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熄燈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ncume wrote:
我也住附近, 3x年...(恕刪)


這麼巧我也住附近
而且我是從小就住在那
以前市民大道還是鐵軌的時候
晚上還有青蛙叫呢
京華城剛開幕時
的確是帶來一波高潮
第二波高潮應該是12樓有夜店的時候
生意好到附近的劉媽媽涼麵有計程車在排班
第三波高潮大概就是進駐的親子樂園

其實京華城會關門是意料中事
難免還是有些感傷
以前年輕時會去10樓誠品看書
交女友後會去喜滿客看電影
生小孩後就去飛寶樂園、奧斯丁等等
京華城也陪伴過了我的精華歲月
拆掉後那附近也不知道會變得怎麼樣

開幕時,我21歲
現在我39歲了
京華城,我不會忘記你的曾經
WorldBank wrote:
只有我覺得京華城純粹是因為地點太爛才經營不下去??
沒有什麼大眾運輸, 不止沒捷運, 也沒有什公車, 只能開車去
離信義區又是步行到不了的距離,

久而久之, 就沒人想去了...(恕刪)


我也覺得地點是京華城走不長的原因,要說是主因也不為過。
如同你說的,沒捷運,也沒什麼公車,連上市民大道的入口就直接在京華城門口,
完全是一個除非特別要去逛京華城,否則不知道那裡還能幹嘛的地方。
去逛家樂福還比較實在一點@@"
每次看到這新聞就會有點感傷
因為我不喜歡人多熱鬧的百貨公司
喜歡自己和家人或女友慢慢逛
然後看個電影吃個飯
滿滿年輕的回憶都在這裡

言歸正傳

地點不夠好是一個原因

整個台北市的商圈轉移全移到信義區了也是一個原因

以前台北市文武百業 週邊縣市要買啥都要進台北市
現在除了網路購物的發達以外
整個北部各縣市各區基本上都自成商圈
都會有一、兩個主要的百貨或影城
進台北市採購的機會減少了很多 我覺得更是主因

從台北市的人口不斷移出也能略知一二
"住"台北市或"去"台北市的需求一直在下降
想當年京華城開幕時我也才國高中,現在都結婚生小孩了,京華城在這幾年也成為不錯的地方,主要是後面轉型,裡面很多小孩遊戲空間,BABYBOSS之類的。

帶小孩能去的地方就是百貨,原因無它,廁所乾淨有尿布台,或是哺乳室這種公共空間,京華城的雖然沒有信義新光來得那麼明亮乾淨舒適,但也算過得去,看在裡面有許多間讓兒童奔跑放電的場所,算是周末好選擇之一。

我覺得缺點就是在沒有捷運吧,但是仔細想想,就算有捷運應該也是逃不過倒閉的這條路,仔細想想百貨商圈幾乎都是好幾間百貨串連起來的一個大區域,像是信義區,那好幾棟都是百貨,帶小朋友出門走走,買完東西逛一逛吃東西一條龍服務。 在A8不想吃要走到A4還是A11吃都可以,或是ATT4FUN都可以挑選。

京華城周圍就只有京華城這一間百貨,再怎樣選擇性都沒有一個商圈還要多樣化。
跟信義百貨商圈距離又太遠連不起來,對面的松菸和大巨蛋開發太晚跟不上,撐了18年還是看不見轉機。

就算是東區SOGO也是兩三棟在那邊和微風互相支撐,加上有捷運帶人來的關係,現在也是漸漸蕭條了...

回想當年開幕時的風光,到現在面臨被拆除的絕境,真是令人不剩唏噓,前幾天帶小孩去京華城的時候一個人好好地逛了一圈京華城,跟它道別。
看著它建成看著它殞落,唉~


喔還有動線真的有夠差....算得上是前幾名難逛的百貨吧
京華城雖然缺點多多
但有一點我覺得很不錯
就是廁所
永遠不用等
每一間都有衛生紙
可以慢慢上
絕對不會有人來敲門
特地從家裡走去京華城上大號是值得的
如果忍得住的話......
我也住京華城附近
我非常喜歡它的球型建築
美學又漂亮

外面還有個小公園
讓人可以休息放鬆

缺點真的是交通不便
八德路太小
市民大道又川流不息無法停靠

剛開幕時裡有夜店
幾乎全館24小時營業(後來縮小範圍)
我跟朋友大半夜還在裡面餐廳吃飯聊天
球型建築動線複雜
初期還為裡面設街道命名
好像有什麼張曼玉街
逛好幾次我還是迷路(那時我還很小)

也常常從外面手扶梯搭上去
總是驚豔裡面的景色

我喜歡京華城
喜歡建築,喜歡它

說再見,非常不捨
但祝福它
能轉型成為更好的它.....
印象最深刻是那長長的手扶電梯,現在還有可以坐嗎?
sunnight123 wrote:
印象最深刻是那長長的...(恕刪)


應該還可以唷~
常常騎車經過
都保持開放狀態....
你們都錯了....小沈蓋百貨只是個晃子...他沒在管你百貨有沒有在賺錢的...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變更地目.....工業用地變商業用地,還有容積率的變更一下多了

幾倍出來..還不賺死了?虧20年也沒在怕的....

以上是我夢到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