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生? 經濟負擔是主因!


Auroras777 wrote:
以北歐來講 朋友嫁去那邊
就有說 生了小孩 基本上政府給的補助都夠你把他養到上大學

但是人家的所得稅率是多少 我們又是多少?
另一個問題是 我們收的稅就比別人少了 浪費又比別人多
無論哪個顏色執政都一樣 大嘆......


問題不在於所得稅高低
而在於雙方所得稅公平問題
在歐洲一些高收入人士,他們所負責的稅收也比一般人要高
能力越強,所負擔的社會責任也越重
反觀台灣
國家的稅收,大部分由最基層的受薪階級取得
排在前頭的,有的不但連一毛錢的稅都不用繳
還要拿我們的稅收去補貼他們

要談高稅收
先把稅制搞公平一點再說
現在我們台灣要搞歐洲福利國那一套
90%的受薪階級會先自殺
別鬧了!!
我目前也是有車有房沒小孩的階段,光繳房貸就吃掉月薪二分之一了!

老媽又不成材被倒了上千萬,雖不是不生的理由但沒後盾實在有點害怕。
台灣全國逾800萬受僱者,扣掉82萬的公務員(平均月薪6.3萬), 剩下約700多萬的上班族(平均月薪才3.6萬),這700多萬的上班族, 繳稅 讓公務員在職時 領高薪 也就算了, 退休時 也繼續領高月退俸, 合理嗎?, 以 公務員平均薪資6.3萬 跟 所得替代率95%來計算的話, 退休公教人員平均月領退休俸59850+公保年金7800=67650(約近 大學畢業起薪的3倍)
(請不要說 公務員難考 怎樣的, 民國100年公務人員高普考試9/23放榜,錄取率為5.87% ,日本的公務員更難考啊 錄取率 才2~3%啊, 台灣公務員退休所得替代率95% ,日本公務員退休所得替代率, 改革後, 已從2004年的50幾% 降至現在34%,
公務員難考 怎樣的, 這不是重點 也沒意義, 重點是合不合理 ,國家經濟體 主要並非靠公務員支撐的啊, 是靠更多社會菁英或辛苦勞工打拼, 來發展經濟的啊)

根據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統計,各國改造退休金制度後,法國的平均退休所得替代率降為五十一%,日本是三十四%,韓國為六十七%,英國則維持在三十一%,均遠較台灣公務員低。

各國公務員退休所得替代率
國家 原來 改革後 降幅
墨西哥 73% 36% 37%↓
葡萄牙 90% 54% 36%↓
瑞典 79% 62% 17%↓
德國 49% 40% 9%↓
法國 65% 51% 14%↓
義大利 90% 69% 31%↓
日本 41% 34% 7%↓
台灣 100% 95% 5%↓
(注:爆發債務危機前 希臘的公務員退休所得替代率為95%)
而台灣公務員 今年全部加薪3% , 而跟進加薪的企業只有17% (即83%的企業 都沒加薪).


面對債務危機,希臘自去年起已進行退休制度的改革,原來50歲就可以退休領取優渥退休金的制度延至65歲,並且所領取的退休金也已限縮;法國於去年十月也通過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將領取全額退休金的年齡由65歲延至67歲;西班牙於今年初同樣提出退休年金的改革方案,將領取全額年金的年齡也由65歲延至67歲,並且年金給付的基準也更加嚴苛。

台灣應該也要想想 如何避免步入歐債危機 最重要的是 不要債留給未來年輕的一代

(2011 10月5日 新聞) , 日本政府爲籌措震災財源 已向國會提出 公務員減薪8%的特別例法案. (日本政府知道民間的上班族 已深受金融風暴的減薪裁員之苦, 並未向上班族增稅)
john-tk wrote:
台灣全國逾800萬受...(恕刪)


太認同了
明明有很多人賺了很多錢
政府卻讓他們明著不用繳所得稅
超不公平的
如夜市、路邊攤、看護等

軍公教人員的福利卻是太好了
跟社會上的私人企業給的福利落差太大,
這是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之一!
強烈建議與勞工用相同的政策,
即適用勞基法,憑什麼他們作一級公民
我們就要做給他們吸血的貧苦百姓
增產真的能報國嗎?-廖桂賢
近幾年來,台灣政府和媒體開始大談台灣生育率下降的危機,至從政府開始鼓勵生育後,我們就不時被朋友提醒應該要「增產報國」,對於這些「善意」的提醒,我們只能隨便找個理由呼嚨搪塞一番,因為,其實我們對於「增產」到底能不能「報國」這件事,一直有著很大的懷疑。

