疫。社會突然發現自己回到了一時的野蠻狀態;彷彿是一次饑荒、一場普遍的毀滅性戰爭,使社會失去了全部生活資料;彷彿是工業和商業全被毀滅了,——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社會上文明過度,生活資料太多,工業和商業太發達。社會所擁有的生產力已經不能再促進資產階級文明和資產階級所有制關係的發展;相反,生產力已經強大到這種關係所不能適應的地步,它已經受到這種關係的阻礙;而它一著手克服這種障礙,就使整個資產階級社會陷入混亂,就使資產階級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脅。資產階級的關係已經太狹窄了,再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資產階級用什麼辦法來克服這種危機呢?一方面不得不消滅大量生產力,另一方面奪取新的市場,更加徹底地利用舊的市場。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辦法呢?這不過是資產階級準備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的辦法,不過是使防止危機的手段越來越少的辦法。
  資產階級用來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對準資產階級自己了。
  但是,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於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

  隨著資產階級即資本的發展,無產階級即現代工人階級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發展;現代的工人只有當他們找到工作的時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當他們的勞動增殖資本的時候才能找到工作。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賣的工人,像其它任何貨物一樣,也是一種商品,所以他們同樣地受到競爭的一切變化、市場的一切波動的影響。
  由於機器的推廣和分工,無產者的勞動已經失去了任何獨立的性質,因而對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變成了機器的單純的附屬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極其簡單、極其單調和極容易學會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費用,幾乎只限於維持工人生活和延續工人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但是,商品的價格,從而勞動的價格,是同它的生產費用相等的。因此,勞動越使人感到厭惡,工資也就越減少。不僅如此,機器越推廣,分工越細緻,勞動量也就越增加,這或者是由於工作時間的延長,或者是由於在一定時間內所要求的勞動的增加,機器運轉的加速,等等。
  現代工業已經把家長式的師傅的小作坊變成了工業資本家的大工廠。擠在工廠裡的工人群眾就像士兵一樣被組織起來。他們是產業軍的普通士兵,受著各級軍士和軍官的層層監視。他們不僅是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的奴隸,並且每日每時都受機器、受監工、首先是受各個經營工廠的資產者本人的奴役。這種專制制度越是公開地把營利宣佈為自己的最終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惡。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氣力越少,換句話說,現代工業越發達,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擠。對工人階級來說,性別和年齡的差別再沒有什麼社會意義了。他們都只是勞動工具,不過因為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費用罷了。
  當廠主對工人的剝削告一段落,工人領到了用現錢支付的工資的時候,馬上就有資產階級中的另一部分人——房東、小店主、當鋪老闆等等向他們撲來。
  以前的中間等級的下層,即小工業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業者和農民——所有這些階級都降落到無產階級的隊伍裡來了,有的是因為他們的小資本不足以經營大工業,經不起較大資本家的競爭;有的是因為他們的手藝已經被新的生產方法弄得不值錢了。無產階級的隊伍就是這樣從居民的所有階級中得到補充的。
  無產階級經歷了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是和它的存在同時開始的。
  最初是單個的工人,然後是某一工廠的工人,然後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勞動部門的工人,同直接剝削他們的單個資產者作鬥爭。他們不僅僅攻擊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而且攻擊生產工具本身;他們毀壞那些來競爭的外國商品,搗毀機器,燒燬工廠,力圖恢復已經失去的中世紀工人的地位。
  在這個階段上,工人們還是分散在全國各地並為競爭所分裂的群眾。工人的大規模集結,還不是他們自己聯合的結果,而是資產階級聯合的結果,當時資產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須而且暫時還能夠把整個無產階級發動起來。因此,在這個階段上,無產者不是同自己的敵人作鬥爭,而是同自己的敵人的敵人作鬥爭,即同專制君主制的殘餘、地主、非工業資產階級和小資產者作鬥爭。因此,整個歷史運動都集中在資產階級手裡;在這種條件下取得的每一個勝利都是資產階級的勝利。
   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無產階級不僅人數增加了,而且它結合成更大的集體,它的力量日益增長,它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機器使勞動的差別越來越小,使工資幾乎到處都降到同樣低的水平,因而無產階級內部的利益和生活狀況也越來越趨於一致。資產者彼此間日益加劇的競爭以及由此引起的商業危機,使工人的工資越來越不穩定;機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繼續不斷的改良,使工人的整個生活地位越來越沒有保障;單個工人和單個資產者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具有兩個階級的衝突的性質。工人開始成立反對資產者的同盟;他們聯合起來保衛自己的工資。他們甚至建立了經常性的團體,以便為可能發生的反抗準備食品。有些地方,鬥爭爆發為起義。
 工人有時也得到勝利,但這種勝利只是暫時的。他們鬥爭的真正成果並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越來越擴大的聯合。這種聯合由於大工業所造成的日益發達的交通工具而得到發展,這種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聯繫起來。只要有了這種聯繫,就能把許多性質相同的地方性的鬥爭匯合成全國性的鬥爭,匯合成階級鬥爭。而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中世紀的市民靠鄉間小道需要幾百年才能達到的聯合,現代的無產者利用鐵路只要幾年就可以達到了。

  無產者組織成為階級,從而組織成為政黨這件事,不斷地由於工人的自相競爭而受到破壞。但是,這種組織總是重新產生,並且一次比一次更強大,更堅固,更有力。它利用資產階級內部的分裂,迫使他們用法律形式承認工人的個別利益。英國的十小時工作日法案就是一個例子。
  舊社會內部的所有衝突在許多方面都促進了無產階級的發展。資產階級處於不斷的鬥爭中:最初反對貴族:後來反對同工業進步有利害衝突的那部分資產階級;經常反對一切外國的資產階級。在這一切鬥爭中,資產階級都不得不向無產階級呼籲,要求無產階級援助,這樣就把無產階級捲進了政治運動。於是,資產階級自己就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對自身的武器給予了無產階級。
  其次,我們已經看到,工業的進步把統治階級的整批成員拋到無產階級隊伍裡去,或者至少也使他們的生活條件受到威脅。他們也給無產階級帶來了大量的教育因素。
  最後,在階級鬥爭接近決戰的時期,統治階級內部的、整個舊社會內部的瓦解過程,就達到非常強烈、非常尖銳的程度,甚至使得統治階級中的一小部分人脫離統治階級而歸附於革命的階級,即掌握著未來的階級。所以,正像過去貴族中有一部分人轉到資產階級方面一樣,現在資產階級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別是已經提高到從理論上認識整個歷史運動這一水平的一部分資產階級思想家,轉到無產階級方面來了。
  在當前同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只有無產階級是真正革命的階級。其餘的階級都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而日趨沒落和滅亡,無產階級卻是大工業本身的產物。
  中間等級,即小工業家、小商人、手工業者、農民,他們同資產階級作鬥爭,都是為了維護他們這種中間等級的生存,以免於滅亡。所以,他們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僅如此,他們甚至是反動的,因為他們力圖使歷史的車輪倒轉。如果說他們是革命的,那是鑑於他們行將轉入無產階級的隊伍,這樣,他們就不是維護他們目前的利益,而是維護他們將來的利益,他們就離開自己原來的立場,而站到無產階級的立場上來。
  流氓無產階級是舊社會最下層中消極的腐化的部分,他們在一些地方也被無產階級革命捲到運動裡來,但是,由於他們的整個生活狀況,他們更甘心於被人收買,去幹反動的勾當。
  在無產階級的生活條件中,舊社會的生活條件已經被消滅了。無產者是沒有財產的;他們和妻子兒女的關係同資產階級的家庭關係再沒有任何共同之處了;現代的工業勞動,現代的資本壓迫,無論在英國或法國,無論在美國或德國,都是一樣的,都使無產者失去了任何民族性。法律、道德、宗教,在他們看來全都是資產階級偏見,隱藏在這些偏見後面的全都是資產階級利益。
  過去一切階級在爭得統治之後,總是使整個社會服從於它們發財致富的條件,企圖以此來鞏固它們已經獲得的生活地位。無產者只有廢除自己的現存的佔有方式,從而廢除全部現存的佔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無產者沒有什麼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
  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燬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
  如果不就內容而就形式來說,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首先是一國範圍內的鬥爭。每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當然首先應該打倒本國的資產階級。
  在敘述無產階級發展的最一般的階段的時候,我們循序探討了現存社會內部或多或少隱蔽著的國內戰爭,直到這個戰爭爆發為公開的革命,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我們已經看到,至今的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對立之上的。但是,為了有可能壓迫一個階級,就必須保證這個階級至少有能夠勉強維持它的奴隸般的生存的條件。農奴曾經在農奴制度下掙扎到公社社員的地位,小資產者曾經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束縛下掙扎到資產者的地位。現代的工人卻相反,他們並不是隨著工業的進步而上升,而是越來越降到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以下。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得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於社會了。資產階級不能統治下去了,因為它甚至不能保證自己的奴隸維持奴隸的生活,因為它不得不讓自己的奴隸落到不能養活它反而要它來養活的地步。社會再不能在它統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說,它的存在不再同社會兼容了。
  資產階級生存和統治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裡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殖;資本的條件是僱傭勞動。僱傭勞動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競爭之上的。資產階級無意中造成而又無力抵抗的工業進步,使工人通過結社而達到的革命聯合代替了他們由於競爭而造成的分散狀態。於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佔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二、無產者和共產黨人

