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何時才會有人發起無殼蝸牛抗議活動啊....

david chen wrote:
其實.....台灣的...(恕刪)



怎麼老是有這種買不起市中心, 可以去買三峽..林口的論調!!

pych wrote:
怎麼老是有這種買不起市中心, 可以去買三峽..林口的論調!!
...(恕刪)


因為 沒有人去買 三峽..林口
那遠方的熊該如何 ?

當然大家去買

廣告一直打, 連 discovery 都可以播
還有藝術+ 文化造街

這麼好的地方 , 怎麼可以不推 ..





david chen wrote:
其實.....台灣的自有住宅率已經超過8成!剩下的那2成是少數人吧?
你要怎麼跟那8成的人對抗?.(恕刪)


這種論調我一直覺得有趣,如果自有率跟房價支撐/上漲有正相關...

來看看下列說法...
1.自有率高,大部分人都有房屋,而屋主都希望房價漲,所以大部分人都希望房價漲,因此不可能跌。
2.自有率低,大部分人都沒有房屋,市場需求強勁,所以房價會上漲,因此不可能跌。

呵...這樣一來,不管自有率高或低,房價都會漲...這跟過去的經驗不合,很明顯矛盾啊,我國自有率一直很高...

甚至你也可以說成:自有率高,大部分人都有房屋,市場需求少,房屋賣不出去,所以下跌...

只看單一指標就下結論略為草率...
誰還管什麼數據…

現在就是我想買的房子一直漲,我不想買的房子跌有什麼用!
還有就是我好不容易每月省吃儉用繳房貸才剛買到自住的房子若真的跌,
那未來怎麼有機會換到我想買但一直漲上去的房子?

不管啦…政府要幫我搞定!
tommycheng wrote:
誰還管什麼數據…現在...(恕刪)



不管啦, 政府幫我搞定!!
----------------------------------

你講的應該是建商!!!
chyou wrote:
這種論調我一直覺得有...(恕刪)

或許我說的有點快....我再詳細說一下!
如果大家買房的目的都是要自住,那麼當你以市價買入一間1000萬的房子時,房價以後就與你無關了!
因為當你要換房的時候一定是很久很久以後了!那麼~當精華地段的釋出率一直很低的時候~中古屋跌的下來嗎?
除非屋主很急需用錢!不然有賣家是笨蛋嗎?那若是預售屋就更可以喊高價了!
你看大安區或是信義區~不是就是這樣炒上去的嗎?因為他們那邊的住戶相對來說都是經濟上的優勢~
景氣循環對他們的影響是有限的!景氣不好就是省一點而已~很少人會去想賤價賣房的!
不說大安區~或許太極端了
像北縣板橋永和這種較優質的區塊,好物件永遠都是秒殺的!而且對這些中上階層的受新階級而言~
買房之前早就詳細算過他們將來的負擔有多少了~會搞砸被法拍嗎?有可能~但是絕對不多!
因此買房就有點像拍賣會~這件你不買!可能就沒了!
下件也不見得會較好!
小弟之前因為也是想買房,所以有小作了一下功課!當我看到2006-2007年的網友討論文時(當時板橋的房價吵到20幾萬,新版站上3字頭)哪個網友敢說將來還是漲?大家也是說太貴了!說可能要住套房了!
現在新版的房價呢?
所以....我是覺得如果你一直喊貴~可能一輩子不敢買房子!
如果你真的碰到你中意的房子了
XX捏住就買了吧!因為誰知道將來會再漲還是跌呢?
只有老天爺知道吧!
但是小弟基於上述的理論,還是傾向長多的格局!
台灣於民國70年代,自有住宅率就以突破70%

民國80年代,自有住宅率突破80%

目前,自有住宅率接近90%

無論房價高低,總有些人是不買房,喜歡租房子。或者有些人喜歡把錢花在出國旅遊、享用大餐、泡夜店,而不想存錢買房。或者寧可花兩萬在台北租個小套房,也不願意花一樣的錢在遠一點的地方買房繳房貸。幾年前出現的一些新名詞【月光族】、【現金卡】,也代表了一些人支配財富的自我看法。只要金錢來源並無不法,則每個人對於錢財的支配,都是其自有權力。

接近九成的自有住宅率,已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無殼蝸牛包含著很多類的人,也許應該就不同類別的無殼族個別探討,而非歸結於政府或其他種種因素。畢竟,台灣的自有住宅率已傲視世界,而非台灣大部分的人口沒有自有住宅。

就如同現代人普遍有保險的觀念。有些人一個人買了好幾份保單,加強自己與家人的保障。相對地,他必須犧牲每年繳納不小金額的保費,也許就得少吃幾頓大餐、少出國玩一兩次等等。

在普遍人都擁有保單的狀況下,當然也有人是即時行樂的觀念,不覺得要節省金錢繳保費買保單。

假使在一個非自有住宅率只有12%的國家,無殼蝸牛問題是該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表示一個現象:該國人民太喜歡買房子。因此,房價想低,那就更不可能。

目前房價高,但租金低,所以不妨以租代買,一樣有房子住。假使每個人都想買屋,都想買精華區的房子,那精華區的房子就只會更易漲難跌。

dulinsu wrote:
台灣於民國70年代,...(恕刪)

很同意樓上大大的看法!!
dulinsu wrote:
台灣於民國70年代,...(恕刪)



本來去年就要修正的房價因為金融海嘯, 央行一路調降利率, 建商喊要政府救, 政府增加優惠房貸, 使得房價又被炒一波. 精華區是投資客最愛炒的地區, 接著往四周擴散. 有炒作就會有修正, 再績優的股票漲多都會回檔.

如果明年景氣真的復甦, 企業貸款增加, 央行升息, 市場游資就會減少, 房地產勢必會回檔.
我想請問一下各位對於下面這段話的意見如何:
===============================
我也想用299元買一個LV名牌包,
也想用49萬買一台Benz車,
我覺得名牌商跟車商定價太高不合理,
政府應該要出手抑制這種不合理的情況,
讓每個女生都可以擁有名牌包,
也讓每個男生都可以擁有賓士車。
===============================

之前跟別人討論房價問題時,有人這樣說,
該怎麼回應比較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