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台灣 買不買房為何變成人生痛苦選項

偷偷的告訴你~~
25年前
現在的忠孝東路頂好商圈
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群眾事件!
有一個帶頭抗議高房價的人
以揹著空堝牛殼為訴求
向政府抗議高房價~~~~~
那時驚天動地
很多人聽信他的話
到現在都還沒買房子~~~
而~~~~~~
最可悲的是~~
當初帶領那群無殼郭牛的領導人
後來居然跑去買房子了
而且買了很多間~~~
最最最可悲的是~~
他居然沒有告訴當時的戰友
他準備要買房子的事情
悲憤啊~~~~
其實光台北房市的供需市場,房價跌幅有限,大概現在已是定型
不用期待什麼大跌
台北就是人多,人多房少~房價自然是高啊~


所以你可以犧牲通勤時間,住偏遠一點的地方
可以犧牲較高薪的工作,朝南部發展
也可以住台北市內40.50年的破公寓

變通方法很多啦~
但就是沒有那種 方便.便宜.品質好的選擇

hitradio wrote:
舉例來說 2008年文山區有棟在福興路的新成十二樓 開價880萬

結果賣了1年左右還沒完銷 不少網路論壇提到這個物件 還虧想買的人「文山區買一坪快三十萬,瘋了!」

結果現在同樣一棟大樓 我看上其中一間 開價已經是1360萬了......(恕刪)


四年才開價多漲500萬..

應該去看看別的地區
三年賣不掉開價
漲都不只五百萬...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台北小小地就那麼一塊,人越多,必然反應供需原則,需求的人(例如你),供給的人固定,必然曲線會有所更改,何不考慮其他地方呢?例如淡水新市鎮、北縣八里、五股,過座橋其實馬上就到台北了
hitradio wrote:
要說為何買房?不買房?為何會變成如此痛苦的人生選項。...(恕刪)


人生就是選擇
如果方向錯了
追不到
真就放棄好了

心態放下就不會痛苦了

求學、交友、買房...都是如此

你看空頭司令當久就可以做官,
堅持有時很重要
hitradio wrote:
最近有意買房 鎖定...(恕刪)


看到樓主最後一行文我只直覺的想到共產一黨獨大是你的好選擇....lol 常在01看到一堆人在討論社會公平正義, 我只知道在自由的功利主義社會是有難度的.
轉貼一下過去的發言:
1.房市是自由市場, 價格依供需決定.
2.影響供給的因素如下:
2.1大臺北地區土地供應有限。
3.影響需求的因素如下:
3.1工作機會往大臺北地區集中(他區製造業因故無法立足,居民找不到工作機會只好到人多之處找尋服務業的工作機會)。
3.2一般人民多相信”有土斯有財”, 寧願超額負擔貸款買房, 也不願以成本相對低得多的方式-“租房子”來解決住的問題。
3.3人民覺得未來房價會上漲, 寧願超額負擔貸款買房, 只想著未來房價上漲可以大賺一筆。
3.4政府為鼓勵投資, 營造資金寬鬆氣氛, 資金成本較低。
4.房價若大幅下降產生的問題:
4.1 房貸會斷頭, 銀行資金緊縮, 產生金融危機。
4.2 依供需原則:中南部低價地區房價會先下跌, 然後大臺北房價才會跌, 反而造成中南部原本過低房價雪上加霜。
反正中南部的製造業都被趕跑了, 只要人民還抱著貪婪的心態, 房價就沒有下跌的一天……

再補一句, 臺北市還是有很多您買的起的房子, 但您不會買, 為何?
這些房子因為某些主客觀原因, 未來沒有漲價的空間, 所以就沒有人願意買,
但這些房子子可不可以住人...可以, 但就是因為未來不會漲價, 所以沒人要買, 您說說看臺北人的心態是什麼?
當一個前財政部長是炒房高手, 不對房市下刀, 只挑自己沒有投資的股市下藥!

當一個現任的內政部長, 擁有一堆房地產之餘, 還揹了兩千多萬所謂理財目的的房貸...

請問, 你覺得政府的打房政策是玩真的嗎?...至少, 我很懷疑!
回南部買一間4.5百萬的三房大樓車位,找個工作少個1萬元也沒關係,
整體而言,還是比台北艱苦生活好多了!!

但是請切記..動作一定要快不要花太多時間猶豫,
因為南部也開始再漲了,而且漲的又急又快,
如果考慮太久導致CP值不足,那您等於又再一次錯過機會,
如同錯過2008一般.
誰叫你政府把資源都投資在台北
有好的資源當然房價會越來越高

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以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政府要走,遷都就好了
你賺一輩子的錢置產在台北的小老百姓
就只有喝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