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過去2-3年,房價上漲的主因

低利,低利,低利,所以沒錢借錢買,有錢借更多錢買,在加上寬限期,一堆人玩無本生意,一路玩上去,在加上媒體刻意放好消息,仲介推波助燃,好像現在沒買,以後買不到,一路上去,恐慌心理。
房價只有這兩三年漲嗎? 漲了十年有了吧?!
小弟認為的原因:

1. 民族性問題,中國人特別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
房價問題哪邊嚴重? 香港,中國, 台灣....想想非華人為主的地方有沒有
房價問題? 有聽過哪個國家的政府要打房?

連大家認為英明神武的新加坡政府都要打房, 沒有房價問題為何要打房?
台灣利率低, 其它國家也是! 但其它國家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2. 利率低+不景氣:
利率低錢當然不放銀行! 不景氣又怎麼敢把錢拿來開公司開店或投資?
那有錢人的一大堆錢要放哪? 連同第一點一起考慮, 自己想想.

這跟很多人認為的「不景氣房價應該要跌啊~」的想法是相反的! 現實上
也證明不景氣房價會跌這是錯的.

3. 美國次貸風暴:
我有感受到房價明顯往上力道增加,應該是美國次貸風暴之後. 很多有錢人
投資的金融商品, 海外資產都大幅縮水. 加上有一陣子(很久以前)政府有
放寬海外資產轉回台灣的門檻,很多有錢人都把錢從國外弄回台灣來.

「寧可錢在自己身邊賠掉,也不要莫名其妙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消失!」

錢弄回台灣來, 但對經濟前景/世界景氣沒信心, 錢總不可能放在保險箱吧?
結果本來好像會投資在各行各業的錢全部「錢進房地產」,然後就雪球效應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TID wrote:
低利,低利,低利,所以沒錢借錢買,有錢借更多錢買,在加上寬限期,一堆人玩無本生意,一路玩上去,在加上媒體刻意放好消息,仲介推波助燃,好像現在沒買,以後買不到,一路上去,恐慌心理。


您如果有買過房子, 有去關心房價房貸問題,就會知道沒那麼簡單...
現在真正玩財務槓桿炒房的人很多都被洗出局了,很多人是有能力現金付清買來屯著的.

我不敢講現在完全沒有這種人,但跟六七年前, 銀行金根寬鬆, 政府也沒在管的時候少很多了.
以前可能有個兩三百萬就可以一次扛幾間房, 現在成本被墊高太多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台灣在2月6日開放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業務後,根據中央銀行的統計,累計到3月15日,台灣國內人民幣存款已經達到134億,這也使得台灣的外匯存款飆新高,達到新台幣2兆9,761億,年增率近10%。

中央銀行25日公布最新M1B、M2貨幣總計數,由於適逢農曆春節,資金需求較強,加上外資淨匯入,M1B及M2年增率雙雙上升至5.66%及3.53%,央行強調,國內資金相當充沛。
---------------------------------------------
有錢的 真的很多 只是你不知道 看不到
沒錢的 大多只知道自己沒錢 但不知道別人有錢
以為大家都跟自己一樣沒錢
------------------------------------
提供一個 問題讓大家思考

台灣DBU人民幣存款3/15日 已達134億元 (約台幣643.2億)
想請問 這些錢 多少是用自己的台幣去換匯 成人民幣的
大約有3成的人 是拿自己的人民幣現鈔 去銀行存的
3成 X 134億元 =40.2億元(約台幣1929億元)
也就是說 藏在每個家裡的人民幣現鈔有累計有40.2億
這些錢 根本就是你我不知道的 這些錢 還沒拿來支撐房市呢
你說 夠有錢了吧

蒸蒸日上 wrote:
台灣在2月6日開放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業務後,根據中央銀行的統計,累計到3月15日,台灣國內人民幣存款已經達到134億,這也使得台灣的外匯存款飆新高,達到新台幣2兆9,761億,年增率近10%。

中央銀行25日公布最新M1B、M2貨幣總計數,由於適逢農曆春節,資金需求較強,加上外資淨匯入,M1B及M2年增率雙雙上升至5.66%及3.53%,央行強調,國內資金相當充沛。
---------------------------------------------
有錢的 真的很多 只是你不知道 看不到
沒錢的 大多只知道自己沒錢 但不知道別人有錢
以為大家都跟自己一樣沒錢
------------------------------------
提供一個 問題讓大家思考

