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的小島, 不想有遠見的人們?? 我們居然有風險如此高的核電廠????

別跟不想討論的討論了,沒意義的
也不知是找不到理論根據還是愛釣魚
心中懷著自暴自棄的傾向的這種網廚一震都震出不少

你跟他討論什麼都沒用的

指的是誰不要自己找坑跳歐

不長眼 wrote:
真的假的大家都到對岸,強烈抗議
台灣沒有生產資源.沒有天然資源
為什麼政府不廣設核電廠.........(恕刪)


我精神支持你明天去蔡英文競選總部抗議
政治人物要有遠見,要有長遠的能源政策。
民生用電來講,台北市冷氣吹最兇,理應在台北市中心蓋核能電廠,
如此一來因電力傳輸造成的耗損可大輻降低,這才是最經濟的方式。
為了取冷卻水方便,可以蓋在大直靠基隆河處。
工業用電來講,竹科、中科、南科各蓋一座,
自給自足,
不用怕未來工業發展太過迅速。
反正核能安全又便宜,應該佔國內總電力八成才是王道。
aners wrote:
政治人物要有遠見,要...(恕刪)


老大!!


我一樣精神支持你明天去蔡英文競選總部抗議!!!
她太短視近利了不是嗎?

小比.tw wrote:
小弟不反核四, 但是國光石化有點說不通, 如果台灣對於能源發展與取得那麼困難, 那為何還要允許高耗能產業在台灣設廠? 這完全就是Doublethink, 說不通的啊!...(恕刪)

你不反對核四,那你反不反對賺錢?
是否要核電? 是否要國光石化? 全都是成本/利潤/風險上的考量。

清心寡欲的出家人可以反核四或反東反西,但要賺錢的人就沒資格反東反西..

貪婪的一群人在蓋核電廠,但同樣是貪婪的一群人在喊廢核,
只不過是賺錢的方式不同,在互相吵來吵去而已!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雖然早就預料到這個討論絕對不會朝向理性思辨的方向前進,到頭來一定是嘴砲滿天飛,但我還是要求我自己盡可能理性討論,因為我相信有所謂尚未決定立場者,需要更多的資訊。

正反並陳越詳細,人民才有機會做選擇。至於哪些是理盲型嘴砲,就請看官自行分辨了。台灣就是這樣,公共議題討論到最後一定被鬥臭,然後尚未決定想法與態度的中間者就因排斥感而失去進一步了解的機會。

核能存廢真的與每一位住在台灣的人都切身相關,所以請觀看這個討論串的人多點耐心,翻翻前面的文,"多質疑,多探究,多理性討論"。

朋友說我在這邊討論是浪費時間,但我相信只要多幾個人可以看到我的文字,激發想要進一步了解的動力,就值得了。
~Pain is inevitable, yet suffering is optional. ~

wdragon12 wrote:
上一次宣布停建核4大...(恕刪)


坦白說這個部份我還沒研究仔細,核四議題真的太博大精深了..目前粗淺了解所知的有幾個面向-
1.國際情勢:核四是跟美國廠商滿的,是平衡貿易順逆差的經濟工具,不蓋山姆大叔會跳腳
2.國內利益:核四工程利益牽涉龐大,所以當時在野黨全力杯葛
3.民進黨政府兌現選舉承諾卻未建立足夠的共識、沒有做好配套

wdragon12 wrote:
然後其他的發電方式全方面而言並不是環保的,

同意,但沒有任何一種其他發電方式對台灣有可能帶來毀滅性的災害。因為台灣無法承受,所以我們應該全力發展其他能源而非一意孤行覺得人定勝天。


sunnylancer wrote:
看半天, 上面的人要反核能那替代方案呢?
如何實行?
不打嘴炮不拉感情那反核的理性在哪??

老大,坦白說,我覺得你應該沒有看我寫的內容就開砲了。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你。
尤其你新開的戰線(飛彈?天安門? 張董電船?高級?),令我霧煞煞。

我只想對其他人說,不要因為這樣的對話內容,就令你們對核四議題產生反感,阻礙了你們理性思辨並聲張自己生命安全權力的機會。這或許是我們這輩子唯一一次重新檢視台灣是否需要核能的機會,認真想一下,並且做出一個明確的決定吧。
~Pain is inevitable, yet suffering is optional. ~

小魚111 wrote:
總不能要政府在“永續...(恕刪)

小魚111 wrote:
簡單來說,每個企業或政府一定會面臨NGO的壓力,面臨NGO,表面功夫也得作一作

你願意接受一個白紙黑字寫下承諾然後再失信於民的政府,並且認為他做不到也應欣然原諒?難怪政府可以肆無忌憚地跳票。

拍謝,他拿了納稅人的錢,該辦的事就該辦好,辦不好就該算總帳。上一個政府如此,這一個政府亦然。

在核四議題上,對於替代能源的期望,我只有最低標:政府做到他所承諾的。做不到,選舉看著辦。
~Pain is inevitable, yet suffering is optional. ~
Fleir wrote:
你願意接受一個白紙黑...(恕刪)


抱歉,可能我說的太實際了,我所說的作作樣子是跟妳所想的方向不同。2025年的8%的替代能源發電量,對我而言的確只是作作樣子,因為這8%真的所佔的比例太少(說不定目前就已經有5%了,剩下十四年只要補那3%就達到目標),少到取代核能都不行...而且這還是未來願景。

可見得政府也預知到以現今科技到2025年也只能承諾8%的發電量,這不能怪政府,台灣的地理條件和能源本來就是缺乏,要政府硬發展替代能源,就像在已經幾乎沒水可取的井裡頭硬是要擠出幾滴水...

倘若臺灣能源充足,有高山雪水綿綿不絕,河流水量有如長江黃河般大量,那不用水力還硬要用核能那才是不對,但偏偏臺灣就是能源缺乏的國家。說這麼多,若仍認為臺灣還是可以發展再生能源,以再生能源補足核能,那我實在不知道數據從何而來。

當然,若認為應該不惜代價,物價漲一點沒關係,企業外走一些沒關係,那以這樣的論點下去考量,當然廢核沒關係。

但這影響絕對是很大的,端看現今天然能源缺乏的工業國家,有哪個是沒核能的?並不是這些國家願意冒險去蓋核能,而是不得不這麼做,當其他國家都有比較便宜的電用,那我們不這麼做怎吸引投資?競爭力怎比別人好?人民生活怎安定?

其實大家都是反對核能的,但現實考量下就是不得不這麼做,要廢核能,怎不提出真正可行的方案,別提出那種成本增加都不在乎的論調,要就提出真的廢核又不會改變經濟現狀的提案。

更何況二氧化碳是當前要解決的課題,當溫度升高,太平洋的溫度也會升高,更加有利於臺灣與暴雨的形成,臺灣面臨的天災就會越嚴重,火力發電到底是繼續保持主要發電方式,還是縮減改成其他方式,若是其他方式,不用核能能用甚麼?

我只知道也有一堆NGO也在反火力發電,對NGO而言只有再生能源才是王道,但他們到底知不知道臺灣有這條件這樣做嗎,每次都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好像嘴巴說一說,東風就隨時可以借來推動風車了。
DACport, ATH-A900X Ltd, Philips X1, DT880/600, HD650, IE8, SCL5, SE420, GR07
哈哈~~我不願意!
我有沒有遠見我不知道,不過我百年之後不關我的事...
貪婪?沒錯,我很貪婪,貪婪是我成長的動力...
別說漲兩倍,漲兩趴我都不願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