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ream0512 wrote:
首先,如果跟台南沒有...(恕刪)


1.台灣的住宅租屋市場其實偏向買方市場,還是那句,真的漲得動的話就不會有這麼多房東在補充保費頒布後改收現金,而不是直接漲2%了...

2.台南的狀況我確實不清楚,但是用一個單一地區的現象去評估一個全國性政策的成敗,並不合理

3.北部炒房資金南移也不是在奢侈稅之後才有的事,台北炒作空間有限是更早大家就看得出來的事,如果沒有奢侈稅,台南的房價就會少漲一些嗎? 其實未必


你回我這篇文章時,有看我是回誰文章嗎?因為另一個人認為,法律無法考慮每個邊邊角角的狀況,所以我才說,目前法律我就可以退稅,何以我要支持有可能課我稅的法?我當然反對啊,因為要修改的人只注意他的利益,又怎麼能說我不是?對我而言不改是最有利,所以我先支持不改,如果政府提出的方案確實不影響換屋族,我也會贊成,如果政府是扒我們的皮,那我就反對。也號召同情況或其他理由的人一起反對。你說出事實,這就是稅制調整,既然是調整,就該出聲,不出聲就課你,所以不想自己稅賦增加的人,應該站在一起。
Johnny_depp wrote:
看來只有哥了解開版樓主您,所以哥才幫您將問題點收斂及歸納起來,哥才是真正考量你的人

所以看來開版樓主好像不支持的理由不光是換屋問題啊

很單純是完全不想被課房屋交易所得稅

整棟樓看下幫開版樓主您歸納一下您所提的意見,您可以修正及補充

諸如

1. 反對一屋免稅 (開版及後文開版樓主都有提),是優惠多數一屋者可以免稅或減免,開版樓主認為公平原則應該一視同仁課稅,新聞上的政府說法是為減少推案阻力因此有設優惠.

2. 反對先買後賣課稅 (但就有緩衝期,即便不明),這我同意當成反對的理由,所以前面也問您是否規定清楚您就不反對了? 不過您沒有正面回答. (當然您可不回答)

3. 反對成本認定 (新聞完全不明,無法提出建議方案)

4. 反對無知(不知道)被多扣稅,或應該可以除外.... (建議是跟立法無關)

5. 反對土增及房屋交易所得合併課稅? (新增推測歸納,對嗎?)

6. 反對奢侈稅夫妻贈與列入? (但政府好像已有回贈免除條款)

7. 其他請再補充啦


請開版樓主在幫忙補充啦,歸納一下讓爬文的人可以簡單看清楚...(恕刪)
rivegauche1979 wrote:


1.台灣的住宅租屋市場其實偏向買方


其實跟你爭還真無聊

你要爭贏是吧!

那你贏了,OK

我根本不用管租屋是買方還是賣方大

稅漲房租漲,就這樣子而已

地段好,房子好,漲價還是滿租的

政府加稅,會讓弱勢的更弱的



calvinshiu wrote:
你回我這篇文章時,有看我是回誰文章嗎?因為另一個人認為,法律無法考慮每個邊邊角角的狀況,所以我才說,目前法律我就可以退稅,何以我要支持有可能課我稅的法?

我當然反對啊,因為要修改的人只注意他的利益,又怎麼能說我不是?對我而言不改是最有利,所以我先支持不改,如果政府提出的方案確實不影響換屋族,我也會贊成,如果政府是扒我們的皮,那我就反對。

也號召同情況或其他理由的人一起反對。你說出事實,這就是稅制調整,既然是調整,就該出聲,不出聲就課你,所以不想自己稅賦增加的人,應該站在一起。
Johnny_depp wrote:
看來只有哥了解開版樓主您,所以哥才幫您將問題點收斂及歸納起來,哥才是真正考量你的人

所以看來開版樓主好像不支持的理由不光是換屋問題啊

很單純是完全不想被課房屋交易所得稅

請開版樓主在幫忙補充啦,歸納一下讓爬文的人可以簡單看清楚...(恕刪)



當然知道,目的反正就是要幫開版樓主您找出反對的理由,看能否幫樓主解決或釋疑,根據樓上開版樓主又更明確的指出反對的理由是 "不想多課稅",這個完全同意也是一個理由.