  共產黨人同全體無產者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共產黨人不是同其它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
  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
  共產黨人同其它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國無產者的鬥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
  因此,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的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於他們瞭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
  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它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的: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
  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
  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在的階級鬥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係的一般表述。廢除先前存在的所有制關係,並不是共產主義所獨具的特徵。
  一切所有制關係都經歷了經常的歷史更替、經常的歷史變更。
  例如,法國革命廢除了封建的所有制,代之以資產階級的所有制。
  共產主義的特徵並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

  但是,現代的資產階級私有制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面的產品生產和佔有的最後而又最完備的表現。
  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
  有人責備我們共產黨人,說我們要消滅個人掙得的、自己勞動得來的財產,要消滅構成個人的一切自由、活動和獨立的基礎的財產。

  好一個勞動得來的、自己掙得的、自己賺來的財產!你們說的是資產階級所有制以前的那種小資產階級的、小農的財產嗎?那種財產用不著我們去消滅,工業的發展已經把它消滅了,而且每天都在消滅它。
  或者,你們說的是現代的資產階級的私有財產吧?
  但是,難道僱傭勞動,無產者的勞動,會給無產者創造出財產來嗎?沒有的事。這種勞動所創造的是資本,即剝削僱傭勞動的財產,只有在不斷產生出新的僱傭勞動來重新加以剝削的條件下才能增加起來的財產。現今的這種財產是在資本和僱傭勞動的對立中運動的。讓我們來看看這種對立的兩個方面吧。
  做一個資本家,這就是說,他在生產中不僅佔有一種純粹個人的地位,而且佔有一種社會的地位。資本是集體的產物,它只有通過社會許多成員的共同活動,而且歸根到底只有通過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活動,才能運動起來。
  因此,資本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
  因此,把資本變為公共的、屬於社會全體成員的財產,這並不是把個人財產變為社會財產。這時所改變的只是財產的社會性質。它將失掉它的階級性質。
  現在,我們來看看僱傭勞動。
  僱傭勞動的平均價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資,即工人為維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數額。因此,僱傭工人靠自己的勞動所佔有的東西,只夠勉強維持他的生命的再生產。我們決不打算消滅這種供直接生命再生產用的勞動產品的個人佔有,這種佔有並不會留下任何剩餘的東西使人們有可能支配別人的勞動。我們要消滅的只是這種佔有的可憐的性質,在這種佔有下,工人僅僅為增殖資本而活著,只有在統治階級的利益需要他活著的時候才能活著。

  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活的勞動只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
  因此,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是過去支配現在,在共產主義社會裡是現在支配過去。在資產階級社會裡,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個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
  而資產階級卻把消滅這種關係說成是消滅個性和自由!說對了。的確,正是要消滅資產者的個性、獨立性和自由。
  在現今的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範圍內,所謂自由就是自由貿易,自由買賣。
  但是,買賣一消失,自由買賣也就會消失。關於自由買賣的言論,也像我們的資產階級的其它一切關於自由的大話一樣,僅僅對於不自由的買賣來說,對於中世紀被奴役的市民來說,才是有意義的,而對於共產主義要消滅買賣、消滅資產階級生產關係和資產階級本身這一點來說,卻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要消滅私有制,你們就驚慌起來。但是,在你們的現存社會裡,私有財產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說已經被消滅了;這種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私有財產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說已經不存在。可見,你們責備我們,是說我們要消滅那種以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沒有財產為必要條件的所有制。
  總而言之,你們責備我們,是說我們要消滅你們的那種所有制。的確,我們是要這樣做的。
  從勞動不再能變為資本、貨幣、地租,一句話,不再能變為可以壟斷的社會力量的時候起,就是說,從個人財產不再能變為資產階級財產的時候起,你們說,個性就被消滅了。
  由此可見,你們是承認,你們所理解的個性,不外是資產者、資產階級私有者。這樣的個性確實應當被消滅。
  共產主義並不剝奪任何人佔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佔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

  有人反駁說,私有制一消滅,一切活動就會停止,懶惰之風就會興起。
  這樣說來,資產階級社會早就應該因懶惰而滅亡了,因為在這個社會裡是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所有這些顧慮,都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個同義反覆:一旦沒有資本,也就不再有僱傭勞動了。
  所有這些對共產主義的物質產品的佔有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責備, 也被擴及到精神產品的佔有和生產方面。正如階級的所有制的終止在資產者看來是生產本身的終止一樣,階級的教育的終止在他們看來就等於一切教育的終止。
  資產者唯恐失去的那種教育,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把人訓練成機器。
  但是,你們既然用你們資產階級關於自由、教育、法等等的觀念來衡量廢除資產階級所有制的主張,那就請你們不要同我們爭論了。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和所有制關係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
  你們的利己觀念使你們把自己的生產關係和所有制關係從歷史的、在生產過程中是暫時的關係變成永恆的自然規律和理性規律,這種利己觀念是你們和一切滅亡了的統治階級所共有的。談到古代所有制的時候你們所能理解的,談到封建所有制的時候你們所能理解的,一談到資產階級所有制你們就再也不能理解了。
  消滅家庭!連極端的激進派也對共產黨人的這種可恥的意圖表示憤慨。
  現代的、資產階級的家庭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呢?是建立在資本上面,建立在私人發財上面的。這種家庭只是在資產階級那裡才以充分發展的形式存在著,而無產者的被迫獨居和公開的賣淫則是它的補充。
  資產者的家庭自然會隨著它的這種補充的消失而消失,兩者都要隨著資本的消失而消失。
  你們是責備我們要消滅父母對子女的剝削嗎?我們承認這種罪狀。
  但是,你們說,我們用社會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就是要消滅人們最親密的關係。

  而你們的教育不也是由社會決定的嗎?不也是由你們進行教育的那種社會關係決定的嗎?不也是由社會通過學校等等進行的直接的或間接的干涉決定的嗎?共產黨人並沒有發明社會對教育的影響;他們僅僅是要改變這種影響的性質,要使教育擺脫統治階級的影響。
  無產者的一切家庭聯繫越是由於大工業的發展而被破壞,他們的子女越是由於這種發展而被變成單純的商品和勞動工具,資產階級關於家庭和教育、關於父母和子女的親密關係的空話就越是令人作嘔。
  但是,你們共產黨人是要實行公妻制的啊,——整個資產階級異口同聲地向我們這樣叫喊。
  資產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單純的生產工具的。他們聽說生產工具將要公共使用,自然就不能不想到婦女也會遭到同樣的命運。
  他們想也沒有想到,問題正在於使婦女不再處於單純生產工具的地位。
  其實,我們的資產者裝得道貌岸然,對所謂的共產黨人的正式公妻製表示驚訝,那是再可笑不過了。公妻制無需共產黨人來實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
  我們的資產者不以他們的無產者的妻子和女兒受他們支配為滿足,正式的賣淫更不必說了,他們還以互相誘姦妻子為最大的享樂。
  資產階級的婚姻實際上是公妻制。人們至多只能責備共產黨人,說他們想用正式的、公開的公妻制來代替偽善地掩蔽著的公妻制。其實,不言而喻,隨著現在的生產關係的消滅,從這種關係中產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賣淫,也就消失了。
  還有人責備共產黨人,說他們要取消祖國,取消民族。

  工人沒有祖國。決不能剝奪他們所沒有的東西。因為無產階級首先必須取得政治統治,上升為民族的階級,把自身組織成為民族,所以它本身還是民族的,雖然完全不是資產階級所理解的那種意思。
  隨著資產階級的發展,隨著貿易自由的實現和世界市場的建立,隨著工業生產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條件的趨於一致,各國人民之間的民族隔絕和對立日益消失。
  無產階級的統治將使它們更快地消失。聯合的行動,至少是各文明國家的聯合的行動,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
  人對人的剝削一消滅,民族對民族的剝削就會隨之消滅。
  民族內部的階級對立一消失,民族之間的敵對關係就會隨之消失。
  從宗教的、哲學的和一般意識形態的觀點對共產主義提出的種種責難,都不值得詳細討論了。
  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名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係、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這難道需要經過深思才能瞭解嗎?

