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I CHEN wrote:
下表數據顯示潛在意義...(恕刪)
啊不是給你提示了…
查查資料,動動腦很難嗎?
Ki Bao wrote:
啊不是給你提示了…
查查資料,動動腦很難嗎?
omniyeh wrote:
國發會對人口的預估,30 年後,2054 年,台灣大約人口數降到 2000 萬人左右,當然平均年齡會高齡化。也就是現在最多人口數區間的 40 - 50 歲區間,會移到 70 - 80 歲區間。
但這跟本不是說這區間開始高齡的人會死到差不多沒了,反而是到時存活在 80 - 100 歲區間的人口會比現在的多很多。
Lisa_Hsu wrote:
如果這群老人都是長照,無生產力需要數量稀少的年輕人犧牲婚姻、工作來服侍,國家也差不多完蛋。
但醫療改革,放棄現在這種治標不治本長期吃藥的西方醫療,看到白種人就膝蓋發軟的台灣政府,應該做不到。AI就更別期待了,隨便問問都是最政治正確,擁護財團的答案。醫療改革需要有真正智慧的改革者,而非附庸大數據主流意識的AI。
現在語言式人工智能,其實只會說話但沒有智能
omniyeh wrote: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潛在的心血管慢性疾病,也能上國健署的風險評估平台檢測,輸入年齡性別、血壓等健康檢查數據,預測10年後會不會罹患慢性疾病,目前能檢測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等等,讓有風險的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Lisa_Hsu wrote:
早期發現早期長期吃藥,最後還是變成強力藥商行銷手法。
JOJOJOKOKOKO wrote:
現在年輕人都嘛把老人丟到長照中心,沒人自己在顧的。犧牲婚姻工作?時代不同了,老了不要房子被兒女賣掉,導致流落街頭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