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實施後,雙北市房價再創新高(空頭總司令張金鶚的報告)

說真的, 不管教授, 老虎還是誰喊多喊空, 市場還是依照既定步伐前進.

假如5年前至今教授都一路喊多, 現在來得意地說"你看我都對了吧, 教授在講你有沒有在聽?" 那有差嗎?

一定還是有很多人沒在低價買(剛出社會沒錢或是覺得還有低點), 或是看空早早就賣了, 或是買在跌價的地段. 絕不可能每個人都買了不賣然後撐到現在的.

我對房價為何漲不停的解讀就是, 有錢人真的變多了, 10年前有個一億就很有錢了, 現在有一億身家的(不算房地產價值)真的變多了. 你有錢他有錢, 搶購資產的價格當然也會上升. 政治情勢改變也加強置產信心.

不管他錢是從國內還是海外賺來的, 09年遺贈稅一降的確也有不少人回來置產, 同時也應該有不少人收入不錯但是經過海嘯震撼後, 只求好好過日子已不再求完股票速成暴富, 買間房當屋奴陪家人小孩成長實實在在地過日子就滿足了. 如果是在09~10年間靠股市大撈一筆的, 出場之後你說他會去買股票嗎?? 起碼也會配置一部份去不動產或貴金屬之類的東西來保持戰果吧. 過去有人混水摸魚投機, 也只是搭個順風車.

我也覺得沒那麼多人真的因為通膨來了, 鈔票印太多了開始去買房置產吧(沒那麼有知識好嗎). 有也是直到最近這1年才開始因為到處都在通膨. 打房炒得沸沸揚揚的, 多少也對大眾有教育的效果, 加上銀行的控管, 想亂貸超貸導致嘎不過來的機會, 已經少了. 就因為一直試踩煞車, 翻車的機會就會減少.

那請問這樣是要如何崩盤(假定一年跌超過20%視為崩盤)?? 看法不變, 頂多緩跌(1年3%)或繼續量急凍等待量縮價跌出現. 但這必須政府有新的打房措施才會發生. 目前價微漲量大縮, 我認為央行應該會滿意的(看最新針對房貸餘額成長趨緩的報告, 央行特別如此解釋扣掉青年貸款實際是負成長的)因為量噴越快越容易翻車. 控制量, 細水長流, 以拖待變(例如收入跟上來, 房價不漲或緩跌), 避免進入急速通縮導致失落的10年.

yunyunhome wrote:
你去問問,叫你別買房的張金鶚,他自己名下三間房子,為什麼不是趕快賣?他不是說要崩盤了?


張教授有回覆過這個問題,三間房子一間自住,一間父母住,一間準備自辦都更。

如果房子只是自住,崩不崩都只是奇檬子問題...


yunyunhome兄好激動

beadba wrote:
張教授有回覆過這個問題,三間房子一間自住,一間父母住,一間準備自辦都更。

如果房子只是自住,崩不崩都只是奇檬子問題...


yunyunhome兄好激動)



先講好喔, 我不參加多空的吵架呀~ XD

然而對於這個問題, 我覺得張教授的回覆, 以我的標準來說, 非常的實問虛答.


Q: "請問如果房價如此泡沫, 請問教授為何不把自己的三間房子賣掉呢?"

A: "喔, 是這樣的, 我一間要自住, 一間是我的父母住, 一間準備自辦都更啊~"

假設父母住的房子, 有太多太多濃厚的感情, 不能用貨幣價值來衡量好了, 那自住的那一間, 我實在想不出來不先賣掉, 租房, 跌價後再買一間回來的道理.

一個信念的倡導者, 如果自己也是實踐家的話, 我想會得到更多的共鳴的.

另一個角度看, 如果真能把"情感因素"也放進來考量的話, 那覺得房價很高但是還是決定要下手的人, 不過就是 "想提早多累積十年濃厚的情感"嗎?

如果今天要純粹以供需, 所得比, 人口成長率這些總經或 demographics factors 來立論, 那我覺得張教授的身體比言論要坦誠呀~ XD







青鳥大哥
其實1000萬,2%,20年溢繳金額是2,141,204元
30年溢繳金額是3,306,301元
另外你說的臺北市1000萬的房子月租12,000,20年總租金是2,880,000元
提醒您,一年有12個月喔!

只是你的假設也不精確,因為租金和利率都是會變動的,
至於是正相關還是逆相關?
這誰也說不準!
總之在你概略性的假設下,你的假設不成立...
當然歡迎你隨時回南部買豪宅,
到時候再來篇南部豪宅租金與利息分析吧!!



