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其他篇有呼籲過大家,房地產只是政府跟財團用來掠奪人民資產的工具而已。
真正的好處 財團跟政府==>投資客=================================>一般民眾。
大家都被那個房價上漲的蠅頭小利給吸引了,但是所造成民眾的犧牲,社會跟經濟問題都是一般大眾來承受。
民眾有形無形的犧牲有:
優惠貸款補助,過去政府提供的優惠貸款應該累積有上兆了吧,以利率補助4%來算,一年至少就花了400億間接貢獻給建商。這是從你我繳的稅收來支付的。順帶炒高房價。
大家不曉得還記不記得,上一波的房地產造成了銀行多少傷害,因此政府寬鬆了貨幣間接造成人民收入貶值降低,此外還減少了銀行業的營業稅2%,這也是拿人民的錢來補破洞。
還有就是大家應該漸漸有感的,大部分的收入都拿去買房子,其他消費性支出大減,造成百業蕭條,這間接剝奪你我的工作權益。
房地產所造成的掠奪是無感的,但是藉由時間的槓桿,他是一次掠奪你未來20年的財富。
大家沒想過,為什麼德國嚴禁炒作房地產,為什麼反爾經濟成長大好,成為歐洲的龍頭呢?而美國藉房地產炒作輸出金融海嘯,日本炒作房地產造成失落的20年?這些炒作的國家是不是貧富差距也最大?隔壁的中國呢?
大家為了貪這個房價,其實是把你未來的20年貢獻給政府跟財團。
sniper5k wrote:
房地產對 GDP 或 GNP 有什麼貢獻??
樓主問的問題
wusir000 wrote:
所以目前GDP高只是個假象.
樓主問的是對GDP有什麼貢獻,沒問GDP背後的意義
至於樓主說:賺到的錢,都給外國賺去了 這點可就錯了
高級汽車消費 國內代理商也是有賺,對GDP也是有增加
至於為什麼賺到錢的人不去買國內自有品牌,
那就要問問看為什麼國內汽車這麼差,連有錢人都不想買了
(那是另一個題目了)。
飾品、傢俱都是...國內仍有不少業者,
品質好仍然會受青睞,不見得賺不到錢,
只是樓主沒看到而已。
3C產品也是,爽到三星、蘋果,
但同時也爽到中華電信、遠傳、台哥大,這對台灣GDP也是有貢獻的。
台灣沒有什麼品牌,但還是可以透過消費增加來增加GDP
樓主問題可沒問:
GDP增加與人民幸福有何相關?
GDP增加是不是假象?
GDP增加到底能不能代表經濟進步?
通篇都可見樓主先射箭再畫靶之主觀論調,
所謂虛心倒顯得做作了。
sniper5k wrote:
2000~2005 房地產根本沒再動
2006~2007 景氣復甦才開始涨.
反倒是 景氣在兩年前下降後.
房地產停頓了一下後繼續往上升, 但景氣卻每況愈下
所以房地產的上漲,對景氣到底有什麼幫助???
我就是不懂這個論點, 才上來發問的.
房地產買賣對經濟當然有一定影響,因為房地產不只是房屋屋買賣兩造的買賣,背後牽涉到
營造、裝潢、家具這些有實體產品的產業。另外房仲、搬家業者雖然沒有實體產品,但是服
務本身也是有價的,營運狀況當然對經濟有影響。甚至房地產的上游如鋼鐵、鋁業、水泥、
建材,甚至借錢給建商和購屋者的銀行,也都和房地產有關,房產交易冷落,新屋開工率低
,對這些行業都有影響。
另外,景氣下跌為何房地產還會漲?因為景氣下跌時,熱錢會有避險需求,此時熱錢湧向房
地產、黃金等避險商品,市場價格自然會上漲,價格上漲自然有一波炒作潮,連升斗小民的
錢都會捲入,80年代末期台股大崩盤後的地產熱潮可以歸納為這一類現象。不過避險商品也
不是穩賺不賠,當經濟差到拿去避險資金不得不拿出來使用時,資金會大量抽離避險市場,
此如陷入地產熱潮的小民就成了受災戶。而房產下跌後,成交量與新屋開工率都會下降,
此時前述的營建、裝潢、家具、鋼鐵、水泥...通通都受到影響,進而加劇經濟的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