  思想的歷史除了證明精神生產隨著物質生產的改造而改造,還證明了什麼呢?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始終都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
  當人們談到使整個社會革命化的思想時,他們只是表明了一個事實:在舊社會內部已經形成了新社會的因素,舊思想的瓦解是同舊生活條件的瓦解步調一致的。
  當古代世界走向滅亡的時候,古代的各種宗教就被基督教戰勝了。當基督教思想在18世紀被啟蒙思想擊敗的時候,封建社會正在同當時革命的資產階級進行殊死的鬥爭。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過表明自由競爭在信仰的領域裡佔統治地位罷了。
  「但是」,有人會說,「宗教的、道德的、哲學的、政治的、法的觀念等等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固然是不斷改變的,而宗教、道德、哲學、政治和法在這種變化中卻始終保存著。
  此外,還存在著一切社會狀態所共有的永恆的真理,如自由、正義等等。但是共產主義要廢除永恆真理,它要廢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產主義是同至今的全部歷史發展進程相矛盾的。」
  這種責難歸結為什麼呢?至今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而這種對立在各個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形式。
  但是,不管階級對立具有什麼樣的形式,社會上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剝削卻是過去各個世紀所共有的事實。因此,毫不奇怪,各個世紀的社會意識,儘管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總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運動的,這些形式,這些意識形式,只有當階級對立完全消失的時候才會完全消失。
  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不過,我們還是把資產階級對共產主義的種種責難撇開吧。
  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
  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且儘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
  要做到這一點,當然首先必須對所有權和資產階級生產關係實行強制性的干涉,也就是採取這樣一些措施,這些措施在經濟上似乎是不夠充分的和沒有力量的,但是在運動進程中它們會越出本身,而且作為變革全部生產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措施在不同的國家裡當然會是不同的。
  但是,最先進的國家幾乎都可以採取下面的措施:
  1.剝奪地產,把地租用於國家支出。
  2.徵收高額累進稅。
  3.廢除繼承權。
  4.沒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亂分子的財產。
  5.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裡。
  6.把全部運輸業集中在國家手裡。
  7.按照總的計畫增加國營工廠和生產工具,開墾荒地和改良土壤。
  8.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成立產業軍,特別是在農業方面。
  9.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對立逐步消滅。
  10.對所有兒童實行公共的和免費的教育。取消現在這種形式的兒童的工廠勞動。把教育同物質生產結合起來,等等。

  當階級差別在發展進程中已經消失而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裡的時候,公共權力就失去政治性質。原來意義上的政治權力,是一個階級用以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有組織的暴力。如果說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中一定要聯合為階級,如果說它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並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係,那麼它在消滅這種生產關係的同時,也就消滅了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從而消滅了它自己這個階級的統治。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三、社會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文獻

1.反動的社會主義

(甲)封建的社會主義


  法國和英國的貴族,按照他們的歷史地位所負的使命,就是寫一些抨擊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作品。在法國的1830年七月革命和英國的改革運動中,他們再一次被可恨的暴發戶打敗了。從此就再談不上嚴重的政治鬥爭了。他們還能進行的只是文字鬥爭。但是,即使在文字方面也不可能重彈復辟時期的老調了。為了激起同情,貴族們不得不裝模做樣,似乎他們已經不關心自身的利益,只是為了被剝削的工人階級的利益才去寫對資產階級的控訴書。他們用來洩憤的手段是:唱唱詛咒他們的新統治者的歌,並向他嘰嘰咕咕地說一些或多或少凶險的預言。
  這樣就產生了封建的社會主義,半是輓歌,半是謗文;半是過去的回音,半是未來的恫嚇;它有時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評論刺中資產階級的心,但是它由於完全不能理解現代歷史的進程而總是令人感到可笑。
  為了拉攏人民,貴族們把無產階級的乞食袋當做旗幟來揮舞。但是,每當人民跟著他們走的時候,都發現他們的臀部帶有舊的封建紋章,於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一部分法國正統派和「青年英國」,都演過這齣戲。
  封建主說,他們的剝削方式和資產階級的剝削不同,那他們只是忘記了,他們是在完全不同的、目前已經過時的情況和條件下進行剝削的。他們說,在他們的統治下並沒有出現過現代的無產階級,那他們只是忘記了,現代的資產階級正是他們的社會制度的必然產物。
  不過,他們毫不掩飾自己的批評的反動性質,他們控告資產階級的主要罪狀正是在於:在資產階級的統治下有一個將把整個舊社會制度炸燬的階級發展起來。
  他們責備資產階級,與其說是因為它產生了無產階級,不如說是因為它產生了革命的無產階級。
  因此,在政治實踐中,他們參與對工人階級採取的一切暴力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違背自己的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詞,屈尊拾取金蘋果,不顧信義、仁愛和名譽去做羊毛、甜菜和燒酒的買賣。
  正如僧侶總是同封建主攜手同行一樣,僧侶的社會主義也總是同封建的社會主義攜手同行的。
  要給基督教禁慾主義塗上一層社會主義的色彩,是再容易不過了。基督教不是也激烈反對私有制,反對婚姻,反對國家嗎?它不是提倡用行善和求乞、獨身和禁慾、修道和禮拜來代替這一切嗎?基督教的社會主義,只不過是僧侶用來使貴族的怨憤神聖化的聖水罷了。

(乙)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封建貴族並不是被資產階級所推翻的、其生活條件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裡日益惡化和消失的唯一階級。中世紀的城關市民等級和小農等級是現代資產階級的前身。在工商業不很發達的國家裡,這個階級還在新興的資產階級身旁勉強生存著。
  在現代文明已經發展的國家裡,形成了一個新的小資產階級,它搖擺於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並且作為資產階級社會的補充部分不斷地重新組成。但是,這一階級的成員經常被競爭拋到無產階級隊伍裡去,而且,隨著大工業的發展,他們甚至覺察到,他們很快就會完全失去他們作為現代社會中一個獨立部分的地位,在商業、工業和農業中很快就會被監工和僱員所代替。
  在農民階級遠遠超過人口半數的國家,例如在法國,那些站在無產階級方面反對資產階級的著作家,自然是用小資產階級和小農的尺度去批判資產階級制度的,是從小資產階級的立場出發替工人說話的。這樣就形成了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西斯蒙第不僅對法國而且對英國來說都是這類著作家的首領。
  這種社會主義非常透徹地分析了現代生產關係中的矛盾。它揭穿了經濟學家的虛偽的粉飾。它確鑿地證明了機器和分工的破壞作用、資本和地產的積聚、生產過剩、危機、小資產者和小農的必然沒落、無產階級的貧困、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財富分配的極不平均、各民族之間的毀滅性的工業戰爭,以及舊風尚、舊家庭關係和舊民族性的解體。
  但是,這種社會主義按其實際內容來說,或者是企圖恢復舊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從而恢復舊的所有制關係和舊的社會,或者是企圖重新把現代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硬塞到已被它們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舊的所有制關係的框子裡去。它在這兩種場合都是反動的,同時又是空想的。
  工業中的行會制度,農業中的宗法經濟,——這就是它的最後結論。
  這一思潮在它以後的發展中變成了一種怯懦的悲嘆。

(丙)德國的或「真正的」社會主義

  法國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獻是在居於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的壓迫下產生的,並且是同這種統治作鬥爭的文字表現,這種文獻被搬到德國的時候,那裡的資產階級才剛剛開始進行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鬥爭。
  德國的哲學家、半哲學家和美文學家,貪婪地抓住了這種文獻,不過他們忘記了:在這種著作從法國搬到德國的時候,法國的生活條件卻沒有同時搬過去。在德國的條件下,法國的文獻完全失去了直接實踐的意義,而只具有純粹文獻的形式。它必然表現為關於真正的社會、關於實現人的本質的無謂思辨。這樣,第一次法國革命的要求,在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看來,不過是一般「實踐理性」的要求,而革命的法國資產階級的意志的表現,在他們心目中就是純粹意志、本來的意志、真正人的意志的規律。
  德國著作家的唯一工作,就是把新的法國的思想同他們的舊的哲學信仰調和起來,或者毋寧說,就是從他們的哲學觀點出發去掌握法國的思想。
  這種掌握,就像掌握外國語一樣,是通過翻譯的。
  大家知道,僧侶們曾經在古代異教經典的手抄本上面寫上荒誕的天主教聖徒傳。德國著作家對世俗的法國文獻採取相反的作法。他們在法國的原著下面寫上自己的哲學胡說。例如,他們在法國人對貨幣關係的批判下面寫上「人的本質的外化」,在法國人對資產階級國家的批判下面寫上所謂「抽象普遍物的統治的揚棄」,等等。
  這種在法國人的論述下面塞進自己哲學詞句的作法,他們稱之為「行動的哲學」、「真正的社會主義」、「德國的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論證」,等等。
  法國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獻就這樣被完全閹割了。既然這種文獻在德國人手裡已不再表現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鬥爭,於是德國人就認為:他們克服了「法國人的片面性」,他們不代表真實的要求,而代表真理的要求,不代表無產者的利益,而代表人的本質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這種人不屬於任何階級,根本不存在於現實界,而只存在於雲霧瀰漫的哲學幻想的太空。
  這種曾經鄭重其事地看待自己那一套拙劣的小學生作業並且大言不慚地加以吹噓的德國社會主義,現在漸漸失去了它的自炫博學的天真。
  德國的特別是普魯士的資產階級反對封建主和專制王朝的鬥爭,一句話,自由主義運動,越來越嚴重了。
  於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就得到了一個好機會,把社會主義的要求同政治運動對立起來,用詛咒異端邪說的傳統辦法詛咒自由主義,詛咒代議制國家,詛咒資產階級的競爭、資產階級的新聞出版自由、資產階級的法、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並且向人民群眾大肆宣揚,說什麼在這個資產階級運動中,人民群眾非但一無所得,反而會失去一切。德國的社會主義恰好忘記了,法國的批判(德國的社會主義是這種批判的可憐的回聲)是以現代的資產階級社會以及相應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相當的政治制度為前提的,而這一切前提當時在德國正是尚待爭取的。
  這種社會主義成了德意志各邦專制政府及其隨從——僧侶、教員、容克和官僚求之不得的、嚇唬來勢洶洶的資產階級的稻草人。
  這種社會主義是這些政府用來鎮壓德國工人起義的毒辣的皮鞭和槍彈的甜蜜的補充。
  既然「真正的」社會主義就這樣成了這些政府對付德國資產階級的武器,那麼它也就直接代表了一種反動的利益,即德國小市民的利益。在德國,16世紀遺留下來的、從那時起經常以不同形式重新出現的小資產階級,是現存制度的真實的社會基礎。
  保存這個小資產階級,就是保存德國的現存制度。這個階級膽顫心驚地從資產階級的工業統治和政治統治那裡等候著無可倖免的滅亡,這一方面是由於資本的積聚,另一方面是由於革命無產階級的興起。在它看來,「真正的」社會主義能起一箭雙鵰的作用。「真正的」社會主義象瘟疫一樣流行起來了。
  德國的社會主義者給自己的那幾條乾癟的「永恆真理」披上一件用思辨的蛛絲織成的、繡滿華麗辭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這件光彩奪目的外衣只是使他們的貨物在這些顧客中間增加銷路罷了。
  同時,德國的社會主義也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就是充當這種小市民的誇誇其談的代言人。
  它宣佈德意志民族是模範的民族,德國小市民是模範的人。它給這些小市民的每一種醜行都加上奧秘的、高尚的、社會主義的意義,使之變成完全相反的東西。它發展到最後,就直接反對共產主義的「野蠻破壞的」傾向,並且宣佈自己是不偏不倚的超乎任何階級鬥爭之上的。現今在德國流行的一切所謂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著作,除了極少數的例外,都屬於這一類卑鄙齷齪的、令人委靡的文獻。

