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馬政府下台跟2024年蔡政府下台相關數據對比,2016年馬政府下台房價所得比12世界排39名,2021年蔡政府房價所得比22世界排12名,2024年還沒有出來應該會更高,這個Google就可以查詢了,大家可以拿去各大臉書網站製作成圖表宣揚一下,這個房屋所得比是代表人民食衣住行過得很辛苦,八年全面執政通過了一堆圖利法案,左手打房右手圖利
bb12346789 wrote:2016年馬政府下台房價所得比12,2021年蔡政府房價所得比22,2024年還沒有出來應該會更高 這種說法是屬於瞎子摸象各說各話我換一種看法解釋房價所得比22倍比房價所得比12倍,代表有資產的人資產倍增,台灣八成的人是有資產的難道早之前買房的人應繳金額會隨房價所得比調整變多嗎?
bb12346789 wrote:這個房屋所得比是代表人民食衣住行過得很辛苦 只有早能買而不買的人苦而已,其他早買的人都笑哈哈!但換句話來說年輕人買房苦啊!......可是年輕人爸媽有房爽歪歪的怎麼說?......早晚還不也是年輕人的.......只有一種人苦,爸媽沒房自己又年輕的......不過這就是讓你證明自己真本事的機會了
A咖錦衣衛 wrote:這個機會是有喊的政治...(恕刪) 講白了,01 這棟樓,有誰願意裝潢花大錢的比例多高。買在土城區的房屋。空間真的不大。環境....能賺到你的錢。會是小裝潢公司或是設計室嗎?!會花比較多錢。坪數都不會太小。土城區 那個案是例外。有能力的。不會錢。花不下去。 公設的設施 不是買家的參考指標。進出電梯,都要擔心,刮壞人家裝潢的鍍鈦....新北市,林口區。才是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