對於環境問題稍有關心的人應該都知道,地球人口的急遽繁衍,是造成許多環境問題的最大源頭。以台灣而言,蕞爾小島上擠著超過兩千三百多萬的人口,而為了養活台灣大量的人口所需的土地開發、所消耗的資源、排出的廢棄物等,正是造成台灣島近十年來因為環境超限利用而被大自然反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災難之島的主因。

人口越多,光是基本需生存所需耗用的資源也就越多:需要越多的土地、糧食、能源、水資源等,於是,我們開發原本不適人居的山坡地、以基因改造來生產更多糧食、無止盡的依賴石化燃料而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截斷河流建築水庫,然後我們發現,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糟糕、地球的溫度越來越高。

當我們終於猛然警覺到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事態嚴重時,卻又苦於找不出兼顧生態環境與人類慾望的對策,無論從能源、水資源、城市空間的角度來看,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找到完美的替代方案,科技絕不是永續發展的答案。唯有將人口控制在環境所能承載的範圍內,控制人類無止盡的慾望,永續發展才有曙光。

所以,當台灣的生育率開始下降,我倒覺得是好事一件,這樣的想法在現在的民眾認知和政治氛圍裡,可能會被貼上不愛台灣的標籤,是極度「政治不正確」的。報章雜誌雖然一邊也評論著環境問題,卻在人口問題上噤若寒蟬,從未見任何所謂的專家學者出來深入評論台灣人口成長趨緩的問題,不過,令人高興的是,被台灣民眾視為三頭六臂無所不能的李遠哲終於在七月三號的演講中點出了這個事實:「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太多,應該減少住在台灣的人口」。這時,我真希望李遠哲的這番話能夠真的發揮影響力。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台灣對人口的概念似乎還停留在帝國時代,認為人口越多國家就越能富強,人口減少,就等於國家的衰弱,因此,台灣人要是越來越少,那就完蛋了。今天,台灣人的總數還是有增無減的,只是增加的趨勢慢慢在減緩,政府和民間就緊張的不得了,官員和媒體不斷以「人口結構失衡」、「少子化」、「老年社會」、「勞動力不足」來嚇唬民眾,似乎,台灣的人口只能增不能減,只要人口一減,台灣社會內部的均衡就會瓦解,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邏輯,而且,政府面對未來台灣人口可能呈現的負成長所造成的影響,居然沒有任何其他對策,唯一的策略似乎是「不能讓人口呈現負成長」!

拜託,有一點創意好不好。就像之前我談到的,「停車問題」不能以「供給停車位」來解決一樣(請參考愚蠢的美國汽車文化—從愚蠢的停車法規談起一文: ),「人口結構失衡」和「少子化」等問題,也不能靠「人口供給」來解決,而且「人口供給」就像增加停車位一樣,是非常不永續的解決策略。

全世界最先進,生活水準最高的北歐諸國,包括挪威、瑞典、丹麥等,人口跟台灣比可以說是少的可憐,人口密度低,人口成長也比台灣緩慢的多,但是他們仍然可以維持富強的國力,為什麼?很顯然的,絕對有其他除了人口和勞動供給以外的方式來讓國家進步,我們是不是應該試著瞭解北歐諸國的經驗,再來談人口政策?

台灣島上的每個人都在抱怨生活環境不好,但是每個人本身也都是造成生活環境不好的原因,人太多,大家競逐有限的資源,在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下,少數有野心動作快狠準的人所能爭到資源遠遠多於一般市井小民,龐大市井小民則競爭著剩下更有限的資源,於是現代台灣社會,人人壓力大,越來越不快樂。於是現代夫妻,每生一個孩子,雖然是增加了社會勞動力,但也為台灣社會增加了一個分配少數資源的競爭者。所以,增產真的可以報國嗎?也許不增產反而更比較可以報國。

台灣的人口不能再增加了,而且必須大量的減少,至於要減少到什麼程度才能和台灣的環境承載力相稱,就需要專家學者的估算了。我看,在台灣環境越來越惡化,大家都不快樂的今天,我們似乎反而更應該給不生產的夫妻多一點鼓勵不是嗎?