2.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資產階級中的一部分人想要消除社會的弊病,以便保障資產階級社會的生存。
  這一部分人包括:經濟學家、博愛主義者、人道主義者、勞動階級狀況改善派、慈善事業組織者、動物保護協會會員、戒酒協會發起人以及形形式色色的小改良家。這種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甚至被製成一些完整的體系。
  我們可以舉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作為例子。
  社會主義的資產者願意要現代社會的生存條件,但是不要由這些條件必然產生的鬥爭和危險。他們願意要現存的社會,但是不要那些使這個社會革命化和瓦解的因素。他們願意要資產階級,但是不要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看來,它所統治的世界自然是最美好的世界。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把這種安慰人心的觀念製成半套或整套的體系。它要求無產階級實現它的體系,走進新的耶路撒冷,其實它不過是要求無產階級停留在現今的社會裡,但是要拋棄他們關於這個社會的可惡的觀念。
  這種社會主義的另一種不夠系統、但是比較實際的形式,力圖使工人階級厭棄一切革命運動,硬說能給工人階級帶來好處的並不是這樣或那樣的政治改革,而僅僅是物質生活條件即經濟關係的改變。但是,這種社會主義所理解的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絕對不是只有通過革命的途徑才能實現的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消滅,而是一些行政上的改良,這些改良是在這種生產關係的基礎上實行的,因而絲毫不會改變資本和僱傭勞動的關係,至多只能減少資產階級的統治費用和簡化它的財政管理。
  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只有在它變成純粹的演說辭令的時候,才獲得自己的適當的表現。
  自由貿易!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保護關稅!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單身牢房!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這才是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唯一認真說出的最後的話。
  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就是這樣一個論斷:資產者之為資產者,是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

3.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在這裡,我們不談在現代一切大革命中表達過無產階級要求的文獻(巴貝夫等人的著作)。
  無產階級在普遍激動的時代、在推翻封建社會的時期直接實現自己階級利益的最初嘗試,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敗,這是由於當時無產階級本身還不夠發展,由於無產階級解放的物質條件還沒有具備,這些條件只是資產階級時代的產物。隨著這些早期的無產階級運動而出現的革命文獻,就其內容來說必然是反動的。這種文獻倡導普遍的禁慾主義和粗陋的平均主義。
  本來意義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體系,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人的體系,是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還不發展的最初時期出現的。關於這個時期,我們在前面已經敘述過了(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誠然,這些體系的發明家看到了階級的對立,以及佔統治地位的社會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們看不到無產階級方面的任何歷史主動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運動。
  由於階級對立的發展是同工業的發展步調一致的,所以這些發明家也不可能看到無產階級解放的物質條件,於是他們就去探求某種社會科學、社會規律,以便創造這些條件。
  社會的活動要由他們個人的發明活動來代替,解放的歷史條件要由幻想的條件來代替,無產階級的逐步組織成為階級要由他們特意設計出來的社會組織來代替。在他們看來,今後的世界歷史不過是宣傳和實施他們的社會計畫。
  誠然,他們也意識到,他們的計畫主要是代表工人階級這一受苦最深的階級的利益。在他們的心目中,無產階級只是一個受苦最深的階級。
  但是,由於階級鬥爭不發展,由於他們本身的生活狀況,他們就以為自己是高高超乎這種階級對立之上的。他們要改善社會一切成員的生活狀況,甚至生活最優裕的成員也包括在內。因此,他們總是不加區別地向整個社會呼籲,而且主要是向統治階級呼籲。他們以為,人們只要理解他們的體系,就會承認這種體系是最美好的社會的最美好的計畫。
  因此,他們拒絕一切政治行動,特別是一切革命行動;他們想通過和平的途徑達到自己的目的,並且企圖通過一些小型的、當然不會成功的試驗,通過示範的力量來為新的社會福音開闢道路。
  這種對未來社會的幻想的描繪,是在無產階級還很不發展、因而對本身的地位的認識還基於幻想的時候,同無產階級對社會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適應的。
  但是,這些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這些著作抨擊現存社會的全部基礎。因此,它們提供了啟發工人覺悟的極為寶貴的材料。它們關於未來社會的積極的主張,例如消滅城鄉對立,消滅家庭,消滅私人營利,消滅僱傭勞動,提倡社會和諧,把國家變成純粹的生產管理機構,——所有這些主張都只是表明要消滅階級對立,而這種階級對立在當時剛剛開始發展,它們所知道的只是這種對立的早期的、不明顯的、不確定的形式。因此,這些主張本身還帶有純粹空想的性質。
  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意義,是同歷史的發展成反比的。階級鬥爭越發展和越具有確定的形式,這種超乎階級鬥爭的幻想,這種反對階級鬥爭的幻想,就越失去任何實踐意義和任何理論根據。所以,雖然這些體系的創始人在許多方面是革命的,但是他們的信徒總是組成一些反動的宗派。這些信徒無視無產階級的歷史進展,還是死守著老師們的舊觀點。因此,他們一貫企圖削弱階級鬥爭,調和對立。他們還總是夢想用試驗的辦法來實現自己的社會空想,創辦單個的法倫斯泰爾,建立國內移民區,創立小伊加利亞,即袖珍版的新耶路撒冷,——而為了建造這一切空中樓閣,他們就不得不呼籲資產階級發善心和慷慨解囊。他們逐漸地墮落到上述反動的或保守的社會主義者的一夥中去了,所不同的只是他們更加系統地賣弄學問,狂熱地迷信自己那一套社會科學的奇功異效。
  因此,他們激烈地反對工人的一切政治運動,認為這種運動只是由於盲目地不相信新福音才發生的。
  在英國,有歐文主義者反對憲章派,在法國,有傅立葉主義者反對改革派。

四、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

  看過第二章之後,就可以瞭解共產黨人同已經形成的工人政黨的關係,因而也就可以瞭解他們同英國憲章派和北美土地改革派的關係。
  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鬥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在法國,共產黨人同社會主義民主黨聯合起來反對保守的和激進的資產階級,但是並不因此放棄對那些從革命的傳統中承襲下來的空談和幻想採取批判態度的權利。
  在瑞士,共產黨人支持激進派,但是並不忽略這個政黨是由互相矛盾的分子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法國式的民主社會主義者,一部分是激進的資產者。
  在波蘭人中間,共產黨人支持那個把土地革命當做民族解放的條件的政黨,即發動過1846年克拉科夫起義的政黨。
  在德國,只要資產階級採取革命的行動,共產黨就同它一起去反對專制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動性。
  但是,共產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儘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對的對立,以便德國工人能夠立刻利用資產階級統治所必然帶來的社會的和政治的條件作為反對資產階級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國的反動階級之後立即開始反對資產階級本身的鬥爭。
  共產黨人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德國,因為德國正處在資產階級革命的前夜,因為同17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法國相比,德國將在整個歐洲文明更進步的條件下,擁有發展得多的無產階級去實現這個變革,因而德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只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直接序幕。
  總之,共產黨人到處都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
  在所有這些運動中,他們都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是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的發展程度怎樣。
  最後,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的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佈: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提利昂‧蘭尼斯特 wrote:
廢話一大堆
心態和版上的空空大師們沒兩樣
說穿了,沒房
如果你手上有兩間房
在來屁上面那一大段
我覺得公信力會增加許多


如果有房地產的就是小資產階級

一切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都是對統治階級有利的

至今一切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階級鬥爭史

大眾一面倒的支持資本主義就代表大眾的觀點正確?不過是心理學的崇眾效應而已

那麼二次大戰時希特勒一面倒的當選 屠殺猶太人也是大眾的正確?

