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薪資所得分布看房價問題


Lookysonchang wrote:
麼低的薪水也敢談雙北買房,真是笑死人不打草稿,想要不靠投資等橫財買房至少也要月薪150k以上才有資格,你以為台北是貧民窟嗎?最近看了01的發文才發現大部份的網民都是窮光蛋,只有少部分正面看事情的網友是有實力的人,唉!難道網路都被失意的人群佔據了嗎?正面且懂得正義的人都禁若寒蟬,淪為少數族群了嗎?(恕刪)


Lookysonchang大大 越來越欽佩您 這段話真是肺腑之言 請快傳簡訊給我 (手機上次PM有給您) 告知您手機 我迫不及待想聽您的良言開示 (還有一位achitsai大大也是想法觀念與您相似 雖然他是老闆)
公司一堆北部的同事,根本就是來工作交朋友的

林口胖胖 wrote:
公司一堆北部的同事,根本就是來工作交朋友的,...(恕刪)


這是真的~~

以前我還有上班時~

也是看到有同事

一個月賺三萬多~牽二百多萬的車在開~

(台北市某某路整排店面都是他家的)~

他也是說他來交朋友的~

還有一個~爸爸已經分了一億多的房產給他~

他說他是做身體健康的

台北市很多大公司的員工(非業務職)

很多一個背景比一個好~


驚天旋風豬 wrote:
這是真的~~以前我還...(恕刪)


這倒是真的

身邊朋友同事(30~40年齡階層)在台北有買房的可以歸納出一個共同特點...夫妻雙方至少有一人原就為台北市人

夫妻雙方都不是台北市人而在台北購屋的比例少 至少就30~40這個階層而言

randyj wrote:
想買房
賺少存多也能買
否之
賺多存少也買不起的


基本上,"賺"少能存多是有問題的

資金絕對是 賺=存+花費
賺少,就算花費是0,存的也是少!


當然要定義一下"賺"
利息也是賺,投資也是賺,長輩給的也是賺
這樣才有可能存多!


北市許多賺不多卻有房的人,其實很多是買在金融海嘯或是在起漲點!
當時房價可能只有目前的0.3~0.5倍

賺少要買房"自住",只有在低點進場才有機會
不然就要想辦法"賺多",如果不靠長輩的話,就只能靠投資。

投資就加大桿槓才能獲取爆利,例如投資房產。這跟買來自住是不一樣的。
不過桿槓大也就相當於壓身家,除非很有把屋,不然風險控管是一定要的。

投資看的是兩年後,視情況獲利或停損了結。
自住,看的可能都是7年後了,至少要估算這7年的財務狀況!!!

如果買房都是賺,那就沒有什麼法拍屋這種事情。
月薪3萬能存款千萬,我只能說,他一定是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賺大錢,而不是真的如表面上賺的少!!!

ujma wrote:
身邊朋友同事(30~40年齡階層)在台北有買房的可以歸納出一個共同特點...夫妻雙方至少有一人原就為台北市人
...(恕刪)


嗯~~所以我很有感慨~~

很多人現在的生活或財富~是由祖先落腳處決定的!

我認識的朋友同學中~

只要是家裡三代身分證都是A開頭的~~

沒有看過他們第三代沒有房子住~為房子苦的

這一切都是命阿~~
樓主想把用薪資所得來解釋房價的不合理,不過這樣的思考有盲點,不過這先不說,回到所得問題,要看所得,不能只看"薪資"所得,也不用看地下所得,就一樣拿政府公佈的的所得數據來看,這是民國97年的資料,是我以前抓下來的,就直接拿來用,現在102年的數據應該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第一張是台北市家戶所得5等分表,最高的19萬戶,平均所得是297萬,而最低的19萬戶,平均所得只有58萬。
第二張則是戶長年齡別所得表,40歲以下的只有不到1/4,40歲以上的則超過3/4,所以4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必因為自己買不起台北市而覺得灰心,因為台北市的房子都被"中老年人"佔住了(不好意思,小弟也佔了一戶)。

這一張則是更精確的所得分佈,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排在哪裡,不過會貼這一張是要說明"平均數"是會騙人的...
大家可以看看,前一張5等分表中最高的19萬戶平均所得是297萬,只看這個的話,大家都會直覺的想說,哇...有19萬戶所得將近300萬耶,不過事實並非如此,真的所得300萬只有7萬戶而已,這就是"平均數"騙人的地方,因為一個1000萬的就可以把好幾個200萬的拉進這個19萬戶裡面。