一開始早說嘛! 開版是說換屋過程有問題...大家才在幫您解決
後又說成本認定....大家又幫您解決,不過因資訊不多,哥不對成本認定問題發表意見
後面又扯到現在的奢侈稅混淆
後面又扯到不知情問題

總結,開版樓主的真正意念終於確認了,就是反對多被扣稅...而且樓主看來應該是不會在兩年內賣屋受到新制一屋族的優惠,因講了半天開版樓主都無好感.

那就應該不想接受一屋免稅的好處.....這就非常非常的怪了
現制買賣該扣得稅跑不掉...新制一屋有優惠反而完全反對..





整棟樓看下幫開版樓主您歸納一下您所提的意見,您可以修正及補充

諸如


1. 反對一屋免稅 (開版及後文開版樓主都有提),是優惠多數一屋者可以免稅或減免,開版樓主認為公平原則應該一視同仁課稅,新聞上的政府說法是為減少推案阻力因此有設優惠.

2. 反對先買後賣課稅 (但就有緩衝期,即便不明),這我同意當成反對的理由,所以前面也問您是否規定清楚您就不反對了? 不過您沒有正面回答. (當然您可不回答)

3. 反對成本認定 (新聞完全不明,無法提出建議方案)

4. 反對無知(不知道)被多扣稅,或應該可以除外.... (建議是跟立法無關)

5. 反對土增及房屋交易所得合併課稅? (新增推測歸納,對嗎?)

6. 反對奢侈稅夫妻贈與列入? (但政府好像已有回贈免除條款)

7. 目前法律我就可以退稅,何以我要支持有可能課我稅的法?



不過哥不太了解,相同條件下,現有法律為什麼開版樓主您持有兩屋買賣可以退稅? 而在新制下您兩屋反而要扣稅?

可否用概算表給不是專業的我了解學習一下? 還是您前面提供的資訊都是煙霧彈?




換個方式來說明政府的稅改,可能看的人比較能理解。假設政府因為要養龐大的公務員,及高昂的退休金,想要提高燃料稅。可是提高稅金,不管多少,民意一定是反對的。那怎麼辦?於是官員想,這樣吧,我只提高汽車燃料稅,那因為徵收範圍變小了,汽車只好多課一些,然後我告訴機車族與非開車族,為了節能省碳啊,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了交通其他理由,所以我要加汽車稅,但是加汽車稅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不是,而且那很重要嗎?更不是,因為其實我是要加稅。而機車族或無車族很開心啊,又不是加我稅,而且還節能省碳呢,還會罵汽車族,你們眼光要放遠,要節能省碳,但是加稅就可以節能省碳?分明騙人。而汽車族呢?我車都買了,你要加稅我只能吞下去,車子我就是有用途,你就算加稅我還是只能含淚繳錢,有些地方就沒捷運,有些人上班通勤路線就沒巴士啊,能有選擇嗎?反對還會被扣帽子,你不環保,不願意為下一代努力,但是你知道嗎?或許你稅金課去,只是為了養更多公務員,付更多退休金,該解決的問題,其實政府一項也不會解決,大家只是加稅罷了。
calvinshiu wrote:
換個方式來說明政府的稅改,可能看的人比較能理解。

假設政府因為要養龐大的公務員,及高昂的退休金,想要提高燃料稅。可是提高稅金,不管多少,民意一定是反對的。

那怎麼辦?於是官員想,這樣吧,我只提高汽車燃料稅,那因為徵收範圍變小了,汽車只好多課一些,然後我告訴機車族與非開車族,為了節能省碳啊,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了交通其他理由,所以我要加汽車稅,但是加汽車稅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當然不是,而且那很重要嗎?更不是,因為其實我是要加稅。而機車族或無車族很開心啊,又不是加我稅,而且還節能省碳呢,還會罵汽車族,你們眼光要放遠,要節能省碳,但是加稅就可以節能省碳?