遲來的青鳥 wrote:
要人買房的我是認為沒有良心!!
尤其是鼓吹外地人買房的

想貸款買房的請來這邊試算看看
貸款試算
你會很驚訝的發現
貸1000萬,2%算下來算分20年你要還13xx萬!!
貸1000萬,2%算下來算分30年你要還15xx萬!!
這些多出來的錢拿來租房綽綽有餘的!
台北市1000萬的房子一個月我租不用12000,二十年不用250萬

二十年房子舊了拍拍屁股閃人,回南部買豪宅去!! 爽!!
何必用自己的心血墊高別人的房價?)



nVidia_X wrote:
我對房價為何漲不停的解讀就是, 有錢人真的變多了, 10年前有個一億就很有錢了, 現在有一億身家的(不算房地產價值)真的變多了. 你有錢他有錢, 搶購資產的價格當然也會上升. 政治情勢改變也加強置產信心.

不管他錢是從國內還是海外賺來的, 09年遺贈稅一降的確也有不少人回來置產...(恕刪)



這部分我也有很深切的感受.

1. 認識的每一個一億以上身家的朋友(i.e., 台北市裡, 經濟能力算中上的人), 每一個都已經或正在幫小孩"存"房子. 一個都不例外.

2. 我頂樓鄰居在 2009降遺產稅後, 把這輩子賺的錢都從新加坡匯回來了, 現在每天就是在等看信義聯勤甚麼時候動工.....

我不評論這些現象, 我只轉述這些觀察. :)
奢侈稅是一種遊戲規則性的改變,
不能拿兩種遊戲規則不一樣的遊戲來做分析與模型,
當然其他的因素改變不大,
但奢侈稅之前與之後的成交量比較至少需要微調一下,
不能拿來直接相比,
不然比較不客觀喔!!



gregt wrote:
兩張圖表中,關於成交...(恕刪)
其實房價的高低對小弟來說,也沒什麼好看的

經濟狀況好當然就會買,買了要大幅壓縮生活品質那當然就不買

個人認知問題罷了

就像有一間房子,開價每坪50萬

但小弟認為它只有20萬的價值,那麼就算30萬成交小弟也不會買

因為小弟是自住,不是想搞投資

自然要看看自己的斤兩有沒有足夠,口袋夠才能買

反正家裡也才2個人,大不了租一間套房也是能過日子


沒看到....

只看到那個成交量指數跟次貸風暴和SARS期間的數字一樣, 快窒息了!!

看到這個圖之後我更相信量先價行了.....


yunyunhome wrote:
奢侈稅實施後,雙北市...(恕刪)
所以我一直認為大部分人老是在舊思想的圈圈裡打轉真的很好笑,
總是覺得以前有個三五千萬很了不起,
所以現在有個三五千萬也很了不起,
以前年收入百萬很了不起,
我現在年收入百萬也應該已經很了不起,
所以我買不起幾千萬的房子是市場錯了,不是我錯了,
我都已經年收入百萬了,怎麼可能買不起房子,
所以一定會跌,而且要暴跌...
試想如果大家那麼CARE的房價都可以暴跌到趴,
股票還能拿來幹嘛?想想還真的只能當壁紙嚕!

有人拿什麼拉斯維加斯的房產說明台灣也總有一天會暴跌,
阿阿阿...完全不一樣的國情與區域因素,是要怎麼比?
台灣地小人稠的程度雖比不上香港,
但台北市是「有機會」類似香港的地小人稠程度的...
端看台灣將來的發展嚕!
大家何不看看比較類似的香港、東京等等...
當然東京也跌翻了,香港也會跌,所以我也不是認為台北市一定不會跌,
只是要跌到你心目中理想的20萬/P?
這還真可有的等了!!

最後「市場才是老師」、「打敗專業的永遠只有市場」送給大家!
其實看多看空沒有對與不對,只是什麼時候實現?
而在這期間你的判斷能力有沒有辦法隨著時間的過去而增加或變通?
才是決定你是輸家或贏家!
沈富雄只是平實的把他以往的經驗拿來說嘴,
張教授只是平實的把他的模型成果拿出來發表,
老虎大只是把他理解的市場告訴大家,
做不做?怎麼做?好壞自己擔啦!!!


eddie1999 wrote:
這部分我也有很深切的...(恕刪)

eddie1999 wrote:
這部分我也有很深切的感受.

1. 認識的每一個一億以上身家的朋友(i.e., 台北市裡, 經濟能力算中上的人), 每一個都已經或正在幫小孩"存"房子. 一個都不例外.

2. 我頂樓鄰居在 2009降遺產稅後, 把這輩子賺的錢都從新加坡匯回來了, 現在每天就是在等看信義聯勤甚麼時候動工.....

我不評論這些現象, 我只轉述這些觀察. :)


大大太客氣了,富豪很多沒錯
但如果超過一億身家只能算中上,8000 萬大概是中下...5000 萬是中低...3000 萬是近貧....

大大所觀察到的現象
指出現在很多人都進場搶屋 (或早就進場)

小弟前一陣子觀察到的也都是這樣 (這陣子我沒打聽,不太清楚)
雖然我身邊沒有這麼多億來億去的

小弟是看空,可能和大大不一樣
人多的地方我通常不敢去...

不過其他人覺得如果覺得北市房價合理,有需求也有能力的就買吧
不用想這麼多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