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星 wrote:
租東西本來就要付租金
如果我只有1500萬
沒有房
我寧願先來租房
1500萬拿去ALL IN美國那斯達克或標普五百ETF
以後賺大錢機會很高
要不然巴菲特為什麼會說20年後或30年後標普五百會到幾點幾點


假摩星韭菜又在胡攪蠻纏了,教壞人家發 "賺大錢" 春夢。

不如現在把那一路下行,跌跌不休的老破舊房賣了吧,不要假稱什麼自住,去租就好,那裡不能住呢 ?
不就是租東西本來就要付租金嗎 ?

就當成沒有房
寧願先來租房
拿去ALL IN 台 GG,美國那斯達克或標普五百ETF ......

這不就是千載難逢的實現,如果可以重來,就可以真的希望早一點all in 台積電,賺了錢就拿去買, 以後想買幾間房都不是問題了。

大摩星 wrote: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真的希望早一點all in 台積電。
出社會賺了錢就拿去買,
現在想買幾間房都不是問題了。
大摩星 wrote:
租東西本來就要付租金
如果我只有1500萬
沒有房
我寧願先來租房
1500萬拿去ALL IN美國那斯達克或標普五百ETF
以後賺大錢機會很高
要不然巴菲特為什麼會說20年後或30年後標普五百會到幾點幾點


正巧~我也是巴菲特的信徒
巴菲特教人投資的核心重點是在能力圈與風險控制
不是教你去預測低點高點,甚至all in某一項資產
除非你能清楚講出這項資產的風險與限制
你要講S&P500,SPY我也有長期投資
我第二屋頭期當年還是靠它滾出來的
我的觀點很簡單
首先:長抱指數這種投資一定沒問題,但時間通常必須夠長,人性通常沒那個耐性。
其次:不動產長期絕對報酬通常打不贏股市,但你長期付出租金很容易變輸家。
所以:這邊不是要比較股市還房地產誰強誰弱,這個問題本身沒甚麼太大意義,那是資產有幾億想追求的人才要思考的問題,一般人基本的現金要有,不用租金的住處要有,股票看能力,一切依能力比例平衡配置解決你面臨的問題才是王道。

所以只有1500萬還是必須做平衡配置
all in SPY年化約10%,理論報酬率最高沒錯~但那是超...長期的平均
實際上S&P 500歷史上每幾年都會有一次20~40%的大幅回擋
而且還曾經有過很多次10年不漲的狀況
如果剛好在高點all in,過程中1500萬腰斬變800萬...你確定能長抱得住?

一般人帳面虧損個5%不會怎樣
到10%開始會天天開app關注
到15%開始懷疑是不是做錯了
到20%以上...大部分人高機率開始直接砍單~後面有沒有行情和你無關了

比如:2000年網路泡沫那一次,S&P500從1500跌到800幾乎腰斬,抱得住?
在比如:2008年金融海嘯,S&P500從1500跌到700,再次腰斬...抱得住?...
然後以上有沒有發現:你講得這個巴菲特最推薦指數,2000年到2013年,這個績優指數幾乎原地踏步~
整整13年夠長期了吧?同期台灣房地產可是漲了超過2~3倍,這還不算上房子很容易使用槓桿,以及如果有出租的租金收入。

我上面講的你都可以自己回測看看
因此為何我一直強調要平衡配置任何東西都不要all in,根本原因就是以上這些你都無法預測,
既然無法預測,就平衡一點做能力所及的事情就好。
maxkingella wrote:
首先:長抱指數這種投資一定沒問題,但時間通常必須夠長,人性通常沒那個耐性。
其次:不動產長期絕對報酬通常打不贏股市,但你長期付出租金很容易變輸家。
所以:這邊不是要比較股市還房是誰強誰弱,這個問題本身沒甚麼太大意義,依比例平衡配置解決你面臨的問題才是王道。


應該要點個讚。

樓主開樓,講的都很正面,他有房穩定了之後,也開始注意股市等其他投資管道,開始學習如何進一步投資,風險如何控管。

很多已買房者,根本就不會排斥其他股,債,幣....等,反而有更健康的心態,不會躁進亂投,妄想賺大錢。

只有那種冒名魔星的西貝貨之流,見不得人家好,盡是講一些什麼 All in 就發大財的鬼話。
大摩星 wrote:
你新來的嗎?
貼了好幾次

我引言的不是你的文喔
wasiwawa wrote:
我引言的不是你的文喔(恕刪)


喔,
看錯名字了
sorry
wasiwawa
沒事😐
大摩星 wrote:
我是沒長期投資ETF啦
這是講給一般人聽得
一般人適合ETF
我是直接買個股
而且個股是長投
所以我是自己組建自己的Nasdaq ETF



也許你資本大了,經驗老了可以這樣做沒問題
我這幾年逢人就推指數ETF,原因是身邊散戶真的90%完全符合打不贏大盤
追高買個股買了就賠,賠了就套模式,如果要套寧願套在指數至少高機率回的來.
我個人投資本金是80%放指數,20%買個股,個股只碰我懂的且跌到便宜價時才買,獲利達到50%以上甚至翻倍馬上變現或轉指數.
其它跟風的AI,電動車...漲再多通通跟我無關

一般小白錢沒那麼多,應該簡化把錢分兩套就好
1.保命的錢
2.成長的錢

一般人的第一間房我認為是保命用的錢,
最好及早規劃
有餘力在追求成長的錢
是這樣沒錯的,繳給房東不如直接買房
nowtalk wrote:
是這樣沒錯的,繳給房東不如直接買房

我就是這麼想的
經過這些年
今年台北的房子
房客已經幫忙繳清了
lawtaipei
[讚][拇指向上]
wasiwawa wrote:
我就是這麼想的...(恕刪)


越早認清事實,越早脫離陣痛期。
青壯年不吃苦,中老年以後就會後悔。
不是盲目貸款買房,而是深思熟慮之後,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lawtaipei wrote:
存款達一定金額,
銀行就會偶而邀請這些VIP聚餐。
魚幫水,水幫魚,同蒙其利。

這種是窮人去的。
我都丟垃圾桶

omniyeh wrote: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 ? 又不是只有假魔星可以重來一次,是大家都可以重來一次,OK ? 大家重來一次都去 All in 台GG 好了。

講台積積太過份,講0050應該沒問題。
0050還拿不住的人,20年的房貸大概也會繳不出來。

maxkingella wrote:
首先:長抱指數這種投資一定沒問題,但時間通常必須夠長,人性通常沒那個耐性。
其次:不動產長期絕對報酬通常打不贏股市,但你長期付出租金很容易變輸家。
所以:這邊不是要比較股市還房地產誰強誰弱,這個問題本身沒甚麼太大意義,那是資產有幾億想追求的人才要思考的問題,一般人基本的現金要有,不用租金的住處要有,股票看能力,一切依能力比例平衡配置解決你面臨的問題才是王道。

跟錢多錢少沒關係。
都是一樣的報酬率。
就我看,反而有幾億的人才會不在意報酬率,
這時候買房子才會不在意股市還房地產誰強誰弱。

長抱房貸沒問題,為什麼抱指數就會有問題?就會沒耐性?
會選這條路的人,反而是敢於挑戰舊觀念的人,
我相信是更有可能堅持下去的一群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