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globe/2010-03/19/content_13202440.htm
結論:
政府正確的心態與方法
==
其三,德國發達的房屋租賃市場,也成為了房價穩定的“定海神針”。德國自有住房率為42%,租賃住房率達到58%,特別是年輕人中77%都是“租房族”。這主要得益于政府鼓勵修建租住房屋、保護房客權益等一係列政策。除了針對特殊群體的“廉租房”外,市場上同樣供應大量商業出租房,政府同樣對房租水平進行一定的規范。由于德國嚴格的租房法,注重保護房客的利益,租房的安全感並不亞于買房,數十年居住在一所出租房中的德國家庭不在少數。德國家庭樂于租房,並且有著大量而廉價的出租房屋供應,這對穩定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水平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平衡作用。
其四,德國鼓勵自建房、合作建房,打破開發商對房屋供應的壟斷,同樣也是影響市場房價的重要因素。德國住宅合作社的出現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合作社共同建房已成為德國住宅建設的主要組織形式之一,合作建房佔每年新建住宅總數的比例超過30%。
其七,稅收手段同樣是德國政府遏制房產商、炒房者獲取超額收益的有效武器。在德國,自有自用的住宅不需要交納不動產稅,只交納宅基地的土地稅。用于出售的房地產首先要繳納評估價值1%-1.5%的不動產稅,房屋買賣還要交3.5%的交易稅。如果通過買賣獲得盈利,還要交15%的差價盈利稅。自有房屋的出租除繳納不動產稅外,租金收入還要交納25%的資本利得稅。此外,房子的管理、維修等費用也很高。重重的稅收限制,已經大大壓縮了炒房者進行“低買高賣”的利潤空間,對于炒房者而言可謂釜底抽薪。
其八,德國政府政策並不把房地產特別是住宅建設,作為德國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而是作為社會福利機制的重要一環。德國憲法明確規定了“德國是一個高福利國家”,與醫療、教育等一樣,保障居民住房也是聯邦政府首要的政策目標之一。這是德國政府制定所有房地產政策的核心出發點。因此,雖然德國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掌握了大量公有土地和公房,但任何人都不敢通過抬高當地地價、房價,來增加當地政府的房租收入或稅收收入。房地產政策同樣是德國政黨競選的主要辯論議題。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任何人提出的政策如果不是保障民眾的住房福利而是會抬高房價,甚至使購房者淪為“房奴”,他們喪失的可能就不僅僅是選票,而可能會是整個政黨以及政治家的政治生命。
都能令房價下跌
只是到時候,您不是被迫大休無薪假
就是自己公司面臨倒閉危機
買房子,應該不會是您屆時的考量之一
如果您想聽的是政策上的打壓
基本上是不會出現這的政策的
這位大大就講得很好
您希望政府打房
房價下跌
大家覺得變沒錢了
於是減少支出
於是商家少賺了
於是大公司也跟著少賺了
於是經濟下來了
於是工作機會變少了不加薪了
於是失業率變高了
於是很多人更沒錢了
於是本來因為想買房子而買不起房子希望政府打壓的人
連生活都出了問題
最後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
因為921 象神 SARS期間
那個房價
內湖公寓我買到一坪16萬(現在35)
東湖一坪12萬(現在26)
聯合報後面淹水時一坪不到20萬(現在50)
汐止新大樓一坪六萬(現在18)
新莊副都心思源路593巷一坪12萬(現在30)
這樣的價位
大家應該覺得合理吧
為什麼我買的時候大家都要用租的
然後來笑我說白癡才買房子
那時甚至都可以貸到九成
這就好像股票4000點時一樣
沒買了八千點覺得貴了
經濟會循環的
覺得貴了
就耐心的等待下一波低點的到來
但記得下坡到了合理價的時候
不要又讓它溜走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