應該以邏輯和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以科學方法的獨立思考真相 , 一切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都是對統治階級有利的意識形態

在封建社會和傳統農業君主制國家反資本主義就是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慈禧太后就反對鐵路和火車,歐洲封建貴族就反對資本主義,資本家當時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說是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族(法律、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一切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都是對統治階級有利的思想

而這種思想一次次的被生產力的發展所改造

況且你也沒讀過馬克思主義沒有資格批判,批判的前提是理解別人邏輯說什麼


引述共產黨宣言-----------

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而每一次鬥爭的結局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鬥爭的各階級同歸於盡。

在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我們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看到社會地位分成的多種多樣的層次。在古羅馬,有貴族、騎士、平民、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主、臣僕、行會師傅、幫工、農奴,而且幾乎在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階層。

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並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鬥爭形式代替了舊的。

   但是,我們的時代,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從中世紀的農奴中產生了初期城市的城關市民;從這個市民等級中發展出最初的資產階級分子。

   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闢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

   以前那種封建的或行會的工業經營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隨著新市場的出現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場手工業代替了這種經營方式。行會師傅被工業的中間等級排擠掉了;各種行業組織之間的分工隨著各個作坊內部的分工的出現而消失了。

   但是,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於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現代大工業化替了工場手工業;工業中的百萬富翁,一支一支產業大軍的首領,現代資產者,代替了工業的中間等級。

   大工業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使商業、航海業和陸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這種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工業的擴展,同時,隨著工業、商業、航海業和鐵路的擴展,資產階級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發展,增加自己的資本,把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一切階級都排擠到後面去。

   由此可見,現代資產階級本身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的產物,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一系列變革的產物。

   資產階級的這種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相應的政治上進展。它在封建主統治下是被壓迫的等級,在公社裡是武裝的和自治的團體,在一些地方組成獨立的城市共和國,在另一些地方組成君主國中的納稅的第三等級;後來,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它是等級制君主國或專制君主國中同貴族抗衡的勢力,而且是大君主國的主要基礎;最後,從大工業和世界市場建立的時候起,它在現代的代議制國家裡奪得了獨佔的政治統治。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僱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支持第25週的法國黃背心運動

前幾天發生的事情 在5月初



二二八: 台灣的二月革命

Print

楊進
28 February 2019



談到二二八事件,一般聯想到的是中國資產階級獨裁者蔣介石以及其國民黨政權於1947年在台灣進行的血腥屠殺。上千名民眾在連日的政府鎮壓下喪生,而此事件也成為了一大部分台灣社會至今訴求獨立自決的重要分水嶺。

如今,國民黨仍然驕橫地指責任何對二二八的討論會「分裂社會「,而民進黨則僅僅把二二八的重要性侷限在一個受害者的角度,並利用」悲情台灣「這種煽情言論來取得選票。但是,藍綠兩營都避談它所具有的巨大革命潛力。在2月28日起義爆發後,一連串的自發性罷工罷市,大規模群眾示威,以及工廠和政府部門佔領行動接踵而至。這些革命性的運動也迫使蔣介石發動了他在二戰後的第一起反革命。

在二二八起義被鎮壓後,台灣的勞動階級和農民也被迫活在長達38餘年的戒嚴統治之下。任何有左派嫌疑或是關聯者,甚至任何的異議人士,都受到迫害。左翼的政治運動也在一段時期幾乎完全消失。儘管如此,台灣的工人階級,就像他們在全世界各地的兄弟姐妹一樣,終究會站起來對抗資本主義體制來捍衛自己的利益。從80年代末期的自主工會運動,到90年代的野百合學運,都是不畏懼國民黨威權體制而發起的抗爭。2014年巨大的太陽花學運,以及近年來對抗民進黨政府修惡的工人抗爭行動達到了前所未見的規模。

這些事件表示台灣的工人階級正在為對抗資本主義做準備。馬克思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們也應該到位參與,提供必須的分析和領導來幫助勞動階級取得勝利。這些分析一大部分必須參考世界各地過去經驗以及台灣階級鬥爭歷史記憶中。本文也從這個角度來再度檢視二二八起義可以提供給我們的重要啟示,為未來的抗爭做準備。
國民黨政權接收後的台灣社會經濟

在1683年清朝將台灣正式劃為其版圖之前,該島先後曾被西班牙人,荷蘭人,明朝殘部鄭成功統治,並長期處於中國,日本和歐洲列強的競爭的交匯處。台灣於1895年在甲午戰爭完結後被清廷割讓給日本。日本帝國主義的治台方針也從主要為經濟殖民地轉變為支援二戰的前進基地。由日本在台灣樹立的資本主義系統也造成了農民階級的激進化和台灣工人階級的誕生。雖然政府壓迫和二戰爆發一時切斷了社會的激進化,但卻沒有消除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矛盾。二戰期間,日本政府為了有效供給戰事,配合政府調度資源需要,促成了台灣在地的大財閥企業進一步壟斷經濟。日本政府也透過增稅和徵兵等措施繼續壓榨台灣人民來應付戰事。在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開始落居下風時,美軍開始對台灣實行大規模轟炸,造成了台灣內部生產力的嚴重損害。日本投降後,台灣人便是處在這樣的社會情況下等待國民黨的接收 [1]。

一開始,經過日本帝國主義半世紀以來的殘暴統治後,台灣群眾大都對於回歸中國表示支持。許多人認為他們終於可以告別高壓統治的生活,開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並與他們視為在大陸的同胞們一同享有民主權利。眾多當時還不會説於1923年被國民政府制定為國語的台灣人紛紛積極地學習國語。然而,對於他們的熱情,蔣介石則回敬以派遣由陳儀為首的一批官僚來接管台灣。

對國民黨來說,台灣僅僅是一個搜刮財富和搾取資源來對付中國境內革命勢力的地方。陳儀的長官公署指出台灣人民不會寫中文、不會講國語以及不熟悉中華民國法律等藉口,完全將台灣人排除在政府機關中上級職位以外。根據國民黨在戰後頒布的《復員計畫綱要》中,台灣被列為從敵國手中「光復」的地區,戰後必須「著重教育文化工作,去除奴化思想[2]」。日本投降後,台灣民間開始熱絡發展的各種自發性政治活動在1945年11月17日被長官公署開始嚴格管制[3]。同時,政府也不顧日本高壓統治下的情勢,大張旗鼓地以「漢奸」之名逮捕各界人士並搜刮財產,更引進了中國情治系統監控任何台灣的左派和共產黨行動。

雖然台灣人民一開始對回歸中國文化有所憧憬,但是成功的文化整合必須要花上時間和穩健的步伐,以及最重要的是人民自願性地努力才有可能,尤其當時在台灣的通用語是日文,而閩南、客家以及其他原住民族語言也是主要被使用的語言。然而國民黨政府卻下令快速地在所有公共場合移除日文,各個國小也立即實施國語教育,亦禁止日式的服裝、飲食、習慣等。這樣莽撞的文化政策所造成的立即後果就是讓不會說國語的大多數台灣人處於劣勢,而跟著國民黨來台的中國外省人則受惠 [4]。

由蔣介石指派的台灣行政長官陳儀。他的政策提升了當時台灣的社會壓力。//圖片來源: Wikipedia, 公共領域由蔣介石指派的台灣行政長官陳儀。他的政策提升了當時台灣的社會壓力。//圖片來源: Wikipedia, 公共領域

台灣人民再一次在自己的家鄉成了次等公民。當時上海的一份自由派雜誌精闢地敘述了國民黨對台灣的態度:「國民黨以征服者的姿態回到收復區,這似乎是不可諱言的事實。台灣是從日本人手中奪回來的,這班征服者的感覺是:『我解放了你們,你們從今以後不再做亡國奴了,應該感謝我。其次是:你們受了五十年日本奴化教育,不免有許多錯誤觀念,現在要重新教育你們,訓練你們怎樣做三民主義新中國的人民。』[5]」。國民黨的沙文主義專制獨裁,也是台灣群眾之後幾十年都要忍受的。

經濟方面,由於陳儀政府的主要考量是快速重建損毀工業,讓台灣可以馬上支援在中國的反共戰事,他們立即國有化所有在台灣的前日本壟斷企業和銀行,迅速地掌握了大部分台灣經濟,囊括了59.7%的國內生產淨值,並控制了全台灣65.4%的受僱勞工[6]。但是大部分國有化後的企業為了得以快速支援中國戰事,都是為得到最大的短期利潤而經營,而非真正滿足社會需求[7]。國民黨的資源委員會甚至急迫到計畫要關閉台灣二十五間糖廠並搬移到中國其他省份,雖然最後在民眾反對下仍然關閉了兩間[8]。即便國有化的運作的確有讓生產力快速成長,卻完全無法解決任何人民生活上所面對的失業和糧食短缺問題。再加上對於生產力的投資多半是以貸款和印鈔進行,通貨膨脹開始迅速地在台灣惡化。

由於國民黨也快速將台灣對外貿易夥伴從日本轉向為以上海市場為主的中國經濟,台灣因而仰賴由上海進口的工業消費產品。當時在上海爆發的通貨膨脹危機以及陳儀不當的貨幣政策鼓勵了貨幣投機。這也惡化了台灣貨幣貶值和銷售到台灣商品價格的上漲[9]。盟軍在二戰末期轟炸了大量農田並造成了糧食生產短缺,但國民黨卻實施以市價三分之二的賤價強制徵購將近70%的糧食[10],以及其他的錯誤政策助長了糧食市價的上升。在1946年1月和1947年2月之間,米價漲了4.83倍,麵粉價格漲了5.38倍,而白糖價格甚至漲了22.33倍之多[11]。

國民政府也用同樣排擠台灣本省人於公共事務之外的方式,直接讓許多新到的外省人接掌日本人在各個企業裡留下來的高薪職位。不僅如此,由於多數外省人是靠關係得到這些職務,他們因缺乏訓練所造成的低效率也迫使企業增加職員人數。在台糖這樣的工業企業裡,1946年時擁有2,946名員工,在1947年卻增加到5,364名。台糖不僅給外省員工許多本省人得不到的補貼,一般外省員工的薪資也顯著高於本省員工。例如台糖在台中的工廠給予外省員工的平均薪資就比本省工人高出兩倍[12]。不僅如此,各式各樣的貪腐也盛行於國民黨政權之下。

台灣大眾快速地覺悟到他們不僅再度成為一個粗暴外來政府下的二等公民,而且新統治者們的施政正在快速地破壞他們艱苦生活的穩定性。在短短兩年內,對社會極度不滿的情緒在台灣迅速蔓延。美當時駐台的美國外交官葛超智生動地敘述了蓄勢待發的社會氛圍:

「示威、罷工日益增加。當工資未付、短缺或管理單位拒絕改進工作條件的請求時,員工只好憤然罷工。因此在短期內,有幾處重要工廠被迫關門,或因罷工事件而縮短工作時間。公共衛生局員工也開始罷工...