分明騙人。而汽車族呢?我車都買了,你要加稅我只能吞下去,車子我就是有用途,你就算加稅我還是只能含淚繳錢,有些地方就沒捷運,有些人上班通勤路線就沒巴士啊,能有選擇嗎?反對還會被扣帽子,你不環保,不願意為下一代努力,但是你知道嗎?或許你稅金課去,只是為了養更多公務員,付更多退休金,該解決的問題,其實政府一項也不會解決,大家只是加稅罷了


這個哥一看就能破題了..

非常簡單

目的.....錯了

你不把他冠上這個錯誤的目的,文意就通了,而原先要冠上什麼目的比較順,就看立案精神


這個邏輯謬誤哥在#395F 就已經提過了

"
很簡單! 如哥呼籲不下一百次的當成稅務調整就好

先插入個健全不動產議題...等會又插入經濟景氣循環議題....東插西插
證所稅就是這樣...

不要把當他當成"健全不動產"的目的....這叫扣帽子,就是打稻草
人家明明就是稅制調整"


哥的閱讀、理解及破題能力夠專業吧?

Johnny如果是財政部長,我馬上支持稅改,但可惜你不是,如果政府按照你收斂的去改,我可以馬上改為贊成,但是現況是你說你的,我反政府的,我無法因你收斂而不改,因為你非政府,也不能承諾什麼。你認為你提出很多,對我而言都是假的,沒有效力的,當不了真的。
Johnny_depp wrote:

當然知道,目的反正就是要幫開版樓主您找出反對的理由,看能否幫樓主解決或釋疑,根據樓上開版樓主又更明確的指出反對的理由是 "不想多課稅",這個完全同意也是一個理由.

一開始早說嘛! 開版是說換屋過程有問題...大家才在幫您解決
後又說成本認定....大家又幫您解決,不過因資訊不多,哥不對成本認定問題發表意見
後面又扯到現在的奢侈稅混淆
後面又扯到不知情問題

總結,開版樓主的真正意念終於確認了,就是反對多被扣稅...而且樓主看來應該是不會在兩年內賣屋受到新制一屋族的優惠,因講了半天開版樓主都無好感.

那就應該不想接受一屋免稅的好處.....這就非常非常的怪了
限制買賣開扣得稅跑不掉...新制一屋有優惠反而完全反對..





整棟樓看下幫開版樓主您歸納一下您所提的意見,您可以修正及補充

諸如


1. 反對一屋免稅 (開版及後文開版樓主都有提),是優惠多數一屋者可以免稅或減免,開版樓主認為公平原則應該一視同仁課稅,新聞上的政府說法是為減少推案阻力因此有設優惠.

2. 反對先買後賣課稅 (但就有緩衝期,即便不明),這我同意當成反對的理由,所以前面也問您是否規定清楚您就不反對了? 不過您沒有正面回答. (當然您可不回答)

3. 反對成本認定 (新聞完全不明,無法提出建議方案)

4. 反對無知(不知道)被多扣稅,或應該可以除外.... (建議是跟立法無關)

5. 反對土增及房屋交易所得合併課稅? (新增推測歸納,對嗎?)

6. 反對奢侈稅夫妻贈與列入? (但政府好像已有回贈免除條款)

7. 目前法律我就可以退稅,何以我要支持有可能課我稅的法?



不過哥不太了解,相同條件下,現有法律為什麼開版樓主您持有兩屋買賣可以退稅? 而在新制下您兩屋反而要扣稅?