--------------------------------------------------------------
聯合報七月三日報導:

中研院士會議》李遠哲:應檢討人口政策
中央社台北三日電

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今天指出,台灣與全球都要好好反省目前的過 度開發,要承認地球有限與過度開發,並尋找地球永續發展的模式,回到太陽懷抱,多利用太陽能;台灣也要檢討人口政策,減少住在台灣的人口,否則幾年後台灣每人可享受的陽光會是全球最少的地方。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ray0808_pilot wrote:
增產真的能報國嗎?-...(恕刪)


ray0808_pilot wrote:
認真的說啦,我們這些不生的,是犧牲自己把下一代空間讓出來給你們這些生小孩的來繼承,是積德,
應該要感謝我們才對.


文章出處請見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291&t=1562539&p=9

↑↑↑↑↑↑↑↑↑↑↑↑↑↑↑↑↑↑↑↑↑↑↑↑↑↑↑↑↑↑↑↑↑↑↑↑↑↑↑↑↑↑↑↑↑↑↑↑↑↑↑↑↑↑↑↑↑↑↑↑↑↑↑↑↑↑↑↑↑↑↑↑↑↑↑↑↑

給樓上的,看完上面連結終於明白你是何許人也,你要別人感謝你,你算老幾?



ray0808_pilot
2010-05-27 00:11
同樣知足的理念,由不同人實行,世間的評價就會不同.
小弟30歲不到就放棄賺大錢,窩在租來的雅房,過著童年的夢想生活:打完工就看漫畫日劇打電動,但是這種生活被家人朋友幹爆了,說我沒出息


↑↑↑↑↑↑↑↑↑↑↑↑↑↑↑↑↑↑↑↑↑↑↑↑↑↑↑↑↑↑↑↑↑↑↑↑↑↑↑↑↑↑↑↑↑↑↑↑↑↑↑↑↑↑↑↑↑↑↑↑↑↑↑↑↑↑↑↑↑↑↑↑↑↑↑↑↑

30歲不到就放棄賺大錢,這種沒志氣的話你都說的出來,你是男人嗎?你有擔當嗎?哪個女生真嫁給你才倒楣吧?冠冕堂皇的說一大堆扯三撇四的你最會。

發現你有個習慣,那就是當你被人反駁你所說的話時,你就會想盡辦法拖其他鄉民下水來取暖,或是貼一堆風馬牛不相及的文章來扯開話題,沒錢的人是很多,但是別人比你有志氣。






別看到一篇老舊2009年的文章就拿過來貼浪費系統資源,該不會是吃晚餐時拿桌底下2年前報紙來放魚骨頭時看到的?

另外告訴你一點,你清楚明白你貼的文章出處是哪來的嗎?

作者:廖桂賢(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生,地景及都市設計師),這位廖桂賢對於社政很了解?

貼的文章出處是廖桂賢在他撰寫的書籍名稱: "好城市 ,怎樣都要住下來",當中的"PART5"城市設計革命,未來城市的修復任務的後段:"[延伸觀點] 「增產」真的能報國嗎?"這邊來的。

一個地景跟都市設計師的自我觀點也拿來貼,廖桂賢是在談 "環境生態與城市再造",麻煩你請看清楚樓主標題是什麼行不行?樓主在談經濟,你在亂貼什麼東西?

看完你轉貼的感想是:一個外行人貼了一篇外行人說的話,鄰座的女同事都在問你這位男士到底在想什麼,FB上一堆人在笑了你都沒發現。

還有,李遠哲在論述的是人口與資源的議題,麻煩貼文不要斷章取義張冠李戴,你是某台記者嗎?
蘇格拉底因為他的哲學思考而被政府判死刑.
哥白尼因為主張地球繞著太陽旋轉而被教會歸類為邪說異端.
司馬遷下場是被漢武帝關進牢裡切老二.

如果邏輯上的論證已經沒話好說,要用發言者的職業和財產多少去評斷他有沒有資格發言,那就請便吧.

如果都市設計師沒有資格評論人口和資源永續發展的關係的話,
那大概孫中山先生當年也乖乖行醫就好,沒有資格建立中華民國吧.

至少對於討論的主題:為何不生? 經濟負擔是主因! 這件事,早已不只我一個人認為地球人口數目成長速度趕過了資源消耗速度是個無法忽視的原因.把這樣想的人全部身家背景人肉出來鞭一遍,問題就解決了嗎?

地球只有一個,真的大家努力多生小孩傳宗接代努力賺錢努力和別人鬥得你死我活搶奪有限的資源,是最好的作法嗎?

