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透天的你】願意花50萬 裝太陽能板嗎 ? (20坪約6千瓦)

節能用喊的沒有用,尤其是華人的環保觀念普遍薄弱,漲電價自然就節能。
有圖有真相

原始配電盤, 夠壯觀吧? 3相3線220V,200A


節能後配電盤, 清爽多了, 單相220V,150A


這裡有2台DC變頻, 天花板上是舊中央空調出風口


這裡也有2台DC變頻, 其他房間還有6台,


節能減碳才是首要之務, 然後才是再生能源,
我們再來看看台積電如何善盡他的企業責任
天下雜誌 wrote:
台積電連續八年蟬聯全台獲利第一、2012獲選全台最幸福企業!
創全球最高90%的廢水回收率、年省一座寶山第二水庫的水
連《從搖籃到搖籃》作者布朗嘉也盛讚台積電的綠色策略!
2006年,台積電以其遠見啟動了綠色願景工程,不僅從源頭就做對的事,更以創新思維跨出每個綠色步伐。在七年的耕耘下,為全球通過最多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的半導體廠,廠房每年的節能效益高達26.4億元,更重要的是,富涵人文關懷的綠廠房既提升了員工的工作動能,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優秀人才。...(恕刪)

鉅亨網 wrote:
台積電(2330-TW)董事長張忠謀6日出席出席《台積電的綠色力量》、《台積電的綠色行動》2本新書發表會,張忠謀表示,綠色行動是台積電最有價值的投資,公司有許多責任,特別是社會責任,綠色行動就是盡社會責任,10年內公司做了很多事,確實是有效果的,希望能把經驗透過這2本書傳承出去,跟大家分享,打造台灣綠色競爭力。...(恕刪)


張忠謀和郭台銘都不約而同的從節能和綠能來善盡他們的社會責任, 這才是令人敬佩的企業家,
各種能源都有污染的問題, 只是程度的輕重而已, 而節能就一定能減少污染, 這才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stish wrote:
碳排放要除上人口數,...(恕刪)


國內外政策一定會有不滿意的人
哪個國家會是有100%贊同某方案 ?
抓反對者出來當擋箭牌實在不是一個解釋
講白點
就是這政府無能到沒辦法以合法方式去消彌反對者跟增強支持者的信心...
如果今天一個方案 80%贊成 20%反對
但是贊成者的信心足以壓制反對者
反對者相對就不會太高調
但是如果贊成者...其實只有10%有信心..其他都是搖擺
這政府只會一昧的報喜不報憂...很難給那70% 搖擺支持者足夠信心的
請問 20%反對者是不是就顯得很巨大 ?

政府需要做什麼 ? ...需要扮演什麼 相信不用我講
現在是網路時代..又不是北韓
只是現今除了口號以外 做到多少 ~~~~~
單靠政府喊口號...網路工讀洗白白..
在中立者越多的時代
這種做法能得到多少民心 ?

如果是理性的支持者相信能贊同我部分講法吧
如果盲目的 .... 那就算了 人各有其立場
台電的模型讓人敬而遠之的是,把願意安裝的家戶當成投資人,先拿出一筆投資款,賣電給台電,太陽能效率與其他自負盈虧。

台電的模型等於申裝用戶= 太陽能發電投資人,如何減少投資的本金,降低投資風險並增大投資績效,是申裝戶的責任。而台電只負責調整收購價,設備的成本效能比要用戶自己努力,讓投資報酬率划算。風險都在用戶這邊。


"solarcity 太陽能" Google一下

SolarCity之所以滲透率很快的興起,主要是因為把要申裝的家戶轉變為長期合約願意買電的用戶。設備安裝0%付款,只要簽下一張長期買電合約書即可。Solar City拿著長期保證採購合約書去跟銀行申貸來安裝設備。
設備的成本與效能比由SolarCity來負責改進,Solar City改進越多成本努力降下來越多,這些努力的利潤是Solar City的。

做一模一樣的事情,轉換角度與流程,才能增加願意安裝的滲透率。用戶不再是投資人,而是向另外一家公司買電。而發電公司因此搶到客戶,而其的績效,電廠收購商自己負責。


那種模型在承擔責任並負責解決問題?看起來很清楚了。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larry523982 wrote:
笑死了,還在爭這個能...(恕刪)


前面有po一篇,可以出租屋頂給業者的方案
只要出屋頂,收取租金,還可以另外收取紅利
其餘都是承租公司負責(安裝修繕等...),前提是你家屋頂要在合法的範圍內(也就是太陽能板不能是違建,這有放寬認定資格)
日照要足,最重要的是面積要大,因為他們講求的是投資報酬率
懶鞋 wrote:
我想請問幾個問題

1、有沒有追焦式太陽能,就是會改變太陽能板,對準太陽的模組,會貴多少,國外有這種東西,但很貴,幾年前,台灣學生有發明更簡易且參展過

2、是否有結合水作能源儲存的模組,建置3座儲存槽,其中一座是純水,運用太陽能將水分離成氫、氧,存在另2座儲存槽,在沒有陽光是運用氫氧燃燒發電,可使用於晚上情況。有這樣的運用計術嗎?能源轉換效率高嗎?這樣能否作到半永生能源?

因一直未在網路上找到資料,只好求問(我英文爛,所以看不懂國外網頁)


追焦式應該是有的(樓上已有人回答),價格不便宜,但我個人也認為有DIY的可能性。
畢竟能追焦的核心關鍵就是赤道儀。而這的確可以DIY做出來。
之後就是讓所有太陽能板的角度,與赤道儀同步的機械問題。

至於追焦式遇到颱風的問題,沒人說不能鎖起來阿!