可否用概算表給不是專業的我了解學習一下? 還是您前面提供的資訊都是煙霧彈?




...(恕刪)

耶加雪菲 wrote:
不會怪啊,大大時間邏輯與實務上有點落差喔!
譬如我今天買,舊屋掛賣,不幸兩年多一天賣出
若以今年稅法來看,我就變成不符合一屋自住需繳賣屋所得,這部份每縣市不同,小弟會需繳交10多萬的金額,這我也是最近看新聞查詢一下才得知的。
比較大的問題是,假設稅改之後2年不變,又無其他配套的話,將兩年後的賣屋所得全併入家庭所得,那麼我第三年所得稅超過40%的部份可能就會有數百萬元,假設賣600萬,就至少需繳(600-200)×0.4=160萬,但若我明明舊屋是550萬買的,確要繳160萬以上的稅,這樣就不合理了吧?
以上計算如果有誤會還麻煩幫忙釐清,小弟超擔心稅改改成這樣的


回應大大的所得稅計算
上述有說是舊屋550萬買的
所以獲利應該是(600-550)=50萬
是把50萬加入所得稅去課稅

再來
另一假設是當做獲利600萬
並不是600萬全部課45%的稅
所得稅是有分級距課稅的
請參考357樓的算法
稅務調整,就是加稅,不承認也無妨,財政困難的政府,沒有減稅的可能,美其名調整,就是加稅。
Johnny_depp wrote:



可是提高稅金,不管多少,民意一定是反對的。

那怎麼辦?於是官員想,這樣吧,我只提高汽車燃料稅,那因為徵收範圍變小了,汽車只好多課一些,然後我告訴機車族與非開車族,為了節能省碳啊,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了交通其他理由,所以我要加汽車稅,但是加汽車稅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當然不是,而且那很重要嗎?更不是,因為其實我是要加稅。而機車族或無車族很開心啊,又不是加我稅,而且還節能省碳呢,還會罵汽車族,你們眼光要放遠,要節能省碳,但是加稅就可以節能省碳?

分明騙人。而汽車族呢?我車都買了,你要加稅我只能吞下去,車子我就是有用途,你就算加稅我還是只能含淚繳錢,有些地方就沒捷運,有些人上班通勤路線就沒巴士啊,能有選擇嗎?反對還會被扣帽子,你不環保,不願意為下一代努力,但是你知道嗎?或許你稅金課去,只是為了養更多公務員,付更多退休金,該解決的問題,其實政府一項也不會解決,大家只是加稅罷了

這個哥一看就能破題了..

非常簡單

目的.....錯了

你不把他冠上這個錯誤的目的,文意就通了,而原先要冠上什麼目的比較順,就看立案精神


這個邏輯謬誤哥在#395F 就已經提過了

"
很簡單! 如哥呼籲不下一百次的當成稅務調整就好

先插入個健全不動產議題...等會又插入經濟景氣循環議題....東插西插
證所稅就是這樣...

不要把當他當成"健全不動產"的目的....這叫扣帽子,就是打稻草
人家明明就是稅制調整"

哥的閱讀、理解及破題能力夠專業吧?

...(恕刪)

calvinshiu wrote:
Johnny如果是財政部長,我馬上支持稅改,但可惜你不是,如果政府按照你收斂的去改,我可以馬上改為贊成,但是現況是你說你的,我反政府的,我無法因你收斂而不改,因為你非政府,也不能承諾什麼。你認為你提出很多,對我而言都是假的,沒有效力的,當不了真的。


哥不是要您不反對,哥只是想知道您反對的理由及看能否幫您解決,像那個耶律哥應該問題都被解決了吧?

若您是政治面的反對,那就沒有什麼理由好討論了.

前面也說過您比較好的一點是您也提出反對的問題,不過現在看起來好像都是煙霧彈...

話說您可否稍說明一下為什麼相同條件下,現制您持有兩屋換房可以免稅? 而新制您反而會被扣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