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 為什麼要交易透明?

johnnyw0719 wrote:
那小弟覺得您炮錯對象...(恕刪)

前幾天的新聞...高鐵開始轉虧為盈了...政府有分紅嗎?


是改變折舊的方式,若這一套給半導廠商用,有些廠商也可以轉虧為盈。

不要被帳面的數字騙了。如果高鐵照當初得標的合約,還要再給政府1000多億,那經營個50年也賺不了錢。

johnnyw0719 wrote:
所以政府平常要稽核銀...(恕刪)
小弟直覺事情沒那麼單純...您把政府當白痴了


政府的確沒那麼白痴,而是政府把人民當白痴,以為改一下合約,再改一下報帳的方面,做出來的盈餘可以騙到人民。
ShangLai wrote:
政府的確沒那麼白痴,而是政府把人民當白痴,以為改一下合約,再改一下報帳的方面,做出來的盈餘可以騙到人民。

小弟不知道有沒有被政府騙到...有賴專家提出數據來釋疑囉...術業有專攻啦...

ShangLai wrote:
有那些差異? 現在不是都會公佈實坪? 那還有那些差異?


台灣怎麼會只公布實坪,
公設都要算錢來賣,
總價/坪數.. 坪數, 是只算實坪, 還是銷售面積.. 單價可是差很多..


以日本為例, 銷售房子的面積就是室內面積, 公設是沒在算的..
以大陸為例, 有類似的公設, 但是它是先標室內實面積, 再外加公設的面積...

台灣呢, 廣告平面圖面積, 都是含公設算的, 不問, 還不知道佔多少.

ShangLai wrote:
上次好像是甲山林沒有公佈,就被罰錢了。


甲山林的事,
我不知道確實的故事,

不過, 一個簡單的理論, 整棟房子蓋好,
面積總共也就那麼大, (也不會隨時間改變)
它的爭議說是在面績計算的問題,

理論上, 面積是全部賣給客戶, 怎麼算就是認知上的問題..

ShangLai wrote:
政府的確沒那麼白痴,而是政府把人民當白痴,以為改一下合約,再改一下報帳的方面,做出來的盈餘可以騙到人民。


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
沒有坐在那個位子上, 沒有人知道事實是什麼,
批評的話, 不需要說的太大聲...

johnnyw0719 wrote:
...有賴專家提出數據來釋疑囉...術業有專攻啦...


我也想聽聽...

delykimo wrote:
照你說的, 所有的房...(恕刪)

你所有的觀點全都集中在賣方
這是很大的錯誤
沒錯
1000萬買,當然1000萬叫你賣
肯定你不願意,好吧,算你賣個1100萬好了
那也得有人買吧
這地段大家都差不多賣這個價
你硬是不肯賠錢賣1000萬
那只能孤芳自賞

這有賣也要有買
不是買方說了算
我買電腦零件也一樣啊
大家都賣2000元,你進貨也2000元
不肯賠本賣2000元那是你的問題
我可以找別人買吧

你要辦到你的觀點全部成立
只有一個可能
就是你把鄰近區域的房地產全部吃下來自己掌握價格
到時候你要賣多少算多少
也大可以跟買家說,要挑便宜貨,下次請早.........夠屌吧!!

innouid wrote:
甲山林的事,
........
理論上, 面積是全部賣給客戶, 怎麼算就是認知上的問題.....(恕刪)

我認為生意不可以這樣做..建設公司如果銷售時都算不出面積..
沒有完整設計圖的買家..更算不出來..

另外..單價也是個重點..
像版大這樣想法..用誇張的假設..買100坪(含部分公設、但不含車道或其他)..
結算時..告訴你要另買公設100坪..用合約平均單價..這樣可以嗎?

再一個問題..被開罰後..除非真的不會算=不能賣房子..
如果以後要繼續賣..請問會算了嗎?
別替不誠信的廠商講話..

旋風 wrote:
這有賣也要有買
不是買方說了算
我買電腦零件也一樣啊
大家都賣2000元,你進貨也2000元
不肯賠本賣2000元那是你的問題


不好意思啊...

您的電腦零件, 或許進貨價格都是一樣的,

但是呢,

所謂的房子, 沒有任何一戶的條件是一樣的, 也不太可能是以同樣的價錢買進(成本)..

人家賣1000萬,
這戶要賣1100萬, 有大半的原因, 是它覺得它這戶房子就是有價值,
不管它當年花了多少年買, 它為何不能賣1100萬??

不要用一般產品的觀念來看待房地產.

innouid wrote:
不好意思啊...您的...(恕刪)


但如果偏離當物房地產價格太多
哪就叫貢潘仔
我的用意在強調一個事實
買賣能成立
是雙方都同意才能成交
不是賣方想賣多少就是多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