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德國 電費單開箱 ~ 9.8萬台幣/年 [單價12元/度 約6倍]


WonderDragon wrote:
這個每個州都不一樣,...(恕刪)


謝謝大大解釋
個人是因為親戚長年在美國
所以略懂

詳細的還是要專業的來
ethanp wrote:
你這些話去和蘭嶼人講...(恕刪)


你是蘭嶼人嗎?你怎麼知道他們怎麼想?事實上,還真的有人歡迎核癈料。

"達仁鄉公所秘書包世晶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站在鄉公所立場,反對達仁鄉南田村設置核廢料場;不過,據他了解,地方上有一半民眾希望核廢料進駐,改善地方經濟情況。"

http://e-info.org.tw/node/84836


"當年蘭嶼人反核廢驅逐惡靈的堅定意志,在長年回饋金的補助之下,如今似乎正漸漸鬆動。當然仍然有許多老人家說,他們寧願不要回饋金,只希望核廢料遷走。"

http://web.pts.org.tw/php/html/island/content.php?XPAENO=216&XPBENO=414&XPCENO=3161



metta-sati wrote:
上面不就說了
超臨界 = 將溫度從 580℃提高至760℃,高壓給水泵從 33MPa提高至42MPa,熱效率將會提高約 4%(達到超超臨界蒸汽條件)。
不懂就多GOOGLE


原來google 就可以pass 熱力學...哈哈哈
拜託一下...別再丟人現眼好不好
別只會全文照貼
好歹自己消化一下
給你幾個關鍵字...去估狗一下消化了再來討論

Rankine cycle, TS diagram , critical point

至於為何溫度提高可以提高效率...請估狗一下 The efficiency of carnot cycle (卡諾循環)

metta-sati wrote:
你全FOLLOW完 ...(恕刪)


樓主 不要跟他們一般見識拉

那些反核的都只為自己及子孫,怕死,漲點電費他們都COVER的過來
也不會去想一下其他比較弱勢的族群,眼前生活都過不太下去了
還管到以後的事情。

你台灣不蓋核電,隔壁福建沿海可是蓋了粉多,出事一樣得一起死..
有差嗎?


muto999 wrote:
365 天用電 95...(恕刪)


哈哈
看來是hector958被打臉喔

我才在想 在德國一個月電費才20歐元左右,才10幾瓶小礦泉水的價錢,會不會太便宜了

一整個不合理
多給民間蓋電廠是正確方向,有效率、增加就業機會,政府不用負擔豐厚薪資跟退休金,造成全民負擔。

一個核四就花了4000億元,國外可蓋四個,還是給民間蓋電廠比較好,這種花法在私人企業早就破產。

能源規劃滿腦子想天價核四,其他能源變相打壓,當然進度落後,能源規劃越落後,越容易缺電,正好拿來告訴民眾,你看缺電了吧! 這只不過是很低層次暗挺核四技巧,稍微有商業知識都很容易看穿。

台電假如如你說倒了就按照一般公司資遣員工,改出租或標售給民間企業,重新顧用新員工,且沒有終身制,效率可慢慢提升。


kwpt wrote:因為這幾年沒有電廠除役,且還有很多民營電廠和大潭電廠上來補足了中載與尖載,但接下來這幾年核一、核二、協和等電廠要除役,但能源規劃卻進度落後
...(恕刪)


777-888 wrote:
哈哈看來是hecto...(恕刪)


如果是留學生一個人住很正常啊。白天在學校,晚上才回家煮煮飯和休息,
除此之外週末才有比較多的機會用電。
又沒冷氣,又沒電視的,也沒家庭劇院,是能花多少電啊?
我一個月的電費也才20歐,去年一個月繳20歐還有找一個月給我。

bearsheep wrote:
如果是留學生一個人住很正常啊。白天在學校,晚上才回家煮煮飯和休息,
除此之外週末才有比較多的機會用電。
又沒冷氣,又沒電視的,也沒家庭劇院,是能花多少電啊?
我一個月的電費也才20歐,去年一個月繳20歐還有找一個月給我...(恕刪)


這種特例生活,不是每個人都過得了的。
科瑞岱爾 wrote:
一個核四就花了4000億元,國外可蓋四個,還是給民間蓋電廠比較好,這種花法在私人企業早就破產。恕刪)


我也這麼覺得,電廠還是民營好了,政府的股份應該要賣掉退出....要不是政府反覆要求停工,造成合約賠償,重新發包,設備損害,設計變更,正常哪需要花到4000億,退一步來說,要是政府這樣子搞民營的電廠,我相信民營公司早就告政府要求國賠了!

777-888 wrote:
你台灣不蓋核電,隔壁福建沿海可是蓋了粉多,出事一樣得一起死..
有差嗎?


現在地理不教台灣海峽的嗎?
台灣海峽最窄處是130公里
核四距離台北22公里
如果連這種距離概念都沒有
那也不用討論了
建議除了距離以外、對於核災型態也最好去研究一下
核災不是核爆

blackhades wrote:
我也這麼覺得,電廠還是民營好了,政府的股份應該要賣掉退出....要不是政府反覆要求停工,造成合約賠償,重新發包,設備損害,設計變更,正常哪需要花到4000億,退一步來說,要是政府這樣子搞民營的電廠,我相信民營公司早就告政府要求國賠了!


更新一下資訊吧
核四停工的賠償問題是72億
主要追加預算問題在於「台電變更設計」之後增加興建成本
當年其實若單純就直接停建
總花費應該是會停留在一千六百億左右(這還沒精算扣除當時還沒發包或者撥發的預算)
而且即便照理說就算是停建之後續建
成本花費也應該只是多72億
但現在已經是一千六百億的兩倍、並且還要追加
台電宣稱完成度已經九成以上
今年也在提出五百億左右的追加預算需求
如果這樣異常的現象還不能理解這其中到底有多少魔鬼藏在其中
只是隨著政府不斷跳針的說法、直指72億元造成如今加倍的預算損失
那就跟相信核四本身僅佔6%多的發電量可以左右台灣電價漲價數倍一樣
真的是連簡單的比例算數都不會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