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Heng wrote:漲價歸公的概念很久以前就已經實踐在稅務法規裡了呀....都沒聽過"土地增值稅"嗎??不過比較棘手的是增值稅的計價基準(公告地價)跟市場上的實際價格落差真的太大~ 落差大小不是重點!因為最後這筆錢,還是會灌在成交價裡面,一樣是韭菜族買單。
ChihHeng wrote:漲價歸公的概念很久以前就已經實踐在稅務法規裡了呀....都沒聽過"土地增值稅"嗎?? 不知不過比較棘手的是增值稅的計價基準(公告地價)跟市場上的實際價格落差真的太大~ 都有實價登錄了直接實價課稅就好棘手的是地方派系原文出處
ChihHeng wrote:漲價歸公的概念很久以前就已經實踐在稅務法規裡了呀....都沒聽過"土地增值稅"嗎??不過比較棘手的是增值稅的計價基準(公告地價)跟市場上的實際價格落差真的太大~ 應該是寫在「平均地權條例」裡的
8924132 wrote:都有實價登錄了直接實價課稅就好 +1實價登錄,按實價科稅就好了。試想1000萬的房子,一年要繳20-30萬的稅(2%-3%),除了自己住以外,多餘的房子如果租不出去,我只想盡快脫手。真正自住的屋主,也不希望社區房價上漲,房價上漲都明顯有感的反應在每年稅金上。交的房屋稅也用在社區規劃建設上面,道路鋪設、排水、人行道、公園等設施都有充足的經費,居住品質也可以普遍明顯的提高、改善。
登卡普 wrote:落差大小不是重點!因為最後這筆錢,還是會灌在成交價裡面,一樣是韭菜族買單。加持 合一稅1.0灌成交房仲費6%灌成交合一稅2.0灌成交契稅灌成交連屋主歷年利息跟管理費也灌成交魯空還希望實價課稅
所有的打房方式,最終都會將額外支出加進成交價而且,這種狀況連只有地上物使用權的中共都無法解決所以,除非套用激進共產手段的人民公社外大概是不可能可以看到打房成功的可能了即使國民住宅的數量大量提升,也很難達成降價的效果因為,建商會把普通建案賺不到的錢,灌到國民住宅上面結果,國民住宅的價格,一點也不國民
以前國民黨來台實施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與公地放領,台灣人也沒感謝,現在要享受歐美式資本主義體制下的民主自由,就不要抗議貧富不均。只有對岸的社會主義才有辦法削減有錢人的財富。但無論甚麼制度,還是要靠自己努力。
一鴛一 wrote:合一稅1.0灌成交房仲費6%灌成交合一稅2.0灌成交契稅灌成交連屋主歷年利息跟管理費也灌成交魯空還希望實價課稅 所以大家都誤會魯空了!魯空是嫌房價太便宜,還要再多灌一些稅,買起來才會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