回到主題,為什麼拿所得來解釋房價有盲點?
假如現在有台北市有房子的人全部歸公,大家重新拿所得來買台北市的房子,那用所得來解釋房價就合理,而且年薪100萬左右應該就可以在台北市買到還OK的房子。問題是,現在台北市的房子大部分都名花有主了,而且很多還落在樓主表中月薪未滿4萬的人的手中,為什麼呢?只是因為他們2、30年前就已經買了,如此而已。

拿我現在住的地方來舉例,台北市北投某捷運站附近,舊公寓一坪要價4、50萬,隨便一間破公寓都要1'2千萬(小弟是93年買的,700萬"而已"),然而這附近的人所得都不高(這只是我的觀察,看居民生活形態就大概可以推測,譬如有好幾個開計程車的、有賣菜的、有地理師、還有大部分的車子都是老舊國產車等等),而且這裡是台北市的外圍地區,2、30年前會買這裡的就是收入比較低或不穩定的。

台北市很多區域都是這樣,尤其是外圍的北投、文山跟內湖,現住民的薪資所得其實都不比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多,但是他卻擁有一間無貸款的房子,當你還要在那邊計算房貸要佔所得比多少多少的時候,他們每個月只要賺個3萬、5萬就可以在你一輩子也買不起的破公寓裡快快樂樂的過日子下去了。

雖然我有一間台北市的舊公寓,不過我也不覺得這樣的房價合理,但是我認為的不合理並非根基於薪資所得的數字,而是因為CP值的不合理,用股票的術語來說,就是本益比過高了,本益比過高不代表就會跌,像台積電就擁有比同業更高的本益比,台北市就有點這樣的味道。

msiwilliam wrote:
什麼命?當一支有房子...(恕刪)


這個世局早已是如此了~

階級世襲~

成為一種常態~

我們的下一代~寒暑假可出國旅遊~遊學~

小時就念某某歐洲學校~從小接觸的環境~見識過的場合~

陪養出的視野~加上無憂無慮的經濟支援~

不是你照片中那二隻~讀廉價教會安親班可比的!

從父母的環境~幾乎就可斷定小孩前途的

很殘酷~卻也是事實!

學會接受吧!

那二隻有國立大學念~已經是極限了~

但so what?




驚天旋風豬 wrote:
這個世局早已是如此了~

階級世襲~

成為一種常態~

我們的下一代~寒暑假可出國旅遊~遊學~

小時就念某某歐洲學校~從小接觸的環境~見識過的場合~

陪養出的視野~加上無憂無慮的經濟支援~

不是你照片中那二隻~讀廉價教會安親班可比的!

從父母的環境~幾乎就可斷定小孩前途的

很殘酷~卻也是事實!

學會接受吧!

那二隻有國立大學念~已經是極限了~

但so what?


這你就錯了,誰說我打算讓我小孩"很有前途"???

我家一個愛唸書,一個不愛唸書愛畫畫,那就去唸美工也行啊,哈哈!

廉價安親班,我只能和你說,我選的是廉價安親班,一個月只要2000元,是那種(社會資源)類的安親班,會去是因為老師是基督徒,而且去那裡小孩只要寫好學校功課,不用再寫一份安親班的功課,小孩快樂很多...

錢,沒那麼重要,我也把安親班省下的錢捐給教會,不要以為每個人都那麼在乎錢,不過....豬應該聽不懂人話滴啦,哈哈!

我家小孩唸書會不會唸的比你家高我是不知道啦,但是我會知道我家小孩會比你家的小孩有愛心,也會快樂的多,因為她們不用寫那麼多功課,也沒那麼多壓力...

歹勢,我家小孩從小就有很多人預定要下聘金了,所以...她們未來開心就好,我不會操心的,不過以後如果有富二代,三代要追她們,我一定會問他們老爸有沒有豬的外號.....

msiwilliam wrote:
竟然被檢舉了...真...(恕刪)


你會不會太奮世嫉俗了

大家都幾歲了人 還把小學老師唬小學生那一套拿出來

天下不公平的事太多了 問題不是你怎麼去挖掘到底不公平到什麼程度 而是你怎麼樣去面對

台北市房價高買不起 房價跌下來就買得起或者說就買得到嗎

說實際些 就算跌到一坪剩一元台幣 你出一坪兩元收購屋主還是沒有必要賣給你

成天幻想房價太高、房價會跌是沒有意義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