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與實價登錄皆無效?張金鶚:實價課稅才有用


pabasco wrote:
張教授應該先拋售他所...(恕刪)


張教授不錯了啦!

有的人連屁都不敢放。
Brilliant99 wrote:
張先生昨天在阿娟節目...(恕刪)


基本上他不是一個善良的投資建議者,更不是專業的房市投資建議者
我從來不相信一個算不出營造成本的人說出來的理論

「投資客」這三個字就能被拆分出
建設公司育土與興建銷售、代銷口袋大戶、散群大戶、散戶投資、二手屋大戶、二手散戶投資
等七種不同階段的消費行為
最後第八種的「自住」還分成
投資型自住與自用型自住兩大種類

光用投資客單一個投資行為來建構「供需理論」
自然會造成即供即需的假象,這樣的基礎只是一個偽理論
在我的居分下看來,目前的供需關係只有對最末兩個影響最大


所以張先生的話........聽聽就好
或許他巴不得大家放空,他才能再入場


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整個新都市計畫的破爛
造成投資標的集中化,缺乏第三第四線未來城市
看看中永和,當年號稱要當台北市的衛星城市
結果那是什麼狗屁都市規劃?雙向四線道是要怎麼容納瞬間上下班人潮??
就算不提二十幾年的老舊都市規劃觀念
連新興的浮州、淡水新市鎮等等都規劃的平凡無奇、一如往常

我絕對相信台灣的人才都很強
但這個政府的應變能力,真是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esmond1219 wrote:
記者蘇彥菱/台北報導...(恕刪)


實價課稅?

政府只要大幅提高非自用住宅的房屋稅與地價稅
譬如稅款徵收幅度提高約至目前的10~1000倍
且嚴格限制每人只能設戶籍於單一住所


設籍與未設籍自用住宅房屋稅與地價稅徵收舉例如下

設籍自用住宅 房屋稅與地價稅為現行自用住宅房屋稅與地價稅50%
多持一戶起 房屋稅與地價稅現行房屋稅與地價稅2倍
多持第二戶起 房屋稅與地價稅現行房屋稅與地價稅10倍
多持第三戶起 房屋稅與地價稅現行房屋稅與地價稅20倍
多持第四戶起 房屋稅與地價稅現行房屋稅與地價稅40倍
多持第五戶起 房屋稅與地價稅現行房屋稅與地價稅80倍
多持第六戶起 房屋稅與地價稅現行房屋稅與地價稅160倍
以此類推...

這樣看投資客怎麼炒?

再囤房啊?
看看賣不掉會怎樣?
繳稅速度會不會大於房屋增值速度?
再當包租公啊?
看要租誰?

每年光房屋稅繳稅就繳死這些投資客!
這樣囤積非屬自住的房屋會不會大量釋出?

政府若想打房武器何其多?
只是廢而不用?

看看多少政客在桃園買完土地建物
桃園就立即升格....
這就是平民百姓的悲哀
打房根本都在打假的.....



雖然我也才剛買房子
但是我天天仍希望房價跌
因為
我不希望我的子女未來為了高房價而受苦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silencenadir wrote:
政府只要大幅提高非自用住宅的房屋稅與地價稅


這招保證有用

自用千分之五,非自用百分之五~十
沒幾個人受的住,一千萬繳五萬跟一千萬繳50~100萬
差很多

繳不起賣給政府,在去跟政府租
如果真的實施 沒有完整的規劃 貧富瞬間拉大 苦的是小老百姓 真的變鬼島..
台灣房地產政策不是張教授說了算.. 反倒是財團跟既得利益者牽著政府的鼻子走..

所以花時間去關心張教授的心態.. 發言準確與否或其財產持有的情況.. 都失焦了..

有良心的鄉民們.. 應該思考一下.. 什麼樣的政策才會讓台灣更好.. 讓台灣能夠永續發展?


nokia2d3d wrote:
如果真的實施 沒有完...(恕刪)



以持有戶數來徵稅

降低自住稅率
提高非自住稅率(依多持有戶數倍數增加稅率)

這樣只會縮小貧富差距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再誇張一點沒關係阿....

乾脆政府立法只要名下有第2間房子的人全部抓去關

至於關到什麼時候...就關到你什麼時候把第二間房子過戶出去

到時候搞不好一大堆人要把房子送給你...你還要考慮呢



沒有實價登錄哪來實價課稅
看看01的砲文就知道能做到實價登錄已經不簡單了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就連政客都知道,實價課稅才是終極之道

但是大家也知道,就是哪些人在阻擋這個法案

導致行政院推出這麼奇怪的法案...完全沒有專業可言,更悲慘的事,專業的教授連自己的立場也失守

到最後才來補這句,只能說,教授也是搖擺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