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也有些不安,但我的狀況跟你有點相似所以分享一下,供你參考
我和太太的年收入約280萬~310萬之間,收入穩定(我和太太是四師中的其中二師(醫師、律師、老師、工程師))
我們買了一間總價 2,560 萬的預售屋,預估2年後交屋。
我們目前存款約1000萬, 而家中長輩要贊助我們400萬
我們的花費一年約130萬 (平均每個月花10萬包含繳稅及雜支),所以每年約可以存下150萬。預計兩年後可以再存下約300萬
1000+400+300 = 1700萬
2560 - 1700 = 860萬
860 + 200萬(裝潢) = 1060萬
1060萬房貸以 2.5% 利率30年本利還款來計算,每個月需付4萬元房貸,其實我和老婆心裡還是有些壓力。
實在是因為我們在5年前看到了差不多條件的房子,當時只需要 1500萬,但現在再來看就需要我花 2500萬來買
實在有說不出來的無奈,再加上我和老婆平時都很忙,也沒時間常去看房子(看房子真的好累),所以也就不再想了
決定咬牙背房貸了。
加油吧,若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其實可以買下去試試看,一切都交給老天了
供您參考!!
rc0310 wrote:
最近因為小朋友的關係準備要買房,標的物已經確定。
預期成交價會是在1300萬含車位。...(恕刪)
...所以我應該把1000萬分30年貸款,每個月繳三萬5,
還是把年終及分紅算進來,每個月繳5萬多呢?...(恕刪)
看樓主的文,想起跟我當年換第二間房的情況有些相似, 我個人的經驗也給樓主參考:
我白手起家育二子,2007年貸1300多(第一年本金延攤, 廿年期限)咬牙買下1600的台北市的房子,
我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 但畢竟也是領人薪水的, 未來也難保不會失業或公司有個什麼三長二短,
所以在決定買房時也做了最壞的打算, 一旦中途生變我就賣房, 手頭的現金也夠我撐個二年賣房吧,
也是一有閒錢就還本金, 到今天, 貸款本金剩600萬多和手上的現金已經一樣多,目前沒打算還完,
因為利息可抵稅,現金作為買股用, 至今, 也算安然渡過了難關。

看樓主存款, 應該是有辦法存錢的人, 只要記得房子和股票一樣是可以賣的, 就不用擔心那麼多了,
不過, 屋件好不好脫手(流通性), 須是必要考量的條件, 例如:大樓或社區空屋率及避開嫌惡條件等...
找到不錯又適合自己的房子,在能力可以負擔的情況下就買吧!

建議每月攤還3萬5, 以保有生活品質, 一旦有閒錢再主動找銀行還本金, 這樣現金調度上才會更有彈性。
補充個重點, 善用本金延攤期限, 可以和貸款最低綁約期限一致, 這樣才不至於突發況狀賣出還賠解約金。

rc0310 wrote:
如果採本息平均攤還法的話,有閒錢先拿去還,
下個月要繳的本金加利息會減少嗎?...(恕刪)
確定會的!

現在要在台北市縣買到像樣的房子,沒有2千萬,是不容易入袋的.
若是一般上班族,要買2千萬的房子,頭期款5百萬,若是照333的計算方法,一個月要繳房貸約10萬元左右,
除非你家庭月收入超過30萬才能買2千萬的房子,家庭用收入超過30萬的家庭少之又少吧?
難怪連台塑老闆都說買不起台北的房子了.
若按照333去計算,買5千萬的房子的人,一個月要賺超50萬以上才有辦法買房子.
所以啊,看到合適的房子,就衝下去吧(我前題是買在合理的價位,而不是天價的情況下),
有人說房貸高,會影響生活品質,其實不見得啦.
生活品質不是只有去高檔餐廳,買名牌名車和出國渡假而已..
若你的生活品質只有這些窄意的東西,那代表你現在生活得太糟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