到1947年12月中旬,糧食不足現象再次出現。全臺灣因缺米而起的暴動次數有增無減。這就是革命的火種。[13]」

抗爭的爆發

無可避免的群眾抗爭終於在1947年2月27日爆發。由於國民黨政府強制壟斷多種商品的銷售, 在面臨經濟崩盤的情況下,許多民眾被迫擺路邊攤銷售走私品來餬口。單親婦女林江邁也不例外。那天,當她在路上兜售私菸時被國民黨探員稽查。當她淚流滿面地跪求探員不要沒收她的貨品時,稽查員葉德根用他的步槍敲擊林氏頭部,導致其當場昏倒。大批路過的群眾馬上將探員們團團包圍。稽查員傅學通慌張地試圖開槍警示,卻射殺了路人陳文溪。這一記反動之鞭,促使了一起爆炸性的反國民黨政權群眾運動。

林江邁被毆打事件現址。//圖片來源: YTHsiao林江邁被毆打事件現址。//圖片來源: YTHsiao

憤怒的群眾追打國民黨探員到警察局。當警察局長拒絕將鑿事稽查員交給群眾處置時,越來越多人加入包圍警察局的行動並拒絕離開。林江邁事件的消息在台北迅速傳開,隔天民眾開始自發地發動罷工罷市,大批的民眾也開始佔領政府部門或將其搗毀。在2月28日晚上,群眾佔領了台北的一間廣播電台,向全台各地訴說事件的經過,並鼓勵全台民眾站起來反抗。

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台各地出現,尤其是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城市。憤怒的群眾攻擊官方機構並焚燒物品,或是毆打他們認為是官員或權貴的外省人。為了抵抗隨之而來的軍警鎮壓以及維持在地的治安秩序,台灣各地由年輕人和參加過日本軍隊的退伍士兵開始組織自衛隊,並使用從警察局奪來的裝備。在雲林虎尾的民軍甚至攻佔了虎尾機場[14]。許多工廠的管理階層和警衛都在暴動下紛紛逃離,而場內的工人們則開始組織自衛隊掌管工廠,並庇護他們的外省同僚[15]。

高雄一所高中的學生們在二二八起義早期自行組織自衛隊。//圖片來源: Wikipedia, 公共領域高雄一所高中的學生們在二二八起義早期自行組織自衛隊。//圖片來源: Wikipedia, 公共領域

3月1日,由台北市參議會的幾位台籍資產階級政治人物對陳儀提出幾項要求,包括解除戒嚴令、釋放被捕民眾、官民共同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以及下令軍警立即停止對民眾開槍等。陳儀雖然應允,但是卻從未公開宣佈禁止對民眾開槍的命令[16]。在群眾運動和參與的壓力下,台灣各地紛紛成立處理委員會。起初,處委會的角色被設定為由台灣本省資產階級與政府主導的衝突調和。但在事件的發展下處委會開始向政府施壓,提出一系列大規模的改革要求。在部分地區,處委會甚至一度扮演政府的角色。台北市的處委會領先主動開始策動糧食調動與採購來化解台北市的糧荒。全省的處委會也開始替代政府來執導鐵路復工、郵政、電信、和調節煤荒等日常業務[17]。在各地自發性組成的各個自衛隊和保安隊也變成了處委會旗下的正式武裝力量。全省處委會於1947年3月7日通過的《三十二條處理大綱》更提出了「政府在各地支武裝部隊應自動下令暫時解除武裝,武器交由各地處理委員會及(人民)憲兵隊共同保管」。另一條文要求「在政治問題為根本解決之前,政府一切施政,需先與處理委員會直接洽」[18]。這些要求在根本上挑戰了國民黨政權。當然,由於處為會內部的階級矛盾,這些舉動的影響也不應被誇大,而我們也必須檢視一開始在各地抗爭行動發展內部的階級和其他矛盾。
二二八抗爭中各種勢力之間的矛盾

忍無可忍的台灣群眾,透過二二八起義挺身介入政治,並掌握自己的命運。這股巨大的力量不僅具有完全改變台灣社會的潛力,更可能鼓舞在中國和亞洲各地的工人階級跟進,強化在亞洲蓄勢待發的革命進程。當然,整起事件不無重要的客觀性挑戰。如果當時有一批馬克思主義者幹部,他們就可以向群眾解釋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並得到勝利。

在國民黨政府和反政府的兩個陣營中,我們都可以看見各種派系之間的矛盾。國民黨政府方面,除了在台灣執政的陳儀和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等官僚之外,更有在國民黨內與陳儀敵對的 「Central Club (CC)「派。由黨內大老陳立夫為首的CC派是完全的反動派,與陳儀所屬的「政學派」有利益衝突。CC派在國民黨台灣省黨部內具有很大影響力,二二八事件期間,CC派企圖利用群眾運動來打擊陳儀。一方面,他們極力收編參與處理委員會的台灣資產階級大老,如工運領袖蔣渭水胞弟蔣渭川,來推倒陳儀在台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在群眾之間扮演代理挑釁者的角色,一度鼓勵武裝民眾從事放火等只會弱化運動號召力的行為[19]。

然而在反政府的陣營中,台灣本土的資產階級和統治階級分子不外是整起運動的最大障礙,扮演著反革命的角色。設於台北的全省處理委員會一開始就是台北資產階級與官方談判後產生的機構。雖然各縣市工會和學生有權自行選舉代表參與處委會,而且會議期間通常有大批民眾旁聽,但是主要的領導權還是掌握在本省的政客和資產階級分子手中[20]。處委會的本質比較近似於資產階級民主議會和「臨時政府」之間。不同於自1905年俄國革命問世的「蘇維埃」(工人議會),或是如當今在委內瑞拉還可以見到的「玻利瓦爾社群/公社」等由民眾自發性成立且控制的機構。雖然一開始受群眾壓力迫使處委會向政府提出大幅度改革要求,但資產階級透過處委會來執行反革命的目的也快速暴露。在台中,群眾成立了「市民大會」並推舉共產主義者謝雪紅來領導,謝氏也以這個基礎進一步成立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然而由大地主林獻堂為首的資產階級後來在當地成立了一個處委會,並用其剝奪了謝雪紅的軍權[21]。

在群眾之間也有一定的複雜性。最激進化並把持運動主導權的階層絕大多數是城市裡的學生和退伍軍人。各地的自發組織的武裝力量多半是他們組成的。學生、小資產階級和戰後退伍軍人通常是被資本主義危機嚴重影響的社會階層,他們作為革命性的先導也是預料中的。但是儘管他們手中握有武器,如果無法積極地與工人階級連結幫讓後者發揮其巨大社會力量的話,他們自身並沒有辦法抵禦來自資產階級的攻擊和壓力。

在二二八期間,台灣工人佔總就業總人口的13%,約31萬5千人左右[22]。儘管他們在整體人口作為少數,台灣的工人階級的確在二戰期間得到迅速成長。如果工人階級開始朝向革命前進並領導運動的話,二二八起義的革命潛力就有辦法得到完全的實現。但是,雖然各地都有出現工人佔領並控制工廠的現象,而且這些工人都開始組織武裝保衛隊,但是實際上工人對於由學生和退伍軍人主導的各種反抗行動保持觀望態度[23]。

工人持保守態度的原因甚多,但是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流氓無產階級在群眾運動初始時的影響。當時台灣各縣市都有規模可觀的黑道組織,在群眾運動爆發後對外省人的毆打和搶劫通常是這些流氓份子趁火打劫或在怒火衝天群眾內起鬨[24]。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暴動人士試圖搶劫工廠的現象[25]。很多工人組織武裝保衛隊其實正是為了抵抗這些攻擊而組織的。事發後不久很多流氓份子反而被國民黨收編成「忠義服務隊」,偽裝成與其他自發性武裝力量相同的組織[26]。這在運動之間所注入的混亂因子,讓工人參與運動的興趣大打折扣。誠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觀察到:「流氓無產階級是舊社會最下層中消極的腐化的部分,他們在一些地方也被無產階級革命捲到運動裡來,但是,由於他們的整個生活狀況,他們更甘心於被人收買,去幹反動的勾當。」這個階級在革命浪潮中接受工人階級領導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們必須要完全接受工人階級的紀律才能扮演著正面的角色。如果革命一方還沒佔上風,流氓無產階級通常會接受資產階級的收買,成為反革命的重槌。

