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vt620 wrote:
我三十五歲,從十六歲高中開始租房子,現在已經快二十年了。
這二十年間,我幫助了許許多多的房東付貸款,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現在已經工作了十年,還是在幫房東繳貸款。
如果我買一間套房300萬,現在政府優惠房貸1.325%,每個月要付3312.5元的利息給銀行。另外每個月還要攤還本金10,925元。
我套房每個月房租9000元,汽車停車位每月2000元,加起來11,000元,靠......還比房貸的本金10,925元還貴
想一想我真是白癡,每個月付出了1萬多,二十年後,什麼都沒有留下暴走............
如果我買套房,每個月利息才3312元,房租拿去繳本金,二十年後房子就是我的。
每個月多繳個3312元,也就是每年多繳了39,744元,也就是二十年總共多繳79萬4880元
而十年後,300萬的套房就是我的。如果這套房是在台北市,或新版特區,你覺得二十年後房子才值300萬嗎?
想看看,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差距,你看清楚了嗎???
有空可以去看 "先不要急著吃棉花糖" 一書
或許你會得到一些啟示
換個想法,你的人生就會不一樣................
事實上買屋除了房貸是有別的成本的,不能只算房貸…
例:房屋稅 / 地價稅… 你上面的租金有無包含了水電網路費?有的話自已買房子時要多算進去… 社區管理費,通常這是房客付的,但你上面沒寫,所以不確定是否你付?
房子折舊… 會保值的是土地的部份,房子的部份是會折舊的… (試想 20 年舊的套房跟新成屋哪個高價)
另:最重要的一個東西你沒算到的是 "機會成本"… 你付清房貸後,你事實上是把 300 萬的現金鎖在你的房子裡,無法動用… 所以要是你沒買房子的話,你手中會多了 300 萬的現金可以動用 / 投資…
投資每年配 10% 股利的股票,你 300 萬不用融資一年就多 30 萬 / 一個月多 2 萬多的收入;這是你買房就賺不到了的,所以這損失的機會成本也要算進去… 當然,10% 這數字只是我隨便寫寫的… 這完全看你可以找到多好報酬的東西… 是個比較虛幻的數字…
而你 10,925 的這個數字,是以 1.325% 超優惠利率來算,所以一定不長久,未來利率上漲,你的房貸負擔也會變大…
---
不是說買房 / 租房就一定差… (我自已也有買房子) 只是說你的成本要算清楚,你才能作正確的決定…
雪山之巔 wrote: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年輕...(恕刪)
不是風動.不是旗動.是心再動
記得921大地震之後,許多朋友說"不敢再買房了"
或許時間過了,許多人也淡忘了,
但是我還是秉著初衷,不買房,跟著機會移動,-------哦
我可以隨著小孩的成長而遷移,我不用早晚接送,----花的起錢--天天有人接送
我可以享受5年換新車------------買好一點的--如新車價上佰萬就不用5年一換--營業車除外--
我可以享受年年出國-------------香港算嗎---1~2個月出去一次
我可以享受年年住新房的樂趣------------但是別人的新屋
我可以沒有房貸壓力----------------------但是要繳房租---
但是我還是有最終計畫,年紀大時,買塊小地,---台北市1坪--1~2佰萬請問買一坪種花或種草--東部不用買
蓋個小平房,過人的生活。---人死的時候---也只佔1/10一坪
問題在於你如何取得它
租、借(父母親友)、買
這三個我都有
結婚前買了間公寓
住了幾年後因工作關係
我搬回跟父母住
內人在外縣市工作因此在當地租屋
原有的公寓就出租給人
算一算在「住」的費用支出約是
分攤父母水電費用---4000
內人租房子---3500
公寓貸款差額(貸款支出扣除租金收入)---6000
同時要養房子又要租房子
負擔實在很重
曾經有想過賣掉
但是賣點也不足以付清剩餘貸款
後來我把原有那間房子當做是投資
就像是買了兩個單位的基金(3000*2)
再過10年房貸繳清後
每月就有1萬的租金收入
不管以後我新買房子或還是在外租屋
拿來補貼我「住」的費用可以減輕負擔
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
不見得買房、租房有一定的準則
重點在量力為出、計算機會成本
就是房子會舊要維修!
假設是買公寓好了,以35歲買房來算,等到你65歲退休的時候,它也差不多30年了!
這種老房子,你打算租別人多少錢?(現在有誰住過這類的,可以說一下租金嗎?)
30年的房子,多少會有問題,修起來恐怕也是一筆負擔,不是嗎?
同時你還要確定你的鄰居們也拿的出錢來,如果拿不出來...
所以會不會到時候還不如買幢新的還比較快?(如果年紀更大、房子愈老時恐怕更慘...)
這時候這房子恐怕是負資產了吧?當然有人會說可以配合都市更新!
但台灣除了台北縣市有那個價值外,其他地方我還真想不出...
房子跟人一樣會一直老化出問題,所以我無法認同『老了還有地方住』這類話...
另外租房子有個好處,就是你可以挑鄰居...
像我現在就遇到這個問題,唯一的想法就是『好理加再,房子不是我的...』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marcus200115 wrote:
身上有100萬存款,...(恕刪)
>>差不多可以租個2萬5
基本上這點有疑問,五年後房租會不會漲,十年後房租更高吧,二十年後更不用談,
五年時變個3萬,十年後3萬5,二十年後4~5萬,最後和房貸是一樣,那三十年後呢?6萬吧,四十年後7萬吧,五十年後呢8萬吧!房租只會往上不會往下,這個論點假設前題是在同一棟房子。(住四十年的話,房東會很快樂。)
房貸正好相反,五年後還5萬,但實際價值剩4萬5吧!十年後,還5萬,實際價值剩4萬吧,二十年後還5萬,實際價值剩3萬吧,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都不用還了!
假設很多前題不變的情況下,所以買房子來住的人都知道,前十年最難過,十年過後,一切就好談了!
當然買房萬一漏、熱、輻、吵、社區等等一堆問題,也是要考慮的。
不過買或租還是個人,想買就買,想租就租,也許租以後會想買,買之後會想租,隨緣啦!
至於拿多出來的錢談投資、談倍數放大,那個都是完全不確定性,每個人不見得都是高明投資客,談投資成功時的反面就是投資失敗,1半1半而己,如果真的每年都有固定報酬,我想基金早就ok,也不用說明投資風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