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5765分
                                                        文章編號:89264262
                                                    J.Son wrote:
聽到某部門的主管在對下屬談論現今買房的議題,剛好在等公文,就聽她有何見解。這位主管也50+了,先生是公務員,房子買在汐止車站旁,55坪含車位,這起碼要2000萬吧!她是這麼說的,當初我跟我先生也是小小經辦幹起,我們是有多麼努力,你們啊!連我當初的1/10都不如,為了買房,我們過的有多省,長輩給了我們100萬,其餘自己想辦法,別跟我說年代不同,就是你們不夠努力,當初我沒有貸款是用現金買的,我可以,你們為什麼不行,霹靂啪啦說了一堆,這應該是為了激勵部門吧!畢竟新的一年也開始了。這時突然有位年輕有為的女同事,開口問,請問你當初房子買多少錢,讓我們有努力的目標,297萬,對,她是說297萬。到底是世代不公,還是她眼光好,抑或是……,高房價的時代,好好努力吧!房子不貴,只是不夠有錢而已。
這大嬸說的對極了
現在年輕人超不努力的
你知道為什麼美國那麼強盛嗎
因為你在睡覺的時候美國人在唸書在工作


==========
我快五十歲了
可能是因為不夠老
我最討厭這種賣老的言論
少在那邊把時代的進程當成自己努力的成果
以前颱風時
汐止基本上都淹大水
房價也跌很慘
大部分購房者都不願意買在那邊
拿現金買房根本不是表示有錢
而是表示銀行不信任他的償債能力
也或是認為他的房子不值那個金額
所以不放貸吧
另外就是照他的邏輯
他房子才值兩千萬而已喔
那麼他們夫妻這輩子應該不夠努力吧
前幾天某大學改掉八點第一堂課
也是很多人在罵年輕人懶
在我看這就不是農耕時代了
早起要幹嘛
大部分的店都還沒開
現在店家晚開門晚打烊
大家的生活都被迫往後延了
而且電器時代
白天工作晚上工作不都是在做
硬是早起頭昏昏學得到什麼
過去那個時代重視形式
不管你心裡怎麼想但是你要像樣
這個時代重視實際
不管你怎樣做但是要有效果
因為我常在不同時區生活與工作
我大部分是凌晨在工作的
在我鄰居眼裡就是“沒在做事+每天睡到自然醒+常常出國+開跑車=敗家子”
家人還說要跟鄰居解釋或是做給人家看
我覺得你活你的我活我的有什麼好解釋的
我常常勸我的長輩與平輩
人如果不隨著時代改變
時代也不會因為你而聽下來
只會拋下你繼續前進而已
然後就變成以前我們討厭的那種怪老頭
現在我反而覺得大家都太努力了
變成所謂的內卷
你努力我努力他努力的結果
不是變成大家都很好
而是大家的勞動力都在賤賣
大家現在每天都在趕趕趕
每天都壓力很大
每天都資訊超載
做一件事的時候還要同時兼顧別的事
連看的影片都要快轉
看個電影都看幾分鐘解說
我認為年輕人為了自己的人生努力是沒錯
但是也該多休息
以及適度的放鬆與放棄
這是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不然最後也不過是買了一堆東西吃了一堆東西
家裡亂七八糟
健康也亂七八糟而已
==========
補充一下
以前銀行利率高
大部分的人都是盡量存錢
一邊拿銀行利息一邊物色房屋
還有一邊觀察房價走勢
等找到滿意的之後
貸款+自備買下去
然後盡快的還完貸款
因為利息很高
當觀念一直停留在過去
就會覺得欠銀行錢不好
要付很多利息
事實上環境早就改變了
在我的生活
為了避免我也陷入老人固化思維
我跟後輩、晚輩溝通就是以數據為主
要講到以前怎樣也就大家聊聊天而已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