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et wrote:
不需要刻意講的好像台灣無處可取
也不要"丟臉轉生氣"
認清自己的不足
加以改進
才是台灣未來前進的基礎


這有什麼...好"丟臉轉生氣"的啊?


小弟從沒講台灣已經夠好!好到都不能批評?

可韓國也沒有這幾位大大講的,完美到"無懈可擊"的地步!....

要"哈韓"?那也是自己個人的選擇!小弟懶的管....


小弟對韓國的觀察!絕對根據事實,及多年往來打交道的經驗,沒什麼好偏坦的....

只是各位,除了一昧批評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鬼島鬼島的叫!

外加異常努力的稱讚人家,崇拜到無一不好以外?


看不出來對自己的國家有什麼建設性批評的地方?亦或有什麼可以期許未來的地方?

如對對韓國這麼崇拜?建議各位可以考慮投資移民!沒記錯的話?二三千萬韓國就給居留權!

小弟是那種"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狗窩"的人!

在國外轉來轉去,事情辦完,只想馬上回家的那種!



lelotw wrote:
GDP 台灣跟韓國都是兩萬多美金,為什麼台灣人的對外購買力會比不上韓國?
韓國只是財富集中在大企業員工,台灣則分佈較平均,相對有錢的就比較少,羨慕韓國你也要想想,如果進不了大企業,落入失敗組時該怎麼辦?)
1.我沒有羨慕韓國,甚至在很多方面對他們觀感很不好,如財團壟斷、做假,但它們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如98金融風暴後韓國表現確實可圈可點。
2.進不了大企業 落入失敗組?
資本主義講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下,本來就很殘酷,不過首先我們仍要先檢討整體表現有沒有比人家差,接下來才是探討台灣分配問題
….社會褔利補貼等是另一大問題,這邊就不討論了,但想過比別人好的生活,本來就要比別人運氣好,如幸運的精子,或比別人聰明認真…
3.我沒說台灣人均GDP差韓國很多吧
對外購買力主要是回應政府或媒體等常常說,韓國薪水高,但物價也高,去合理化我們的不佳表現
若以大學剛畢業新人平均薪水來看,台灣確實差韓國很多,甚至起薪還倒退,長此以往,上一代高薪的人退休後,平均薪資水準會如何呢
而這些多數大學剛畢業新人,未來要負擔台灣經濟財政重擔,若沒有足夠的可支配所得或儲蓄(不靠家裡)可以出國旅遊留學增長見識,對他們公平嗎?看到有些去澳洲當低階勞工真的很可憐
4.台灣2300萬人的經濟體,韓國5000萬,人均GDP還被超過,還真是@%^,丟臉
5. 對外購買力提升可透過 央行放手讓台幣多升值一點,這樣 也可舒緩通膨, 彭總不知道嗎? 央行敢嗎?
答案是不敢 ,怕企業倒閉,更怕失業率提高
這是因台灣產業升級那麼慢,產品低毛利?價格彈性高? 一升值東西派出去變貴,企業就沒出口競爭力, 要提高薪水 ,企業就威脅無法生存,造成多年來台灣 唯一競爭工具就是”低價””cost down”-全部都是製造業思維
所以我覺得短期不用怕GDP難看(有人不是嗆聲台灣沒打房本錢嗎 ,看準台灣經濟表現差,扣除房地產後,經濟表現有多差) ,不用怕失業率飆高
6.台灣目前各方面的前瞻性 、企圖心 輸人累累……..傷心啊
7. 不過 靠自己最實在啦,尤其在國際化的今天, 優秀的工程師很容易到如矽谷灣區找到好的工作, 金融業則到新加坡香港等... 或台灣大陸創業,但最好這些高薪的工作台灣就有 ,畢竟如前面有人說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比不上人家的地方,我們自己要承認,好好改進,不然..唉
不知你的看法如何
1)我不是哈韓 也不是哈日 (我其實比較哈美)
2) 我說韓國人彎下腰去學中文 跟原本他們的語言使用漢字毫無關係 最近有去過韓國的人就會知道
像東大門 明洞 樂天百貨的免稅店 那些常有觀光客出入的地方 很多韓國人是特別去學中文 (因為她一講話你就聽得出來口音 她是韓國人 中文是學來的) 要來做觀光客生意的 他們講得不好 你講得太快 他們也是會聽不懂 但是一般基本的溝通不是問題
你看看人家是多模的上進?
我們台灣人只會在這裡嘴砲 也不願面對現實 反正自己不想聽得到的 自己在腦中先否認掉 再想一些理由把不接受的事實 邏輯化後的完全否認 是否就是我們台灣人DNA (想改也改不了 因為出生就是這樣?)
人家告訴你外面的世界是怎樣 台灣需要如何得跟世界同步去改進 但每次講到這種話題都有人會惱羞成怒的叫那些知道事實真相的人滾出台灣好了的態度又是怎樣? 還要一再的逃避你不想聽到的話?
台灣一天到晚都是這樣的"思想式的"鎖國 又是要怎樣才能進步?
很多人講到韓國民族性不佳等等的問題 但是人家韓國已經超越你台灣多時 你台灣還在那裏坐在原地像個幼稚的小鬼說人家韓國作弊?
事實只有一個 台灣已經落後韓國NNNN年了 我們真的再不改進和提升自我來改變 我們的未來真的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