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lee1234 wrote:
你知道張學友等藝人幹...(恕刪)


小弟不能再同意更多了.....

大大所言甚是....

小弟也是 受災戶....嗚嗚嗚
allenlee1234 wrote:
你知道張學友等藝人幹嘛出來搶錢嗎?連當初最保險的雷慢兄弟債券都會倒!

我知道啊,記得新聞是說,他因為購買連動債導致大虧
但我認為這是因為他投資自己不了解的商品
話說再雷慢兄弟倒閉之前我還沒聽過這間公司(請恕小弟孤陋寡聞)
想要靠投資賺錢,我認為只能保守再保守吧

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會野心變大,一次大賠!你可以前N年大賺,但退休後一次大賠後就倒地不起!

沒錯,目前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是這種人(散戶?)
只能靠後天的訓練來減低情緒風險的影響了
meredith wrote:
每個人的作法都不同但...(恕刪)

一樣的道理 我只要付頭期款50萬 剩下300萬像你一樣投資 我也是買房子不用錢 呵呵
這種想法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二十年前的一對兄弟,二個人都月入4萬
弟弟覺得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比較安心,硬著頭皮買了間房子
貸款每月繳2萬5千元
結果被哥哥笑
你一個月繳房貸2萬5千元,利息8%,給銀行賺,
我房租才八千元,我一個月可以多存1萬七千元
20年後,我就有400萬多,幹麼買房子
結果20年後,因為通貨膨脹,同樣的房子,房租變成一個月要2萬元
而且二兄弟也都有小孩了
當初的房子也不夠住了
弟弟又去找了買了大間點房子,用舊房加新房貸款買,舊房子就出租
一個月收二萬的租金
他貸款變成要2萬8千元,扣掉出租收入,他等於只要出 8千元
他每個月比他哥哥多二萬元可以運用
但他哥哥卻負擔越來越重,不買房,他每月房租變成要3萬元
他每月只剩1萬可以用,原本可以比他弟弟多存的1萬7也被通膨吃掉了
如果他想買房子,他手頭現金也沒了,還要扛貸款
還要擔心失業怎麼辦,
弟弟卻一點也不用煩惱,如果他失業了,他只要把舊的房子處理掉
他就會多一筆資金,每月慢慢繳,撐個5-10年沒問題
那時候小孩也大了,房子也不需要那麼大
賣掉新房,找間小間的,夠二夫妻養老就行
那手頭又多了一些現金出來
這樣的故事,你想當哥哥還是弟弟?
這故事有一點我不解,照理說20年後哥哥應該也有一筆現金啊,不致於這麼慘吧..................
豬血高 wrote:
這種想法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二十年前的一對兄弟,二個人都月入4萬
弟弟覺得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比較安心,硬著頭皮買了間房子
貸款每月繳2萬5千元
豬血高 wrote:
這種想法讓我想到一個...(恕刪)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就是寫這個故事的人,聯想力真是豐富...
豬血高 wrote:
我房租才八千元,我一個月可以多存1萬七千元
20年後,我就有400萬多,幹麼買房子
結果20年後,因為通貨膨脹,同樣的房子,房租變成一個月要2萬元

根據我的計算,假設這20年間平均通膨率為3%,則20年後可能的租金應該是1.4W
4%=1.68W
5%=2W
這表示這則故事預設通膨率是5%?
貸款利率是有提供了(8%)
但存款利率?故事的租屋人都沒投資?(就算是存款也有利率吧,雖然少了點)
租屋人薪資都沒漲?(雖然目前都是這樣
條件不足,無法作為參考,本案發回重審
John-Chen- wrote:
買屋跟租屋各有利弊買...(恕刪)



1.搬家累是累,但要是附近出了兇殺/強竊盜/噪音.再怎麼累你也會搬,但若是買房,就得忍受,再者,就是因為四五年搬一次家,所以也會強迫自己不要去買不實用且搬家會造成麻煩的物品,講求簡單實用好搬,這樣又存了一筆錢

2.房子不能按照你的想法裝潢,但換句話說,就是因為不能裝潢,反而更是強迫自己省下裝潢費/修繕費,這樣又存了一筆錢

3.現在的房東滿街跑,很難遇到爛房東,反倒是遇到爛房客/爛鄰居的機會大,大不了換一間就是了

4.租金每年上漲,是會上漲,端看當時簽約而定,如果簽二年,就這兩年期間不可能會漲,遇到好房客,房東都來不及要求你長住久一點幫他減少一點貸款了呢,放心啦,滿街都有房子租,每個人都殺價殺很兇

5.20年後,還是沒有你名下的不動產,但是存款又多了幾百萬~


租房= 免房屋稅/地價稅
免修繕
免裝潢
不怕惡鄰/仇家/欠債/壞治安
不怕火災/地震/土石流
不怕換工作/換公司/調離原單位
說換房就換房,愛住哪就搬到哪,更不用隨著利率的起伏起舞

租房這樣好,為什麼有人買房不租房呢??

說穿了,還不都是女人想要有一個家的感覺,認為有家才有安全感,於是乎,再怎麼樣你也得硬著頭皮買下去,然後一個月繳個2萬-3萬的貸款,每個月省吃儉用,利率一昇高就忙著罵政府,工作一沒有,房子就怕被銀行法拍,住家附近治安不好,每天出門都還擔心的半死
先聲明我是一個想在台北買房子生活的上班族.....已經有房子,但是想再買~

有一些錢的人一定有房地產
房產投資賺錢的地段和交通等機能是不變的定律.....
20年後大家還是會嫌房價貴,薪水會更少(財富集中化)
20年後肯定的是有能力買台北市中心的會越來越少
20年後想在市中心生活的租屋族肯定不會減少(因為工作機會多且方便)
20 年後台北依然是台北....所有的問題依然持續討論著

以上想法僅限台北~
meredith wrote:
根據我的計算,假設這...(恕刪)

根據我的計算,假設這20年間平均通膨率為3%,則20年後可能的租金應該是1.4W
4%=1.68W
5%=2W
這表示這則故事預設通膨率是5%?
貸款利率是有提供了(8%)
但存款利率?故事的租屋人都沒投資?(就算是存款也有利率吧,雖然少了點)
租屋人薪資都沒漲?(雖然目前都是這樣)
條件不足,無法作為參考,本案發回重審
----------------------------------------------

我幫另一位網友說明好了~60年代一間位於師大路透天60萬就能買到(錢比較大),若換算成現在市價,你認為多少呢(我預估至少五六千萬以上跑不掉)?翻幾倍呢?你定存或投資能翻N倍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