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變移民」明年上路!勞動部:再不改連國人都會失業

其實…就算把移工變移民,也只是頭痛醫頭、治標不治本的作法而已……

台灣長年以來的問題其實是:『產業未升級』、『學無所長』

當一個國家的產業一直沒有升級時,它在國際間就沒有競爭力,接下來就只能拼所謂的C/P值,也就是低價搶客戶。

那為什麼產業無法升級呢?很多人推給政府法規、推給老闆,但實際上還有很大一部分,卻是勞工自身。

本土企業要找研發型人才,當然就是以自家國人為主,但這點卻牽涉到上面說的,學無所長…

而當公司企業研發不順利時,就會一開始說的削價競爭,進入到這種惡性競爭階段時,公司內部當然就是試圖削減各種支出,例如最典型的勞工薪資。

這時本土勞工在學無所長的情況下,便會再更產生眼高手低的結果。

簡單來講就是『自覺都花了錢讀到大學、研究所,於是不想從事低階行業,尤其這些低階行業還被削了薪資,但要從事高階行業,實際上根本沒學到啥實質技術,想從事也沒辦法』

然後也就是這樣雞生蛋、蛋再生雞的惡性循環。

要解決這個情況,其實也就是喊了無數年的『產學要重新接軌、技職也要重新重視』,但造成現況…其實也就是『萬般階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心態太過度深入整個台灣風氣,要談改正…這太奢望了
cablek
更深層的原因是外銷產業都停留在中低階。做高階別國不給機會而且靠國內市場也撐不起來。只好去搶人家嫌棄的邊邊角角。不是技術好產品好人家就會下單,大立光鏡頭再好蘋果就是不買單。品牌長大一點就等外國的大棒吧
cablek
目前產官界的對拓展市場也不用心,以前被家暴到有陰影了。學界倒是有在做大夢但是頭腦清楚的早早就轉進到官府夠力的土地
我贊成移工變移民. 原因如下:

外勞並沒有本勞好用. 本勞可以用國語溝通, 交待事項並不會有錯誤. 且老實說如果願意, 本勞真的比較耐操.
但, 會聘請外勞不過圖的一份穩定. 工作效率不好 但穩定, 非常願意加班. 這是外勞優點.

再來, 逃跑外勞, 肇事外勞問題. 由於政府薄弱的政策, 執行力. 導至無法確時追蹤每一個入境的外勞.
逃跑的外勞根本找不到, 根本就是放疫, 治安破口.
在路上外勞行車肇事, 根本無法如期拿到賠款. 但台灣人必須負擔相對比例賠款.

移民可以履行台灣應該附的法律責任, 以及稅務. 個人覺得是好事!!!

至於年輕人競爭力, 就不好說了. 啃老得繼續啃老. 從事正當行業賺大錢的年輕人大有人在. 且不再少數.
qoobbc
語言只是溝通工具, 但本勞從本質上本身就優於外勞, 且中文肯定也比外勞好.
qoobbc
應該說移工是目前台灣各方面的破口. 而移民是讓他們能受台灣法律約束 及責任. 跟中文好與不好沒有關係
台灣人已經夠多了
地已經夠小了
房子已經夠貴了
好工作已經夠少了
繳稅的人已經夠少了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iamaminimalist wrote:
台灣人已經夠多了地已(恕刪)

繼續內卷下去可能要淪落到幫韓國人擦皮鞋討小費了
在那邊期待外勞在台灣買房的想法也太可笑了,
他們拿台灣薪水工作一兩年就能回家鄉買房的,
會跟你一樣在台灣貸30年買房??
每個人身上都要穿衣褲,都要背包包,那你身邊有人在做紡織、針車、布料加工嗎?
我相信就算有也是少數,這種每個人都必備的物資,卻是少數人做的工作,為何?
因為沒人要做! 或想做的人不會做,也不知道去哪裡學技術!

台灣必須大量開放外勞,恢復工廠加工生態,台灣人才有機會有更多的中或中高階工作
不然以現狀來說,你要做這種工作只能外派了
台灣薪資不漲~以後連外勞都不想來....
國外早有研究, 9成外勞做的工作都是本勞不做的. 基本上不太有排擠本地就業市場的事發生.
開放移民的影響較大, 最好研究透徹一點~
八月二十 wrote:
每個人身上都要穿衣褲,都要背包包,那你身邊有人在做紡織、針車、布料加工嗎?
我相信就算有也是少數,這種每個人都必備的物資,卻是少數人做的工作,為何?
因為沒人要做! 或想做的人不會做,也不知道去哪裡學技術!

台灣必須大量開放外勞,恢復工廠加工生態,台灣人才有機會有更多的中或中高階工作
不然以現狀來說,你要做這種工作只能外派了


這是不正確的,首先,你要先理解一些事情。

工作,必然分為勞動層及管理層。

若大量開放外籍勞工呢?包準一堆工廠樂意用外勞來補缺口,但…補的真的只有缺口嗎?

現實是會產生的是更多的排擠效應,就是『既然在勞動層可以大規模使用外籍勞工,那為什麼我們公司還要任用本土勞工呢?』

是的,工廠開工了,一些台灣人有機會作中高階管理層的工作了,但排擠掉的是原本作還願意從事勞動層工作的本土勞工…,而這些人在作為本土勞工的同時,也是社會的中層、底層份子,以此形成台灣更大的貧富差距…
qoobbc
以資方角度來看使用外勞除了便宜的勞動成本. 最重要的就是穩定! 我相信經過這麼多年使用外籍勞工. 大多數工廠還是會再繼續使用外籍勞工. 因為好用.
qoobbc
本勞除了特休 休好休滿, 婚喪喜慶假, 產假 陪產假以外, 加班看心情. 沒有不對, 只是這些都是成本. 雖然現實, 但這就是競爭力.
可以不要丟地主的臉嗎

連房價都要靠外勞來撐
沒錢跟人家炒什麽房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