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 為什麼要交易透明?


msiwilliam wrote:
如果,房市泡沬後政府可以不要拿納稅錢來處理,那.....炒價我還希望他炒高一點,最好雙北市房價再翻個5倍....

所以政府平常要稽核銀行的放款授信機制...銀行確實做到風險控管不要任意放款...才是重點吧!
這些都做好落實了...房價要漲要跌...小弟相信都不至於泡沫...經濟非專長...有請專家釋疑勘誤囉!


msiwilliam wrote:
高鐵....工程都被股東拿走了,股東都賺回去了,營運虧損政府買單,現在轉盈....股東還有的分....這好像就是台灣吧....

小弟直覺事情沒那麼單純...您把政府當白痴了...

johnnyw0719 wrote:
所以政府平常要稽核銀行的放款授信機制...銀行確實做到風險控管不要任意放款...才是重點吧!
這些都做好落實了...房價要漲要跌...小弟相信都不至於泡沫...經濟非專長...有請專家釋疑勘誤囉!


小弟非專家,不過我提出我的想法

簡單來說就是~~~不可能!!!

有泡泡不會有風險,泡泡破掉才會有風險!!!

問題在於,誰都不知道泡泡哪時候破掉!

如果你是銀行主管,你怎麼知道在你任內泡泡會不會破?
1.只要你能在泡泡破掉前搶到這塊餅,然後安然下台,那麼天下太平甚至績效良好。老闆滿意的點點頭,高升高升。

2.你發現有泡泡還沒破,結果因為風險控管不戴鋼盔搶進。不好意思,你的位子應該坐不久,因為績效太差。

3.如果在你任內破掉了,放心,別間銀行也差不多,大家一起死,只要你能夠死的比別人好看,你就是贏家!

最後你會發現,原來選項2是最差的,除非你的堅持可以讓你撐到下台前看到泡泡破掉,豬羊變色,通殺!!!

不然以"個人的"風險控管,看起來最安穩的就是選項3,只要你放款的對象是有"道德良知"的,願意咬牙想辦法還錢,不願意信用破產的人,那你的呆帳就會比較少。

問題是假設當房價腰斬,許多人又只繳了30%的錢而已,很多人會裝死脫產讓自己沒信用,也不願意"多背"幾百萬甚至千萬的負債!!!當然有的人是真的繳不出來!!!

至於政府~~~政府可以期待的話,就不會有目前的高房價了!!!






musicjerry wrote:
小弟非專家,不過我提出我的想法

簡單來說就是~~~不可能!!!

有泡泡不會有風險,泡泡破掉才會有風險!!!

問題在於,誰都不知道泡泡哪時候破掉!

如果你是銀行主管,你怎麼知道在你任內泡泡會不會破?
1.只要你能在泡泡破掉前搶到這塊餅,然後安然下台,那麼天下太平甚至績效良好。老闆滿意的點點頭,高升高升。

2.你發現有泡泡還沒破,結果因為風險控管不戴鋼盔搶進。不好意思,你的位子應該坐不久,因為績效太差。

3.如果在你任內破掉了,放心,別間銀行也差不多,大家一起死,只要你能夠死的比別人好看,你就是贏家!

最後你會發現,原來選項2是最差的,除非你的堅持可以讓你撐到下台前看到泡泡破掉,豬羊變色,通殺!!!

不然以"個人的"風險控管,看起來最安穩的就是選項3,只要你放款的對象是有"道德良知"的,願意咬牙想辦法還錢,不願意信用破產的人,那你的呆帳就會比較少。

問題是假設當房價腰斬,許多人又只繳了30%的錢而已,很多人會裝死脫產讓自己沒信用,也不願意"多背"幾百萬甚至千萬的負債!!!當然有的人是真的繳不出來!!!

至於政府~~~政府可以期待的話,就不會有目前的高房價了!!!


是阿...所以到底是跟銀行借錢來炒房的投資客可惡...還是亂借錢給投資客的銀行可惡呢? 甚或者是身為監督者的政府最可惡呢? 元凶到底是誰!?

msiwilliam wrote:
先生,我沒在北大買房...(恕刪)


"那請問獲利了還不滿足還是得了便宜賣乖"

johnnyw0719 wrote:
是阿...所以到底是跟銀行借錢來炒房的投資客可惡...還是亂借錢給投資客的銀行可惡呢? 甚或者是身為監督者的政府最可惡呢? 元凶到底是誰!?


