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堆消息、新聞都在傳房價崩了

房價會不會崩沒人說得準,但可以查一下近期的"移轉交易筆數"和"成交單價",或是親身多去走走看看

不過最近開始有種"有價無市"的感覺,釋出的案件真的有明顯變多,而且談價的空間變蠻大的
會崩?
你問問版上的人有人不想買房的嗎?
或你問問是身邊的年輕人想不想買房?
這些回答就會告訴你答案
至於會不會成交
又是另外一回事
smuycdk wrote:
不過最近開始有種"有價無市"的感覺,釋出的案件真的有明顯變多


你算聰明的.
現在多多只剩房仲, 看多網站, ...能繼續洗腦.
其實傻多早已套住跑不掉.

chrisabbie
現在的重點不就是建商代銷繼續吹泡泡,讓這些人越接越多嗎?
黑羽斷翼 wrote:
如果你買房是因為需要..而且又是自用

那不需要過渡的去理會什麼冥嘴.叫獸.磚家.腥聞

找到合適也喜歡的

又負擔的起

就可以考慮出手了


真的

自用一直等一直挑 最後都是漲價還是用錢換來的 何必
預祝大家 端午節快樂 暑假快樂 中秋節快樂
住家附近最近很多的新中古屋在售出,但房價沒有跌,屋齡都是超過5年以上,甚至到8年,完全沒有裝潢,住過
,想必應該是之前的投資客開始賣房了。像這類的房子除非地點好,要不然還是不會碰,畢竟投資客多的大樓,住家品質通常不會好,多少有些是外來的租客。
再撐一下吧,美國還有一波升息,台灣應該還會再跟進。就看賣方市場是否轉成買方市場,不急著買,手頭上資金多些,貸款利息壓力也小一些,不是嗎?
george306 wrote:
很簡單呀, 樓主不覺(恕刪)


一堆人主張升息後 房價就會跌
結果現在升了1.5 碼 ,房價沒跌 , 房租先漲了一波
不知道那些空空們做何感想?

你們空空要看空是無所謂啦 記得繳房租就好
通膨受害者
升息對房價有壓抑效果是肯定的,但是升一點點,就像大火時,用水槍救火,沒用的,要用強力水注,你看央行,有用強力水柱嗎?
投資客下不了車 教你趕快上車的意思

我2017年買房,當年的氛圍就是灰犀牛+黑天鵝+崩盤

買了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是房價低點
漲200%,崩個20%也是崩了阿~
黑羽斷翼 wrote:
如果你買房是因為需要(恕刪)


我只有我自己一間房的經驗

我家這間房是六年前買的,六年前是2016年

如果長期關注房市的人,一定還記得2012~2016這四年,台灣的房市有多慘

台灣房市在2012年時開始進入交易緊縮期,2014年來到一個關鍵點,交易量大幅萎縮,法拍屋數量激增,房仲倒一片。這個時期是這樣的,房市交易一攤死水,但成交價幾乎沒有變,蛋黃區還在漲,蛋白區不動或小跌

整個狀況是沒人買,但賣家價格踩死不降。整個市場都在看到底賣家什麼時候撐不下去要崩盤,然後房仲第一個倒。 這些現在都還查得到資料

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到2016年底。

我在2016年初開始準備看房(我是自住需求),2016年中成交

當時我看房的過程就不多提,最後我用低於同社區實價登錄約15%的價格買到現在住的這間房

貸20年,月繳兩萬

我話先說,我人生最多的運氣都在買房時用完了,因為我用低於當時市價的價格買到這間房,當時說什麼看房開價先7折,我認為是有點唬爛,但非蛋黃區是有議價空間的

接下來是事後諸葛,所有人都認為台灣房價在當時要崩了,成交量萎縮了四年,房仲倒一片,種種跡象都在說房價要跌了。但最後,2017年開始,台灣房價又開始漲了 (攤手)

尤其我家這附近,因為臨近有條新路喊了十幾年,終於在2019年開始動工,預計今年要完工,所以2018~2019年我們這裡房價跟台灣整體房價漲幅差不多,2020~2022則是井噴式暴漲,漲幅遠超全台灣平均漲幅

我就這樣說,同社區實價登錄,最近的一筆(今年上半年),成交價已經超過我六年前買的兩倍了,591上同社區掛賣的價格是我當初買的2.5倍。

如果我現在買,房貸要三十年月繳三萬。 你跟我說自住沒差? 差多了好嘛!
安娜LEE
你當初也是抱著自住繳得起就沒差的心態跳進去啊,不然16年如果還在山腰上你不就買貴
通膨受害者
真是正解,自住需求,就看負擔不負擔的起,買房也不用心急,先挑喜歡的社區,慢慢比價,反正這二年量縮,運氣好,你應該能等到幾個挺不住的賣方,就比气長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