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一些個人見解,促進經濟流動活絡才是核心目的,房地產都是稀缺資源,資金寬裕者購入也不開放利用,而只是以奇貨可居的心態擺放等待價格上漲,並且限制了市場上的數量來操控價格,是現在制度的漏洞
所以賦稅只是一種手段,畢竟人是趨利而行,或許並不用很高的稅率,只要讓持有者覺得無利可圖,不如出租或是直接出售,讓其回歸市場流通即可
舉例來講除了居住房外,就像之前話題很夯的台北東區店面,空置並不只是房東與租客的問題而已,後續也造成了商區沒落,轉移的問題,所以這點上必須有制衡的力量,空店稅只是其中一種方法
最終目的就是讓所有的房地產都流通在經濟市場中,即使只是投入租賃市場也毫無問題,所以突然繼承到並不會
被重稅,就是租賃的登記資料必定得建立落實,無論其是否要納入所得稅中,因為後續想用什麼方法(稅收以外)來控管,都需要完整的租賃紀錄來輔佐
現今的資金氾濫,國際間的轉移也容易,往更大方面講,如果資金都套在房地產,還是投資在實業,製造服務業上,改進生產或商業模式,何者的利益更大顯而易見
不好意思有點離題,就如原文所述,先集中討論居住用房產,並不是商用,政府以及法人集團的持有不重要,而是那邊需要另外的篇幅,不然會過於發散
Lorenzt1982 wrote:
要提高台灣競爭力很簡(恕刪)
錯字一堆(海量錯字)下...
你的這篇文章"反效果"真的十足...
能否請問一下,
你會中文嗎??
看你的文章很傷眼...
Lorenzt1982 wrote:
Lorenzt1982 2019-12-10 14:46 33樓
要提高台灣競爭力很簡單
把一些廢物文組學店收一收
看要去打工座學徒
好過念到24稅碩士畢業領25k
出來靠腰政府對不起她
那稅人花錢養他們還要聽他們靠腰不夠福利
景氣這幾年是我看過最好的時代
還能靠腰也是不檢單
幾年前新聞
不是上市公司宣布破產
亞洲第x大上市公司恐倒閉
世界第x大經濟體宣布債務違約
某為台灣商業大咖說景氣會壞十年
某為更大咖說沒看到春宴
線再還能靠腰真的式自己的問題
PS:
景氣好??
我服務業、農、漁、土水、水電、裝潢、傳產製造業、辦公室文書職都做過,
聽到的都是景氣越來越差!!
請問是好在哪??
要說不好的地方我到是可以告訴你....
我目前待過的那些行業就真的目前都不景氣,
那請問你是啥行業?
還有...
全世界至今都是創業的失敗破產比較多,
正常的汰弱存強下,
一般都是由新創企業存活/老舊企業破產這樣的正向輪替以維持國家的競爭力,
所以...你還有問題嗎?
感覺就是出來搞笑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