工人保守態度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領導群眾的學生和退伍軍人並沒有提出可以改善工人生活的綱領,也沒有訴求工人挺身領導運動。無論是處委會提出的綱領或是當時各地學生群體的口號,主要都著重在於向國民黨政府訴求更多資產階級民主權利、讓台灣人多在政府內任職,或是台灣人自治的口號。就連圍繞在謝雪紅和中共的運動,都將他們的口號限制在訴求民主權利,並沒有解釋只有工人奪下政權才能真正解決嚴重的失業、低薪資和糧食問題等社會問題。由於當時沒有人提出這樣的見解,在其他因素的擾亂下,工人階級疏遠整個運動也就完全可以理解。

就算當時革命運動的發展有眾多的缺陷,但如果有一批深受理論和組織訓練,並且具一定數量的革命幹部組織,他們就可以在群眾之間調和這些缺陷,聯合各進步勢力,幫助群眾認識本外省資產階級的反動本質,促成工人階級領導並導引整個運動發揮最大威力。而當時最有機會扮演如此角色的團體,就是在台中以謝雪紅為首的前台共,以及中共黨員。
謝雪紅、中共和二七部隊所扮演的角色

謝雪紅是二零年代由共產國際策劃創建的台灣共產黨內的重要領導人物。台共在三零年代被日本殖民政府粉碎後,被捕的謝氏在獄中承受了九年的酷刑、強迫勞動和病痛。1940年因肺病而出獄後,謝氏漸漸與一小群前台共黨員重新開始組織工作。

前台灣共產黨領袖人物之一的謝雪紅(前)和楊克煌(後)在二二八起義後成為激進勢力的重要領袖//圖片來源: Wikipedia,,公共領域前台灣共產黨領袖人物之一的謝雪紅(前)和楊克煌(後)在二二八起義後成為激進勢力的重要領袖//圖片來源: Wikipedia,,公共領域

日本戰敗後,謝雪紅和其他出獄的前台共或左翼人士面對著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情勢。共產國際於1943年被斯大林為了向美國和英國帝國主義者示好而自行將其解散。儘管台灣的革命家們失去了與世界革命勢力的連結,但是他們也完全瞭解他們的任務是推翻國民黨並反抗美國帝國主義。

在日本宣告戰敗但國民黨還尚未登陸台灣之前,台灣群眾便開始熱絡地投入公開政治活動。許多先前被日本政府禁止的政治和工人團體也趁勢重起爐灶。在這個政治熱潮下,謝雪紅迅速成立了全國性的人民協會,並以成為未來先鋒隊政黨為目標[27]。她也成立了台灣人民總工會和台灣農民協會,後者的成立大會大約有130人參加。她更設立了台灣學生聯合會並成為建國工藝學校的校長[28]。同時,中國共產黨也派遣蔡孝乾和張志軍前來台灣成立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並與各方老台共連結。省工委得以在二二八爆發前成長到70名成員。但是由於政治、組織以及個人關係上的分歧,中共並沒有辦法有效地與謝雪紅和許多老台共整合,最後也導致後者在二二八過程中有比較亮眼的角色[29]。由於謝雪紅在台共的組織經歷和自身的幹部訓練,得以讓她在年輕學生間得到較高的威望。青年們都親暱地稱她為「歐巴桑」(老太太),並仰賴她的組織經驗。

在二二八事件於台北爆發翌日,聽到廣播的台中市民迅速地組織市民大會。深受歡迎的謝雪紅也被推選為大會主席。瞭解國民黨反動本質的謝雪紅更聚集自行武裝的民眾成立「作戰本部」。然而,當地的大地主和仕紳卻透過處委會剝奪了謝氏的軍權。資產階級可以如此霸道的部份原因,是因為中共台灣省工委在抗爭爆發早期不見蹤影了幾天後,聯絡了謝雪紅並要求她將軍權交付給在地的處委會。由於謝氏個人認同了錯誤的斯大林主義「人民陣線」策略因而照辦[30]。也因此她的綱領也被限制在民主的訴求,並將自己置身於處委會的權威之下,解散了市民大會。雖然她的錯誤導致資產階級得以透過處委會來剝奪她的軍權,但是較為激進的武裝鬥士仍然支持謝雪紅,她遂把願意直接對抗國民黨的鬥士們,組成兵力四百的「二七部隊」[31]。

事件發展到此,雖然謝雪紅個人在群眾之間仍然有很大的號召力,但是資產階級仍然繼續透過處委會拉回運動。不僅如此,由於當時的台中是抵抗最為成功的地方,全台各地的抵抗民眾都前來請求支援和領導,但是林獻堂控制的台中處委會一律拒絕[32],這也完全顯現當地處委會及其領導層已經站在群眾運動的敵對面。當時可以指揮四百人的謝雪紅,應該立即透過這些鬥士來向全市群眾宣傳,訴求再度召開市民大會並宣佈其掌握真正實權。同時,他們也應該將綱領從資產階級民主訴求提升到社會訴求來進一步吸引工人和農民的支持。在這個基礎上,各地前來請求支援的鬥士就不僅可以帶回物資,更可以將這些綱領和鼓動群眾的方針帶回,進一步促成各地工人階級和群眾的串連,並向對岸已經開始進入革命狀態的中國工人和農民們呼應,一同剷除國民黨。

群眾的力量來自於他們作為社會的真正運作者和他們的數量,也因此就算是在最艱困的情況下,如一場內戰中,群眾的支持很多時候是勝敗關鍵。在蘇聯政權被21隻外國軍隊和白軍重重包圍時,民眾對新政權的支持正是十月革命得以生存的後盾。列寧和托洛茨基亦在內戰期間以具體的農地歸農民綱領,所有工廠國有化並置於工人控制,以及所有政權歸為蘇維埃等政策,政治性地啟發群眾。托洛茨基也得以建立了紅軍,並在正規戰中擊敗了革命的敵人。在任何反抗反動勢力的情況下,社會主義者的角色應該是向工人和農民解釋戰鬥的必要,將群眾的階級意識最大化。

然而,謝雪紅等人則決定他們旗下的四百鬥士直接投入作戰,錯失了與群眾連結的機會。在蔣介石派遣的增援登陸台灣後,二七部隊也被迫進入山野以游擊戰的方式繼續抵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人數則越來越少。
國民黨在二戰後的第一次反革命

二二八爆發時,陳儀在全台僅有五千餘名士兵,警備總部也僅能調動七百餘名警察,根本不敵排山倒海的群眾運動。這也就是為什麼抗爭一開始快速地蔓延全島時,陳儀選擇假裝與處委會和台灣本土統治階級談判作為緩兵之計,並於3月2日瞞著處委會向蔣介石請求支援[33]。在陳儀哄騙台灣民眾而台灣資產階級積極幫助他平息鬥爭時,蔣介石則調度七千名士兵由北部的基隆港於3月8日登陸,另有三千名從南部的高雄港登陸,立即展開了連日的血腥鎮壓。

蔣介石和國民黨當時對台灣的策略正是典型純粹的反革命,以暴力粉碎群眾運動。在最新出土的一些日記文獻中可以看到蔣介石和國民黨高層都不將此行動視為一場面對中共的正規戰,而是以群眾為敵人的武力鎮壓。群眾運動爆發後,蔣介石個人已經接到了來自台灣資產階級和部分外國外交人員不要派兵至台灣的請求,但蔣介石明文置之不理[34]。在增援軍登陸前夕,蔣介石在其日記中如此記載:

「此時共匪組織尚未深入,或易為力,維無精兵可派,甚為顧慮。善後方策尚未決定,現時唯有懷柔。此種台民初附,久受日寇奴化,遺忘祖國,故皆畏威而不懷德也。」 [35]

在基隆上岸後,蔣軍立即對當地民眾展開無差別射殺,還將大量民眾以鐵絲網或布袋綑綁,投入海中[36]。並開始向其他縣市推進,實行血腥的戒嚴。在這個階段,不管是積極對抗國民黨的民眾還是之前為國民黨極力扯群眾運動後腿的資產階級,都是蔣軍的攻擊對象。例如在台南說服民眾解除武裝並召集角頭來維持秩序的律師湯德章就在蔣軍進入台南時馬上被逮捕處決[37]。積極在台中與國民黨合作的林獻堂後來也被指控為「漢奸」[38]。

一名在蔣軍登陸後被國民黨殺害的男子//圖片來源: Wikipedia,公有領域一名在蔣軍登陸後被國民黨殺害的男子//圖片來源: Wikipedia,公有領域

各地方抵抗蔣軍的程度不一。由於各縣市抵抗勢力沒有機會得到串連,沒有統一的領導或計畫,蔣軍得以迅速掃蕩全台。各個由工人佔領的工廠被殘酷地攻破,就算部分工廠的工人們先前為他們的外省同僚或管理階層提供庇護,事件結束後的秋後算帳依然躲不過[39]。抵抗最激烈的不外乎是台中地區由謝雪紅等人領導的二七部隊。當蔣軍逼近時,二七部隊將其引導至郊區埔里一帶作戰,以避免國民黨屠殺市民。英勇的鬥士們得以40餘人兵力與700名國民黨21師部隊在烏牛欄纏鬥[40]。當然,被迫進入山野的二七部隊被孤立於群眾。二七部隊內部,也有堅決反對左翼或共產主義的領袖,如隊長鍾逸人[41]。同時,中共下達命令要求在二七部隊內的共產黨員立刻停止並離開抗暴活動,謝雪紅和前台共領袖之一楊克煌也黯然離開二七部隊,日後逃至香港。二七部隊後來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被迫解散。
後續影響和台灣的未來