台灣DBU人民幣存款3/15日 已達134億元 (約台幣643.2億)
想請問 這些錢 多少是用自己的台幣去換匯 成人民幣的
大約有3成的人 是拿自己的人民幣現鈔 去銀行存的
3成 X 134億元 =40.2億元(約台幣1929億元)
也就是說 藏在每個家裡的人民幣現鈔有累計有40.2億
這些錢 根本就是你我不知道的 這些錢 還沒拿來支撐房市呢
你說 夠有錢了吧


好厲害..那請問幾個問題
1.資金充沛就一定買房嗎?還是投入股匯市比較多?
2.外資買房是買商辦,店面,還是買"自用住宅"?
3.外資或內資買房貸不貸款?
4.如果資金充沛都會買房,央行為什麼要控制房貸成數,要求銀行房地產放款要增加風險係數?
1.利息過低...
建設公司本來用土地借錢可以撐1年,現在可以撐3年..
不撐白不撐..(空屋一堆建設公司也不怕.)

2,游資過多...
遺產稅降吸引數兆游資(或有其他理由)

3,前景不明沒有投資標的...
不願投入生產事業.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個人覺得幾個理由!

1.利率調降--買房比租房便宜
2.遺產稅調降-更多的錢跑到其他投資案子 豪宅大漲
3.有權人跟著買--更有權利不讓他太快跌

惡性循環之下 物價 就上去了





哈 我只是提出我的疑問 跟 看法啊 不需要砲我拉(戴頭盔)
我只是想闡述 錢很多的看法啦
每個人 在開放人民幣存款及定存時 突然就一窩蜂的 從家裡拿了好幾萬人民幣
那些都不算利息的 有些人放在家好幾年 3-50萬都有 甚至有在大陸做生意的
甚至上百萬人民幣都放在金庫 或藏抽屜 這些都是看不到的 也不算利息
如果你的抽屜裡有個10幾萬人民幣 你覺得你自己的資產會到哪裡??

1.資金充沛就一定買房嗎?還是投入股匯市比較多?
ANS:資金充沛 不一定要買房 我只是想說 資金很充沛 沛到你不能想像

2.外資買房是買商辦,店面,還是買"自用住宅"?
ANS:外資買房還是買商辦 我跟外資不熟 我無法回答
我只知道好多人 都跑去買商辦 買店面 買土地 "自用住宅"留給沒買房的去買

3.外資或內資買房貸不貸款?
ANS:外資我不熟也沒看過他們 但 確實 看過有很好幾個買幾千萬的房 是不貸款的
P.S 最近看到個有趣的銷售廣告 (~幫金孫買個房吧 !~ 哈真有趣 動腦筋動到爺爺奶奶了)

4.如果資金充沛都會買房,央行為什麼要控制房貸成數,要求銀行房地產放款要增加風險係數?
ANS:資金充沛 不一定要買房 但資金充沛 想買房 不是問題(我要講的只是 資金充沛)
為何要調控房貸成數 怕某些地區炒房過熱 風險過高(有錢的去買 沒錢的也去買)
增加風險係數 是要拉升銀行利率成本 提高利率後 增加借款戶購屋成本(但風險係數提高只針對"非自用住宅" "自用住宅"維持不變)

如果有個年收入7-8百萬的 可以抵20個22K
但那個年收入好7-8百萬的 他們家會有多資產 絕對會 乘 10以上 可以抵上百個22K
我只是想說 這些人 資金是深不見底的
他要買股 還是買房 完全他高興 根本管不著


msiwilliam wrote:
1.資金充沛就一定買房嗎?還是投入股匯市比較多?
2.外資買房是買商辦,店面,還是買"自用住宅"?
3.外資或內資買房貸不貸款?
4.如果資金充沛都會買房,央行為什麼要控制房貸成數,要求銀行房地產放款要增加風險係數?
有可能搞到最後像香港那樣子嗎!?
同是地狹人稠..
就是因為炒地皮吧, 沒理由的, 硬找理由更顯得奇怪

有些地方, 房價的起點就只是土地重劃, 工作機會沒改變, 生活機能沒改變, 就是空地整理起來, 開始蓋一棟棟的新房子, 然後開價就比舊房貴一倍, 但空空的沒有幾間有住人, 不過舊房子看到也開始跟著調漲起來.

有人帶頭開始漲, 其它人就會有跟著上漲的想法, 就深怕自己吃了虧, 對於在地人來說真的看得莫明奇妙... 看到這種情況才會讓人相信, 房價名目上的漲跌, 跟實際上使用價值的漲跌, 不只幅度不相同, 而且可能還相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