能源儲存的部份,其實你需要的是家用儲能系統。這的確現在就有商品在市售。

不過跟你想的不一樣,因為這種東西說穿了就是蓄電池。
不使用氫氧分解的原因包括:
1.效率較低(廢熱較多)。
2.成本高上很多,尤其是儲氫桶跟發電用的燃料電池。

不過這並不代表氫氧分解沒有未來,但要看日後的氫燃電池(甚至氫燃電車)發展狀況而定。
如果有可逆變式的氫燃電池出現,且儲氫瓶的能量密度能遠大於蓄電池的話,太陽能產氫技術就會有相當的發展空間了。


話說回來,大家焦點都只集中在太陽能與能源的辯證,我個人倒認為還有一塊區域,是台灣的建築很缺乏的部份。

那就是隔熱。

至少我沒看過有哪個建案,是把大塊大塊的隔熱材塞滿所有地基牆壁跟屋頂空隙後,然後才上地板等內部建材的。
這也應該是大多台灣建築物會耗能的原因(尤其夏天)

另外也提一下一個很有趣的idea。那就是上次我在某電視節目中,曾看過的「地溫恆溫系統」。
哇賽!那真是驚為天人!
構造超簡單,只有2-3根5-6米的鋁管,一台風扇再加上出入風的管線跟濾網。
沒有加熱器,也沒有冷卻用的冷凝管或壓縮機。
這麼簡單的東西,使用時只需一台風扇運轉的電費,竟然能達到整棟房子夏天吹冷氣、冬天吹暖氣的效果?!
(如果在施工時做得好,還可以調節濕度甚至除霉抗菌?!)
維護也超簡單,濾網定期清洗/更換,還有保養風扇就可以了!
我們台灣透天厝的建案,好像全部沒有建築師有想到要上這樣節能的配備?
離岸(offshore)風力發電不佔陸上空間、還能減排會引發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順利成為英國、德國與丹麥等歐洲國家爭先選擇的發電方式。
彭博社報導,匯豐(HSBC Holdings Plc)分析師Charanjit Singh、Sean McLoughlin 1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到了2020年,全球離岸風力發電量有望從去(2013)年底的6.5 GW(十億瓦)暴增六倍至43 GW。其中,英國(風力發電量將達11 GW)、中國大陸(10 GW)以及德國(7 GW)預料會成為最大的離岸風力發電市場。

匯豐並表示,風力發電大受歡迎、值得長期關注,而受惠的廠商將包括風力渦輪發電機製造商Suzlon Energy Ltd.、Vestas Wind Systems A/S以及Gamesa Corp Tecnologica SA。根據估算,到了2020年,歐洲安裝的風力發電量將達到28.5 GW、亞洲將達13.5 GW,而美國則會達到1 GW。

西門子曾在去年12月16日宣佈接獲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能源事業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前身為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大單,將為愛荷華州供應448座風力發電機(型號為SWT-2.3-108)、總發電量多達1,050百萬瓦(MW),單筆訂單規模創全球最高。

根據彭博社統計,自2009年上半年以來,全球風力發電機的售價已下滑了26%,風力發電的成本目前僅較以煤炭為燃料的火力發電高出不到5.5%。這對西門子、奇異(General Electric Co.)、Vestas Wind Systems A/S等風力發電機供應商相當有利,但卻不利於煤礦業者Peabody Energy Corp.。

「反核、廢核」並改用可再生能源會導致電價攀高、民眾付不起電費嗎?其實,根據德國的研究,新建造的太陽能、風力發電廠產生電力的成本,最多可降低至核能發電新廠房的50%!
Renew Economy、Energy Matters報導,德國智庫Agora Energiewende上週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若將英國預定2023年落成的核能發電廠發電費用,以及德國政府2013年對太陽能、在岸(onshore)風力發電、離岸(offshore)風力發電的再生能源回購電價(Feed-in Tariff)加以比較,則可發現若將這些發電廠啟動35年,則在此期間英國核電廠平均每年的發電費用為每一千度電(MWh)112歐元,高於德國太陽能發電廠的73歐元(比核電廠便宜34%)、德國在岸風力發電廠的56歐元(比核電廠便宜50%)以及德國離岸風力發電廠的95歐元(比核電廠便宜15%)。

metta-sati wrote:
如果看完下面的概略粗...(恕刪)


有關太陽能發電事宜~~早已想了四個多月~~
想說要花一筆錢安裝採光罩,不如裝太陽能板~~
既能遮陽~也可以降低樓板溫度,可以減少冷氣的使用情況!!
周三下午向廠商告知需求~~
今天上午已經平面圖給他~~
下午已配置圖回覆給我,如下:
此案總設置容量5kW
設計圖如附件
使用設備:
5KW變流器 * 1台
250Wp模組 * 20片
直流箱體 * 1只
交流箱體 * 1只

佈設位置如下
四樓露臺*10片
屋頂層*10片

目前估價約50萬

如果所有裝潢、採光罩、家具、冷氣與其他雜支費用還有剩下,再來考慮安裝了!!

據台電總經理說核四目前已經投入2800億新台幣,
這可以換成多少KW太陽能,
好像是3百多萬KW(280,000,000,000/500,000)*6KW。
不知道有沒有算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