如浪潮般層層疊疊的歷史中,台灣群眾曾勇敢地挑戰國民黨統治。事實上,陳儀確實一度流失了政權。但由於群眾無法進一步透過社會主義的方式讓工人和農民領導掌握政權,也導致了各地抵抗勢力的孤立,終究敗於蔣介石手下。但是雖然台灣民眾付出了鮮血的代價,卻也活生生地證明了當時亞洲各地資本主義體制的岌岌可危以及群眾挺身對抗建制的意願。雖然蔣介石在台灣展開了他在二戰後第一次執行的反革命,卻不敵兩年後的中國革命。

受美國帝國主義的蔣介石和國民黨政權,卻也被迫在台灣土地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來維持自己殘存在台灣的政權。圖為美國總統艾森豪於1960年訪問台灣時與蔣介石一同遊街景象。//圖片來源:姚琢奇, public domain受美國帝國主義的蔣介石和國民黨政權,卻也被迫在台灣土地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來維持自己殘存在台灣的政權。圖為美國總統艾森豪於1960年訪問台灣時與蔣介石一同遊街景象。//圖片來源:姚琢奇, public domain


然而,來自群眾足夠的壓力也讓滿手血腥的國民黨政府被迫解除陳儀台灣行政長官的職務,而當他們發現在中國大勢已去的同時,也著手開始在台灣實施主要優惠小型農民的大規模「三七五減租」。這是「不斷革命論」社會進程在台灣一個扭曲的表現:面對在中國的革命浪潮,國民政府這個反動且受制於美國帝國主義掌握的政權也被迫實行相對性進步的政策來維護自己的政權,當然同時也增強了他們殘暴的極權政治。

雖然台灣的民間運動在蔣軍嚴厲鎮壓後進入快速的退潮,但卻也滯留了一段時間。中共得以繼續他們在台灣內部的工作,甚至一度掌握了台北公車和郵政工人工會領導權。中共有創意性地為台灣工人們組織國語教室,表面上遵循國民黨語言政策,但也給他們一個合法散播宣傳的管道。公車司機和郵政工人工會分別在1948和1949年發動罷工。不過他們也無法抵擋整個遷移至台灣的國民黨國家機器。此後在台灣內部的中共黨員相繼被逮捕和處決,台灣人也忍受了國民黨數十年的白色恐怖統治[42]。

當時甚至有九名中國托派革命家於1947年下旬從溫州抵達台灣來建立支部。他們找到了一部可用的印刷機,但是卻在1948年初被國民黨特務揭發,工作也付之一炬[43]。

雖然社運浪潮最終不敵全面遷台的國民黨政府機器,但是人民對於國民黨政權的憤怒以及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的願望仍然延續。因此,在數十年的蔣政權期間,民間對於「台灣獨立」的支持,也就是實際上將國民黨帶來的中華民國體制,更換為一個成為「台灣共和國」的資產階級民主政府的主張,得以持續並逐漸壯大。隨著80年代的民間運動以及資產階級自由派反對黨民進黨的興起,國民黨威權體制逐漸衰弱,政治上的自由化也隨之而來。從那個時候開始,台灣的勞動階級逐漸累積經驗,瞭解他們生活上的問題並不只是源自於國民黨,而是其與民進黨一同服侍的全球資本主義系統。

在海峽對面,由中共主導復辟的中國資本主義已經變成了一個新興的帝國主義勢力。它操著和國民黨一樣的大中華沙文主義姿態,企圖以資本而不是革命的力量來併吞台灣。台灣的群眾瞭解中共的本質,但是在檯面上缺乏一個馬克思主義政治出路的情況下,對於中國帝國主義的抗拒也就被導引到達成台灣獨立的訴求背後。

一份於2017年發表的民調顯示高達56%的台灣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從1992年的46%降至2017年的36%。僅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同時從25%降至3.8%[44]。面對中國,約60%的人,不分年齡層,認為應該要維持不獨不統的現狀。23.5%低於40歲的人和14.7%高於40歲的人支持台灣獨立,而10.4%低於40歲和20.1%高於40歲的人支持與中國統一。另外一份民調顯示,如果兩岸之間爆發戰爭,68.1%的人會在中共先發侵台的情況下挺身保衛台灣,而56.7%會在台灣自行宣佈獨立正名後面對中共勢必發動的報復保衛台灣[45]。這個民意的演變表現出台灣民眾對於整個情勢的重要認識,也就是如同台灣勞運領袖曾茂興,在瞭解了中國工廠女工們恐怖的工作環境後親口對一名中共官員所說:「你們說我們是『一國兩制』,但是實際上是『兩國一制』!」

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是台灣群眾反對中國帝國主義沙文主義的表現,但也反映了資本主義體制日益增長的危機。//圖片來源:Artemas Liu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是台灣群眾反對中國帝國主義沙文主義的表現,但也反映了資本主義體制日益增長的危機。//圖片來源:Artemas Liu

台灣的工人和青年們正在試圖擺脫台灣資產階級和中美帝國主義的枷鎖,迅速地集結如同,甚至超越他們先人在二二八期間發揮的巨大能量。作為馬克思主義者,我們確信台灣群眾遲早會開始行動。現在,我們需要準備一批馬克思主義的勢力,能夠參與這些進程,提供群眾需要的分析、觀點和綱領,並自政治上與中國,東亞和世界各地的鬥爭連結。這也是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IMT)在世界各地努力的目標,台灣的革命家們也永遠會在我們組織內有一席之地!

"保衛馬克思主義"網站(marxist.com)是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組織(IMT)的全球網站。我們是一個為世界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奮鬥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組織。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並有興趣加入我們,敬請填寫"聯絡我們"的表格,或致信webmaster@marxist.com,謝謝!
註釋

[1] 翁崇禧,《戰後初期台灣經濟與二二八事件》,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高雄,2016,p106

[2]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台灣》,衛城出版,新北市,2017,p109-110

[3] 陳翠蓮,p182

[4] Winckler, Edwin, "Cultural Policy in Postwar Taiwan", in Stevan Harrell and Huang Chun-chieh, 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Westview Press, Boulder, CO, 1994

[5] 陳芳明 ,《謝雪紅評傳》,城邦文化出版,台北,2009,p217-218

[6] 翁崇禧, p101

[7] ibid, p70-71

[8] 何明修,《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左岸文化,新北市,2016, p77

[9] 翁崇禧,p274

[10] ibid,p44-45

[11] ibid,p55

[12] 何明修, p71

[13] George H. Kerr, Formosa Betrayed, Taiwan Publishing Co. Upland, CA, 1992, p234

[14] 何明修,p84

[15] ibid,p84-87

[16] 陳翠蓮,p213

[17] ibid,p220-221

[18] ibid,p223

[19] ibid,p280-284

[20] ibid,p212-214

[21] 林木順,《台灣二月革命》,前衛出版社,台北市,1997,p70

[22] 翁嘉禧,p97

[23] 何明修,p87

[24] 陳翠蓮,p229-230

[25] 何明修,p84

[26] 陳翠蓮,p229-230

[27] 陳芳明,p194

[28] Ibid,p195-196

[29] 陳翠蓮,p240-241

[30] Patrick,」二二八台中二七部隊戰史 - 二七部隊的「歐巴桑」:謝雪紅在時代中逆行的一生(下)」,2017,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27cohort/62488

[31] 許浚騰,「二二八過後,戰鬥才剛剛開始──歷史課本沒告訴你的,很多事」,2015,https://tinyurl.com/y82zpgvj

[32] 林木順,p71

[33] 陳翠蓮,p333

[34] ibid,p362

[35] ibid,p363

[36] 李筱峰, 「基隆二二八屠殺」,2016, http://www.peoplenews.tw/news/29b62f1e-d635-42ed-9a3f-5435bc0533f3

[37] 陳翠蓮,p230

[38] 吳象元,「誰是「阿罩霧三少爺」?他要求設立臺灣議會,在日治時期為臺灣人爭取權益」,2015,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254

[39] 何明修,p87

[40] If Lin,「二二八台中二七部隊戰史【圖解烏牛欄戰役】二七部隊 vs. 國軍21師,40人力阻700人」,2017,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27cohort/62311

[41] Patrick, 「二二八台中二七部隊戰史
【二七部隊老兵專訪】烏牛欄前夜(上):追求台灣自治的理想」,2017,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27cohort/62236

[42] 何明修,p95-96

[43] 王國龍, 「1941年至1946年的溫州托派簡況」,《十月評論》,http://octrev.mysrvnet.com/二二八/二二八_s31.htm

[44] Election Study Center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ese / Chinese Identification Trend Distribution in Taiwan(1992/06~2017/12)」,2018,https://esc.nccu.edu.tw/download.php?filename=166_22a366fd.jpg&dir=news&title=TaiwanChinese

[45] 陳方隅, 「七成台灣人願意為台灣而戰、支持民主、反對統一:台灣年輕世代的政治態度」,2018,http://whogovernstw.org/2018/04/08/fangyuchen25/
那些搞台獨的哪一個不是地主既得利益者,土地國有制刻不容緩,殺掉地主還財於民
一種我沒能力獲得 也不准別人有的概念!!
看了大大的po文
才發現自己有閱讀障礙
謝謝大大幫我更了解自己,感謝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