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紛紛升息,房地產的末日審判到了

升息是審判日,但不一定僅是房地產的審判日;而就算是房地產的審判日,還得看判下來是有罪無罪,以及受刑人是誰........ 挺有趣的,A 受審,B 有罪,C 受刑,D 被流彈打到..... 房地產業受審,炒房客有罪,購屋者受刑,咦?那誰無辜被打到?
Jimmy_Lo wrote:
升息,升半碼大約多60元,升1碼大約多120元

假設:
1000萬的房子,貸款8成,每個月多960元
2000萬的房子,貸款8成,每個月多1920元
會因為1000-2000元而害怕?


請問
升到 3.1% 是幾碼?
我是 2007 年買房的,利率就是 3.1%

3.1% 並沒有末日審判啦~ 日子一樣過
也是撐過來了

用我例子算
1.3% 貸 800萬 20年 = 37872元/月付款
3.1% 貸 800萬 20年 = 44769元/月付款

一個月多付 6897元
少養條貓或狗,或少生一個人就可以了
哈哈~
Jimmy_Lo
3.1%依現在的狀況大約要升息約7碼才有可能達到,但是您如果是2007年3.1%,在2012-2020年這之間的降息理應也會受惠才是,所以只是把降下來的調升回去,若當時買房有計算過負擔能力,就不擔心了
Zioso777 wrote:
升息啟動房地產的末日...(恕刪)

美國是美國

台灣是台灣

玩法大不同啦
Zioso777 wrote:
升息啟動房地產的末日...(恕刪)

建商沒比出暗號前

不會有動作的啦 笑噴~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偷偷地告訴您,您不要跟別人說哦。秘密,建商開始動作就來不及了
美國升息,台灣自然跟著升息,台灣都很緊盯美國匯率,貨幣問題遠大於房地產。

然後我只知道要是利息升到3%,我身邊在這幾年買房的朋友會過得蠻慘的,然後要慘30年,美國的通膨是40年來新高,目前是升息不擔心,反正在預期中大家能閃就閃,就怕一次升太多。升息這件事從去年預測2023年才要升息,到現在基本認定3月就會開始升息,且有一定機率一年要升息4次,我相信再過不久有其他機構說每次都要升息兩碼也不意外了,感覺現在fed就是靠這些金融機構的預測在判斷市場反應,來決定收縮的力道。

但不管怎樣,可憐的都是最近買房的年輕人,因為貸款基期太高,升到3%就很可怕,含有很多人搞無限寬限期的,當房價下行這都蠻可怕的。

別忘了2014聯準會光是停止購債這件事情,就讓台灣房價慢慢下修了,現在是升息+停止購債+縮表(在市場上收回4.6兆美元資金),就慢慢等著看了~
man91517 wrote:
美國升息,台灣自然跟(恕刪)


- 1970年:CPI當時6%,聯邦利率是9%!
- 1980年: CPI當時約15%,聯邦利率是19%!!!😲歷史高點!
- 1990年:CPI當年也差不多6%, 而聯邦利率是10%!
- 2000年:CPI是4%, 聯邦利率是6%。
- 2010年: CPI是2%,但是聯邦利率是0%!當時2009年開始QE量化寬鬆,2010年還沒結束,所以利率還是躺平,0%!
- 2020年:通膨CPI還沒起來,利率還是0%。
但是2021年通膨CPI往上衝,衝到6-7%,2022聯邦利率是??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留言改回復,在37樓
hermas wrote:
- 1970年:CPI(恕刪)


您的觀察是如果聯邦基準利率沒有高於通貨膨脹(CPI),是無法抑制通膨的。
通膨發生後,FED貨幣市場公開操作的結果
R(基準利率) > CPI 才可能罷休。

在我們一般的認知 通膨 > 5%是惡性通膨,央行要採取貨幣政策抑制通膨
如果是通膨 < 2%,FED不需變動貨幣政策。
樓主別危言聳聽.
只有開槓桿的房市窮套們會輸光賠光光, 好嗎?

Jerry Linz wrote:
別笑死人了
半年升息半碼
是會跌多少
只有窮人才會貸款


話說這位大哥, 你三個月內從魯蛇變溫拿了喔??
誰在跟你悽慘落魄啊?








只是個過程 wrote:
只有開槓桿的房市窮套們會輸光賠光光, 好嗎?


我覺得應該是

1. 槓桿開到爆的窮套會賠光(O)

2. 槓桿開到4倍的自住客會賠光(O)

3. 槓桿只開2倍的有錢多多會賠光(X)
hermas
可是現在都是開>4倍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