最正確且最政治正確且最實際的答案

政府

先聲名一下,先不論國外,以台灣來說~~~這次高房價是從2005正式展開
當然藍綠都有份囉!!! (假裝當個偽中間選民 XD)

為何是政府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沒有。今天高房價不就是一堆人在刀口上過日子!!!
因為不管房價所得比還是房租房價比,怎麼看都是泡泡,而且是還在長大的泡泡。

景氣絕對會有波動,這是正常且良性的循環,簡單講循環就是景氣的呼吸
有呼有吸身體才健康。

但政府的角色在於,體熱該給的是涼帖,體寒該給的是補貼
身體會熱會寒是正常,而政府該做的就是防止過熱或過寒

但也只有政府才有辦法給帖子,民眾沒辦法!!!
在不對的時機給錯帖,造成身體大熱大寒,必定造成人的身體元氣大傷。

所以政府是人民的口,他負責"強迫"餵人民吃東西下肚
人民負責把政府開的藥內化成自身的體質!!!

開錯藥,就只有兩種路可走,一種是完美將九陽神功+九陰真經內化成九九神功(大誤)
另一種就是走火入魔暴斃而死 (請參照台股第一次上萬點的泡沫)

當然你也可以不練功,不過最後結局就是凡夫俗子,然後不要惹到有練好功的人

逍遙過路客 wrote:

"那請問獲利了還不滿足還是得了便宜賣乖"


不知道耶=.="'

閣下認為,在台灣,只有那些真的沒買過房,沒能力買房的人才有權發言嗎?

為什麼我有買賣過房子,有獲利,然後發言後叫我在賣乖?

不要說我今天也是在M型社會較悲慘的那一端,就算我今天月入數百萬,難道就不能發言批評這些不公平的住宅政策,打房政策嗎?

台灣不是所有人,眼裡都只有錢,如果閣下是房仲或建築業從業人員來這桿衛自己利益,那也是你個人自由,但沒必要將其他人想成,只要賺到了錢,就要閉嘴,把良心遮起來,可以嗎?

innouid wrote:
既然會去花時間精力在看房子, 自然就有價錢可以參考

買房子, 要以您心目的價值(價位) 去跟屋主談價錢,
不需要隨著人家開價高低而不知所措..

假設要以40萬, 買個房子,
除了價位設定好,
屋內/室外/環境的條件, 也要先考量清楚, (做為加價減價的參考)
買賣房子, 要雙方合意才會成交,

屋主的房子是它的, 它急不急著賣, 是它的優勢.
當它急著要賣時, 自然會變成搶手貨..

買方拿著現金, 現在市場上空屋是很多, 成交量也不大,
多看多比較, 沒看到滿意的, 沒有適合的價位, 就不要急著買...
急著買的人, 就算是用所謂的"均價"買到, 你買到的是不是"好房子", 也真是要碰運氣..

台灣房市交易又不是一兩年..
如果, 大家都是一直會買到貴的,
數十年來, 房價早就不知道漲到哪了...

當然, 有了個 "房價"可以參考時, 在還沒看房時, 可以有個基準...
但是沒有也不用擔心...


問題在於,我不知道那個來源是正確的,是鄰居甲說的價錢對呢,還是管理員乙說的對? 還是仲介丙說的對?

若可以交易價格透明,這一切都不是問題,知道了附近的成交價,開價就不怕被人家笑不知道行情,也不怕虧到。

innouid wrote:
請問一下,
您覺得, 實價課稅, 是指: 房屋稅? 地價稅? 土地增值稅? 交易契稅? 還是額外再多一種稅?

個人覺得, 除了土地增值稅 算是漲價歸公 之外,
房屋稅/地價稅, 課稅的對象, 不分富人/窮人, 可能沒有實質幫助, 反而增加一般人的負擔.


就說會有自用住宅排除條款了......這樣只對投資客有傷害,對一般人是沒害的。

innouid wrote:
想到一個重要的問題,

台灣應該先解決, 房子面積的問題,
台灣計算面積的方式, 應該在世界各國之中, 應該算是少數,

公設? 何謂公設, 不在室內範圍的面積,...
公設比例, 又有高有低,

就拿幾位網友提供國外的網站範例,
若只提供銷售總價/面積... 又有誰知道有多少是虛坪?


不是聽說現在有規定要公佈實坪? 上次好像是甲山林沒有公佈,就被罰錢了。

innouid wrote:
房地產, 應該很難是...(恕刪)

全世界國家那麼多, 不會只剩台灣....
只是台灣房地產(房子的規範), 和其它國家有些差異, 應該要考慮進去...


有那些差異? 現在不是都會公佈實坪? 那還有那些差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