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釋出農地做為建地可以壓抑台灣房價嗎?

別傻了,很多重劃區都是農地轉他用,有便宜嗎?屁啦,只會拚命炒價格。
可見你沒關注過農地,現在農地已炒過好幾波,農地都當建地在賣~不可能的~~
Cavendish Lab wrote:
台灣都會區房價居高不下,有很大的因素是市區建地太少。那麼如果能將市區外圍的農地逐漸變更為建地,是不是有機會讓房價跌下來?當然要確實做好土地變更後的漲價歸公。

你去看重劃區不就知道了?
尤其是除台北市以外的市地重劃區
哪一個不是政府將農業用地重新劃定為其他使用
(含住宅、公園、機關、商業等)
哪一個有壓抑了台灣房價?

房價高的問題重點一直都是在兩個地方
一個是有良心開發者的狀況
地主釋出土地成本偏高
開發者將土地及建築成本加上合理利潤
堆疊出的最終售價,就會是一個市場緩步上漲的狀況
另一個是投機炒作開發者的狀況
就算取得較低土地成本
可透過大量採購取得略低於市價的建築成本
但是、附近區域都賣到這個價
或是我預期心態就是要賣這個價
賣出去了就賺到了,賣不掉就撐著或降一點
反正賺多賺少問題,總之就是貪心

試問一句啦,假設今天你手上有一塊重劃區土地
而且就是農業區重劃的,你的合法可能選擇裡面有以下幾項
放著繳稅不開發、蓋公園供大眾使用、跟停車場業者合作每月固定現金流
還是直接炒地皮開發然後大賺他一兩個億?
你選哪一個?
雖然我在專業領域中還是菜逼,但在我提供「免費」專業諮詢後,請記得說聲謝謝......
Cavendish Lab wrote:
台灣都會區房價居高不(恕刪)

絕對~保證~天殺的不可能抑制房價
因為地會被房地產公司大量收購
成為另一波炒作對象

絕對是真的!!!!
當然開放農地會對飆漲的房價會有抑制漲幅的效力啊!~
供給面增加了
炒作者無法集中資源炒作
消費者選擇性增加
自然回歸到供需市場法則
也許房價不會落下,但至少漲價的幅度會趨於平緩

當然以上是純就供需說明,不去考慮農地存續等問題囉.....
大家忘了一件事, 台灣的建材也是比人家貴! 原因是什麼我不知道!

台灣建地比人家貴, 建材比人家貴, 只有人力比人家便宜! 所以房價自然就是貴!

所以像我們這種窮人, 只好簽樂透了!
對了! 這個議題可以參考實例!!!

請問宜蘭之前農地小小放寬了一下!!! 房價都降了嗎?

降個頭啦!!! 都不知道漲價到天邊去了! 房價要降, 應該很簡單!

讓持有房子的成本增加! 利率, 房地相關稅率, 持房風險....等!!!

當然有人會說這樣人更買不起房子! 對! 就是要你買不起 "第二間" 房子!

當你要買第二間房子的時候, 讓你寧可把第一間捐給政府也不會想要賣掉他!

但是讓你第一間買的超簡單的! 這樣! 房價一定降, 有讓人民的血汗錢有別的地方去!

不會卡在房子上面!

以上講講而已! 我不是大立委, 也不是大議員! 純討論討論!
Cavendish Lab wrote:
台灣都會區房價居高不(恕刪)

買一賣百 選好地一放就是三十年

聯邦集團一位主管分析林榮三的買地、養地哲學,就是整片、大面積的買,然後一放二、三十年,以逸待勞等待經濟起飛,以及都市發展後政府主動變更地目,坐享巨額的增值利益

台灣第五大富豪 百倍獲利的養地祕訣
hahaaha wrote:
連戰家族位於北市士林區的兩批不動產,目前合計市價近3億元,這兩批土地是連家在民國50年代取得,購買當時均為耕地,卻在買進後沒幾年就變更為建築用地。


不是我要幫連戰講話,事實上在民國五十年代之後,士林還有多少耕地沒有變成建築用地?

當年只要在台北市內持有農地,大部分在十年,二十年後都拿去蓋房子了。

經過幾十年的經歷,大家都知道在台灣,土地是重要的致富管道,不論藍綠黑白都是這樣。連戰家族靠土地獲利,自由時報的老闆更是獲利用百億千億在計算,而蔡總統當年才三十幾歲也靠土地獲利以千萬當單位。

所以不靠土地致富的郭台銘真的是有本事。
justjohn wrote:
對了! 這個議題可(恕刪)


問!
請問一塊地, 上面蓋了一棟房子, 但是有100戶.....那怎麼算?
或是一戶, 裡面有1000坪土地, 蓋了20樓, 總共20000坪建築物, 那怎麼算?

買不了第二間房.....從30坪直升300坪, 或是2戶合併, 3戶合併....那又怎麼算?

買第一戶門檻超低, 人人買得起? 我不信, 我第一戶就要買500坪的, 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