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的合理性PART1:請問誰有600萬現金的自備款?


雪碧豬 wrote:
台北多的是2.3仟萬以上的房子,
請問版上又有多少人是副總甚至以上的層級?

房價合不合理,看了就知道....(恕刪)


老實說~

我們公司"理"字輩的年薪2~300W;"處"級的3~500W;副總級的一年剛好可以買一間~

如果在加他們的另一半有收入~算一算一個"理"字級的生活開銷花另一半的,他的年薪10年可以買一間~

重點是這10年裡他有可能變成"處"級或是到副總級~

不是房價不合裡,是貧富差距太大~

買的起的一直買推升房價~

買不起的只好一直追,追到房貸都要40年了~

雪碧豬 wrote:
講的一點沒錯,不合理...(恕刪)

哈哈~我也很贊同你~
我有在想~~在板上混的這些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我相信身上沒600萬現金的在這個國家應該屬於多數,而且多很多~

感覺板上大多數發言者都將目前的房價合理化了~

看看人家新加坡的房屋居住政策,看看人家德國的房屋居住政策,這才是大大大多數百姓所要的~不是嗎??

毛毛小熊掌 wrote:
但是油價漲個幾元..大家都開始狂叫


別把我算進去嘿。

achitsai wrote:
天亮了.......銀行開門了.......版主答案快有了


A大,別跟樓主太認真啦。
房價高漲......政府只是把買房利率降低,貸款時限增加為40年

表面上好像人人都能買房

結果讓大多數人都必須背上20年房貸................

然後呢???經濟一旦不景氣-------大多數的人沒工作了,就把房貸斷頭殺出

銀行手上一堆房子,卻沒有現金-------銀行開始連鎖倒閉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二次房貸

-----------------------------------------------------
但是看看現在的台灣,不是一樣嗎???殷鑑不遠

台灣產業外移,空洞化------失業人口數增加

再加上百物飛漲..........應該快要爆了!!!!!
身上只有600w現金想買2000w的房子.
真是勇氣可嘉.
我工作4年多,現金存款約540W
剛剛扣繳憑單下來
去年年收入2285321加上我老婆(說真的我不清楚,不過應該約我的1/3)應該快300W.
不過2000w的房子....呵呵...以我一個人的年薪(沒辦法老婆的錢我動不了)剛好10年不吃不喝,我想都不敢想.
我很多學長自己一個人就破300W,還不是只買1000w的房子
說真的2000w的房子不是我們受薪階級在買的!!
繼續住家裡跟父母住當米蟲有何不好....
幹麻供養投資客,建商.
拿出600自備不難,但是1400萬的貸款就會有點緊了,出國次數就要控制一下了

說真的每月還款真的最好在壓在1/3比較好~


hamartoma wrote:
身上只有600w現金想買2000w的房子.
真是勇氣可嘉.
我工作4年多,現金存款約540W
剛剛扣繳憑單下來
去年年收入2285321加上我老婆(說真的我不清楚,不過應該約我的1/3)應該快300W.
不過2000w的房子....呵呵...以我一個人的年薪(沒辦法老婆的錢我動不了)剛好10年不吃不喝,我想都不敢想.
我很多學長自己一個人就破300W,還不是只買1000w的房子
說真的2000w的房子不是我們受薪階級在買的!!
繼續住家裡跟父母住當米蟲有何不好....
幹麻供養投資客,建商.


70年次,工作四年多,再看年收入,我猜兄台職業應是醫師。醫師理財都比較保守,年輕拚一點,以後就輕鬆。
mike_wws wrote:
為什麼會這麼問,是因...(恕刪)


銀行的貸款還會打折...
坦白說,
如果沒有足夠的自備款
退出新北市買房會是比較正確的判斷

畢竟
每個人的財力都不同
沒必要超過自己的財力範圍
老實說~

我們公司"理"字輩的年薪2~300W;"處"級的3~500W;副總級的一年剛好可以買一間~

如果在加他們的另一半有收入~算一算一個"理"字級的生活開銷花另一半的,他的年薪10年可以買一間~

重點是這10年裡他有可能變成"處"級或是到副總級~

不是房價不合裡,是貧富差距太大~

買的起的一直買推升房價~

買不起的只好一直追,追到房貸都要40年了~


====================================

我比較想理解這類型的人可以跟公教人員一樣,一直做下去嗎
工作越上層的人當失去原有工作,能找到一樣待遇的越難

而房貸是長期間的
越厲害的人越有他生存的一套更不是傻子,投資是要看基期的
宏達電公司一樣,去年一張一百三十萬,現在卻剩四十幾萬
你買的都是宏達電阿,但是你購進的價錢就差很多
這樣也叫自住沒差嗎

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從來沒有聽過一項東西只會一直漲不會跌的
當看到未來的風險,基期越高,淺在的變數越大,越不是投資大筆資金的進場點
台灣目前很大的數據是房價租金比是63年,比香港的31年高一倍呢。
而且房租你要上漲,那就要面臨空著的風險,臺灣的商業市場能轉嫁成功的有多少
看最近士林夜市的房租調漲,有多少名店只好租在巷弄理
目前的薪資水準退回到十三年錢,要調整租金,租房子的主要需求人口薪水沒漲
你看看有多少房子會空著養蚊子

我有的長輩本身就是地土,出租房子跟廠房為生,經歷過這幾十年,房子是會有滿租或者空著養蚊子的時期
土地房屋持有成本是在民國五十幾年的時候,假始現在的市價打到一折還是比之前持有成本高
對他們來說,土地就是祖產只能進不能出,錢只要夠生活所需即可
但一般上班族老百姓也能如此嗎?因該會出現很多社會事件吧

連公家機關人員,政府的淺在負債,說不定都可能發不出薪水,變成跟希臘一樣了
我完全不相信除了一般企業的高薪員工也可以保障薪水一直待下去這件事情

現在的房子就像買期貨,人口紅利的到期日快到了,只是再看誰是最後一棒的白老鼠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