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房價是經濟火車頭???

大家都投資房地產就好啦!!
反正房地產不會賠錢, 只會往上不會往下...
這不是報章雜誌跟大眾說的嗎!?
所以媒體也是造成房價快速拉抬的因素之一.
再來就是網路的發達. 資訊流通快.
隔壁街成交40萬耶. 再隔壁街成交45萬耶. 那我們賣48萬不為過吧!!
天知道當初10年前買價為20萬而以...

大家快去投資房地產吧!!

ps:
哪有什麼穩賺不賠的投資商品...
政府再不好好. 認真的管管 ~ 以後台灣就只會越來越少小孩囉!!



J-杰 wrote:
假如買房都是穩賺不賠,那大家都來炒房,我想……
科技業人員轉職炒房(科技退步)
傳統業人員轉職炒房(產量降低)
服務業人員轉職炒房(服務低弱)

...(恕刪)


沒錯

深有同感

我在科技業服務
手上稍有點現金
有時也會想
上班那麼累幹嘛
學那些房蟲買幾間房
快速轉手賺幾成
很快就可以退休
上甚麼班?
傻瓜才去上班

不過邏輯告訴我
削爆的好康
恐怕輪不到我

就像以前地下投資公司時代
一個月 8%
全民入股
我老爸也信
之後的下場可想而知
以現在的風險觀念
傻瓜才去投資

不過你現在要跟房蟲談道理
它們一定會說
傻瓜才去上班
炒台北市穩賺的

建商也這麼說
不過他們還是把口中穩賺的房地產倒給你
真是佛心

很顯然本版的人多是希望房價能跌的,
不過買房子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筆支出﹝先別用投資一詞,免得又有人說我們不懂買房者的辛苦﹞,
但是既然是一種金錢交易就不能脫離經濟原則。
安得廣廈千萬間,天下寒士盡歡顏的理想我當然懂,但是不理解供給與需求所架設起來的經濟運作樣貌,終將徒勞無功滿腹牢騷。
互勉之
可以上上5X1的房仲網
看看自己家裡附近的房價
政府要打房還早的勒

我們家這種小巷子裡加30年老公寓
也不就是掛一個新北市中和區的門牌
一坪喊到35萬 有沒有搞錯
不到20坪沒裝潢也可以喊到七百萬

由此看來房價越打越高 啥狗屁稅大概都沒用
乾脆上房仲網抓幾個仲介抄家當可能還快一點
問題是可以這樣幹嗎??
J-杰 wrote:
其實我要分享是房價漲...(恕刪)

我提的例子,不是我的推演,.
是大前研一書中提到日本真正發生的狀況..
我至是把它轉成數據,讓你了解罷了..

我不覺得台灣會跟日本有不同,簡單的說就是都卡住.

另外以同樣的原理來推算..
後續發展,有兩個值得探討的.

1.很多投資客聲稱,房價跌更好,可以進貨更多..
我覺得基本上不可能,也是卡住,照樣受害..
除了劉媽那種財庫深不見底只進貨不出貨的,他隨時可進貨
(我不覺得是投機客,叫他愛台灣好了,身家都丟在台灣)

2,很多人說,精華地段會有支撐,..
我覺得也不會,雖然會慢點跌,但幅度不會比較低.
也是因為大家錢都卡住,大家都想搬精華區卻也都沒有現金.

樓主你應該懂了,所以改了標題..
還是很多人不懂,大概繳貸款離這些站友太遙遠吧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搞了半天,原來台灣人會被投機客和房仲業者操弄,哄抬房價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台灣人數學普遍不好。
房價 會不會跌很難說 但跌了 資產縮水 但持有現金不會變少 所以呢 想買房 等等等等等
樓主的話應該可以理解……他的想法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他是想要買第二間更大的屋子自住的。

這種情況下,他當然是寧願第一間屋子降價,也希望第二間屋子降價。

不能明白的話,你就想像你手上有一台已經用了快一年的ipad 1,然後等著入手ipad 2。你會希望ipad 2的價格是現在的十倍嗎?
版主發言基本上是對的. 以台灣坪平均 8 年還清貸款來看 , 一般第一次買房需求是在結婚和小孩出生時, 大概到 10 年後房貸已經付清或已經不到 20% , 這時小孩長大需要獨立空間或多一間書房, 這時就需要換房, 如果這時房價是下跌對自住者是有利的.
房屋下跌的時候,除非原本的房屋沒有貸款,手上有現金,
才有信心去找第二間房子。

因為通常都是買了第二間房子之後,才把第一間賣掉。

不然按照樓主原本的想法,
原本的房屋已經有貸款了,相信手上的現金也不多了,
要再拿出個一兩百萬自備款,相對是比較困難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