============================
我見我思-安靜的海嘯
2011-10-20 中國時報
【莊佩璋】
 這幾天,全球第七十億人將誕生。該慶祝他來到這世界嗎?其實聯合國是以「警告」的方式發布新聞,「慶祝」當然也就免了。

 想想真的很恐怖,才十二年時間,人口就增加了十億。照這樣的趨勢,人類早晚會「擠死」。而且,台灣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人家還沒擠死之前,我們恐怕已先擠死自己。

 可悲的是,台灣人像是被慢慢煮沸的青蛙,渾然不覺環境的險惡。

 馬爾薩斯說,人口以等比級數增加,糧食絕對跟不上,缺糧則導致戰亂。不過,近半個世紀以來,大家都把它視為「危言聳聽」。普遍的說法是,科技的進步破解了上述的人類宿命。

 乍看似乎如此,民國五十三年,台灣只有一千兩百萬人,我們只有逢年過節才吃得到肉,「番薯簽」是家常便飯。現在,人口幾乎倍增,大家吃得卻更好。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即使大蓋水庫,猛施化肥,台灣的糧食自足率仍只有三成二,我們是靠別人養。而科技增加糧產後遺症也不小,化肥酸化土地,農藥惡化生態;圍湖造田導致水患,毀林而耕加速全球暖化,人類其實是犧牲環境以填飽肚子,竭澤而漁絕對不長久。

 最近,國際爆發搶糧大戰,行政院副院長陳冲說,糧食問題是「安靜的海嘯」,應以戰略高度看待。

 熱鍋中的青蛙終於掙扎了。不過,也只是嘴皮顫動一下而已,接下來全無下文。明明知道「安靜的海嘯」已迫在眉睫,但執政黨只知窮追猛打蘇嘉全的農舍,卻沒有全面整頓假農舍、斷然關閉「真豪宅」後門的魄力。任令農舍毀田,哪可能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而且,明知台灣已經人口過載,政府還是鼓勵生育,就只為了「怕這代沒人養」,絲毫沒考慮下一代要怎麼活。

 我們不管下一代,也不顧其他人。全球糧食吃緊,台灣仍然緊吃。據統計,國人一年浪費掉的食物高達兩百七十五萬噸,足可餵飽好數十萬非洲災民。

 殘酷的現實是,現在是非洲人餓死,很快的就會輪到台灣吃不飽。人類歷史中,從沒有糧食全球化的例子;這些年來,我們吃美國小麥、澳洲牛肉、法國紅酒……,全是「石油時代」的畸形現象。

 一位阿拉伯富翁說:「我祖父騎駱駝,爸爸開車,我坐私人飛機。我兒子以後將會開車;至於孫子,恐怕還是要騎駱駝。」台灣人曾想過,我們的孫子吃什麼嗎?
================
如果文章太複雜看不懂的話,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最近鮮奶漲價大家都哀哀叫,各位也許不知道:

台灣打工時薪95台幣,買不起一瓶145台幣的兩公升裝鮮奶;
澳洲打工時薪15澳幣,可以買六瓶2.5澳幣的兩公升裝鮮奶.

難道這是因為台灣人不努力嗎?不上進嗎?還是台灣打工仔的工作量只有澳洲的六分之一?
為何不生?經濟負擔是主因!為何經濟負擔是主因?那就是人比牛多還是牛比人多的問題.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ray0808_pilot wrote:
蘇格拉底因為他的哲學...(恕刪)




同466樓,ray0808_pilot 冠冕堂皇的說一大堆扯三撇四的最會。

發現 ray0808_pilot 有個習慣,那就是當 ray0808_pilot 被人反駁他所說的話時,ray0808_pilot 就會想盡辦法拖其他鄉民下水來取暖,或是貼一堆風馬牛不相及的文章來扯開話題,沒錢的人是很多,但是別人比你有志氣。

肚子裡沒墨水,看一篇就貼一篇,只是讓別人看見你的無知與懦弱。

這棟樓太高了 沒力氣看完
不知有沒有人想法和我一樣

女權高漲才是主因
已婚女人不願意為多生而忍受懷孕及生產的痛苦
以及辛苦的養育
認為生1個或兩個就責任已了
再加上不婚的一起算
生育率一定小於2
人口一定負成長




john-tk wrote:
最重要的是 不要債留給未來年輕的一代...(恕刪)


按目前的速度..我們快要沒下一代了...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抱孫子說...我現在34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