脤早見琥珀主 wrote:
1.房貨政策影響最大的,就是中產階級.
何謂中產階級?
就是每週至少要工作45個小時以上,
領著固定薪水,而且薪水幅度增加有限的人.
如果你有個有錢老爸,你是投資客,你是金字塔頂端管理階層的人,
或是你突然莫名其妙繼承了遠親龐大的遺產,
或中了彩卷,或在路上踢到金條.
當然也包括那些窮到三餐都吃不飽的貧戶.
房貨政策對你們而言,真的沒什麼影響.
這些極端之人,在社會畢竟不是多數,
房貨政策真正影響的人,是那"龐大"的中產階級.
所以不要沒頭沒腦就拿些極端例子加入討論.
我有個朋友第一份工作,真的給他領20K而已,
不過三年時間,他的薪水已經到80K了,
還沒30歲時,他就已經拿著150K的高薪.
現在已經超過200K了.
不過社會上,有多少人會有這種際遇?
不要拿這些特殊的例子去看待房貨政策對中產階級的影響.
2.為什麼世界上多數的房貨,只給30年,不給40年?
真的是因為給40年會讓銀行倒嗎?!
銀行放款比例有一定的根據,
可以貨幾年對銀行而言根本沒什麼影響,
因為能貨的就是只有這麼多.
那為什麼是30年,不是40年?
前面說過了,房貨幾乎可以說是為了中產階級量身定做的.
從你出社會,到有能力付頭期款,到法定退休年齡,
就差不多是30年的時間.
不要以為30年是亂給,或給你方便的.
40年?就代表你的下一代要幫你揹債,
或要把你養老的退休金給吐出去.
房貨只要達到必須要兩代來揹的境界時,
代表房價已經泡沫化,達到被過度高估的情況.
不要本末倒置.
拿出治標不治本的政策當萬靈丹,
否則就要面對跟日本一樣的處境.
3.政策影響的是整個經濟面,
不要拿個人的行為去斷定政策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40年房貨的推行,
就是讓房價有上漲的空間.
這跟你要選5年,10年,20年根本一點關係也沒有.
否則央行的降息升息政策是搞心酸的哦,
你也可以說,你可以不要借錢或存錢啊!!!
簡單來說,
推40年房貨,短期內是不會讓房價有下跌的空間,
因為人們的選擇多了,就沒降價的必要.
長期還會促使房價上漲.
政府沒事為什麼要推40年房貨?
是不是代表目前房價已被高估了,
讓多數人窮其一生工作都買不起了?
真是一針見血.........
所有政策都一樣,每個人立場不同,只要擋到既得利益者當然就會吵翻天,但是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應該要以國家利益和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去做考量,而人數最多的其實就是龐大的中產階級,前面網友有人舉的極端例子就不用說了.
的確,此政策最最不敢提的部份就是"擴張信用"的問題,過與不及都不好,而這篇主要的精神就是在強調財務槓桿"過與不及"的拿捏到底適不適當?
大家可以想想為什麼要訂定政府舉債上限的數字?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如果再往上加個10%會造成什麼問題?
難道大家那麼快就忘記金融海嘯了嗎?前面有網友說只是多個選項而已每個人可以依自身的需要去做選擇,但問題是如果真的有那麼簡單那就不會出現"雙卡風爆"了,是吧?
當然,"或許能讓原本餐風露宿的家庭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這句話聽起來很對立意良好,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美國次級房貸爆發前也是很符合"或許能讓原本餐風露宿的家庭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這個說法,對吧?所以有人說這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都是我不好 wrote:
唉~~
原來兼差發傳單或撿回收~
在隔下面前...是屬於浪費生命的事...
說句難聽一點的...
閣下還真是高尚的人啊...
至於職場規畫....
來這裡留言抱怨的時間...這就是閣下的職場規劃...
世上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賺錢工作一堆...
並非一無事處...
只要是心去做....任何工作都是可以去經營的...
真的~~
別把自己看做高高在上的人.....
別人辛辛苦苦的回收...生活的愉快..心安
而閣下辛辛苦苦的工作....生活只剩抱怨....
兩相比較....自己平心而論吧!!
別看不起任何肯付出努力工作的人們....
最後~
任何事情都有一體兩面....
40年房貸並非如此不堪....
別人出自好意的事....
無法體會沒差....
但也不需要去如此抨擊...
試問...
一個40年的房貸...
或許能讓原本餐風露宿的家庭...
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
有何不可為呢?????
別說多年房貸只會圖利部分人....
為何不去想想能幫助的人們呢???
上面xieb大已經幫我回你這段文字的後半了
至於前半嘛
這位爺啊,你把我的內容斷章取義成這樣,也真是了不起,算是一絕了
我可沒提到任何輕視拾荒或發廣告的字語喔
你可以把你看到的部份,再稍微往後瞄一下,懶得看嗎?我幫你貼上來
年輕人只想爽? 沒看到一堆人年輕人拼命拿證照
多益考八九百分,日文檢定拿一級,還要會一堆軟體
有的工作還要英日中文精通,薪水只給少少的兩萬六
然後劃大餅哄新鮮人以後會加薪,然後被操到死還看不到加薪
想請教這位爺,
如果你把自己的小孩培養成碩、博士(雖然現在滿街跑)
又送他出國去念書
就算你的小孩沒有唸到非常高的學歷
但為了工作,
他努力的培養外語能力(英日中)、電腦能力(繪圖、網站、寫軟體程式等等)
還拼了一堆證照
學了一身的武藝後,最後你叫你的小孩去路邊拾荒或發廣告?
擁有那麼多的能力卻無法利用,請問你認為哪個階段才是浪費生命?
不要再強調「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這種論調了
認真努力的年輕人很多,但真的大環境沒給他們機會
將心比心,好嗎?
我這個年底趕著休年假的窮忙上班族,已經很慘了
但看到現在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更慘,
我真擔心自己那才四個月大的小孩,
她長大以後會面對怎樣的台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